“小郎君心善,這些年莊子上還是苦,娃子一年也吃不上一口肉食。”祿伯說完把大碗裡的飯菜呼嚕嚕吃完,這才轉身對門口的娃子喊道:“你們這群小東西,小郎君仁義,今天每人都有一碗肉湯。”
一群娃子眼珠子瞪得老大,不可置信的吸吸口水,但是沒人敢進來。
葛明見狀來到門口,已經用過飯的祿伯和福伯跟在自己身後。
“你們排好隊稍等一會,可不能爭搶,讓春來大哥把肉切好了再分。”
張春來不愧是有基礎的農家廚子,看來自學過刀工,羊肉、羊下水切成薄片,案板上放了一大堆。可是如何分呢?這就讓葛明有點為難了,莊子上三十戶人家,跟自己一起玩的孩子隻有眼前的這幾個,這幾個因為年紀太小,下地也幫不上什麼忙,稍大的孩子都跟著下地去了。
葛明撓撓頭,剩下的肉並不多,每家都有的話也不現實。沒道理跟著父母下地的娃子沒肉吃,在家玩的娃子有肉吃,這應該怎麼辦?
現在隻能顧小不顧大了,葛明認為自己都穿越過來了,總有一天能讓莊子上天天吃上肉,這點如果都做不到,超出彆人一千多年的見識豈不是一點用也沒有。
看到張春來把東西已經弄好,葛明便對張富貴說到:“張富貴,你負責給大家分肉裝湯,但是你最後一個拿。”
身後的祿伯和福伯相互看了一眼對方,心想小郎君這麼小的年紀,比粗枝大葉的葛三爺明聰太多了。這兩人都是葛家的老人,尤其是祿伯,祿伯想到當年葛三爺這個年紀時,還雙腿夾著竹竿,拍著自己屁股“駕駕駕”的騎馬玩呢。
小猴子在地上擺上了幾個大碗,張富貴先給每人來一勺肉,再來一勺湯,兩輪之後肉和湯也就分完了,還算公平公正。彆看張富貴流著鼻涕有點傻,其實還有點內秀。
一群娃子輕手輕腳的端著大碗各自回家,生怕肉湯會流出來。孩子應該是把肉湯端回家給父母、哥姐,全家人一起享用,看來這個時代的孩子比後世的孩子懂事。
看的葛明又是心酸又是感動,如果是自己的話估計拿到碗之後呼嚕呼嚕就吃肉喝湯了,倒不是不孝順父母,後世實在不缺肉吃。
“祿伯,福伯,莊子上農田並不少,為何生活依舊如此清苦呢?”葛明在門口轉身向家裡的兩位老人發問。
祿伯想了一下說到:“小郎君,莊子上每家每戶都有不少田地,咱莊子上的地自然也是最好的。可是少壯丁、少畜力,無論怎麼拚命都種不完這麼多地。”
福伯也在旁邊補充到:“整個莊子三十戶人家,隻有五頭壯牛可以耕地,每年春種的時候要抽簽排隊用牛。每家僅限耕種十畝地,不然輪到其他家的時候已經錯過了耕種時機。”
福伯歎氣了一聲又說到:“不是田少,是沒有牛馬,這麼多田地想種也種不上。輪到彆家用牛了,自家地就隻能男丁拖著犁來耕地,一天累死累活也種不了多少。”
“咱莊子還算好的,有的莊子整個莊子都沒有一頭牛,全家老小一起拖著梨耕地。家裡連男丁都沒有的人家,就用削尖的木棍田裡戳洞,撒上種子就算春種了。真是種一葫蘆收兩瓢,造孽哦。”
這是貞觀之治?這不就是原始社會嗎?葛明想了想又問到:“福伯、祿伯,咱是買不到牛,還是買不起牛?”
祿伯說到:“小郎君,大業年間東征高麗,壯丁、農畜被征用了很多,基本都沒回來。咱河北缺牛,買不到牛,也買不起牛。要不是老爺有點私心,咱莊子上怕是一頭牛都沒有。”
”現在的行市一頭牛至少十貫錢,還經常買不到。這要在人牙子手上,十貫錢能買十個大姑娘。人要吃糧,牛吃草就行,最多農忙的時候給點穀子、豆子吃,最多再加點鹽巴,大姑娘可耕不了田。”
葛明心裡不住哀歎,十個大姑娘比不上一頭牛?要是從乾農活的角度來說確實如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古代殺耕牛是犯法的,這律法在當時極為合理,牛是農耕文明極為重要的生產資源,一頭牛在家裡的地位比戶主都高。要是誰家有頭牛,基本都是跟伺候祖宗一樣伺候著。
正在葛明心裡不住感歎的時候,莊子上人紛紛走出家門,往葛家這邊靠攏。還有幾家大人端著空碗的,應該是過來還碗的。一個個穿的破破爛爛,麵黃肌瘦,這就是葛家莊子的農戶?這跟乞丐有什麼區彆?尤其是端著大碗的幾個。
看來啊,本小郎君是不能躺平了,總要為這些努力又辛苦,但是依然吃不上肉的人做點什麼。
人群裡男的少,女的多,這是個奇怪的現象。莊戶們以前聽說小郎君是個傻子,家裡的娃子上午跟小郎君一起玩耍,說小郎君不是傻子,還教他們玩“跳房子”的遊戲。
房子可是不能跳,不摔死也會摔個斷胳膊斷腿,看來家裡娃子的話不能信,小郎君多半還是病沒好。所以大家一起過來見見小郎君,看看葛明到底是不是個傻子。
是不是傻子看神態就知道了,見到葛明正常人一樣站在大門口,一大群人過來給葛明行禮,嘰嘰喳喳的吵鬨一片。
葛明見狀先是嚇了一跳,可也不知道說點什麼好。最後背著手小大人一般,吸了口氣大聲喊到:“各位鄉親父老,我今天到莊子才知道你們生活艱辛,我雖年幼,也想為莊子上做點什麼。”
莊子上人聽到之後瞬間安靜下來,古人最終承諾,都在等著葛明接下來會說點什麼。
葛明繼續喊道:“我打算在莊子上弄個作坊,夏收之後就開工,能給大家多個進項。”葛明說完,這群人居然是沉默的,沒有一點反應,葛明撓撓頭,心想難道說錯什麼了?
難道這些人不相信我?看來還需要點猛藥:“本小郎君保證,明年讓每家都有牛,逢年過節都能吃上肉。”
葛明小胸脯拍得山響,後世的毛病又犯了。想當初做商務,說到底更多的就是靠忽悠,拿到項目再說,講究的是吃不下、先含著。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