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周成王_中國古代名人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8章 周成王(1 / 2)

在華夏大地的悠悠曆史長河中,西周初年的風雲變幻,為一位傳奇君主的登場拉開了帷幕。

公元前1042年,周武王姬發在克商後不久,便因病重而臥於榻上,王朝的未來瞬間被陰霾籠罩。

此時,周武王年僅13歲的嫡長子姬誦,在這風雨飄搖之際,接過了西周王朝的權杖,成為周成王。

姬誦自幼便在宮廷中接受著嚴格的教育與熏陶,雖年紀尚小,卻聰慧過人,對禮儀、典籍、治國之道展現出濃厚的興趣。

然而,成王登基之時,西周剛剛經曆了滅商的大戰,天下尚未完全歸心,商朝殘餘勢力蠢蠢欲動,內部亦有諸多不穩定因素。

周公旦,成王的叔父,作為西周開國元勳,毅然挑起了輔政的重擔,周公旦德才兼備,他儘心儘力輔佐成王,製定了一係列禮樂製度,為鞏固西周統治奠定基礎。

商朝覆滅後,舊貴族武庚表麵上對西周稱臣,內心卻從未熄滅複國的野心。

他蟄伏於殷商舊地,時刻留意著西周朝堂的動向。

當聽聞周武王駕崩,年幼的姬誦繼位成為周成王,朝堂之上主少國疑,武庚眼中瞬間燃起了希望的火苗,認定這千載難逢的複國時機已然降臨。

武庚深知,僅憑自己手中殷商遺民的力量,難以與如日中天的西周抗衡。

於是,他開始暗中謀劃,將目光投向了周成王的三位叔父——管叔鮮、蔡叔度和霍叔處。

這三人本被周武王分封於殷商舊地周邊,負責監視武庚,史稱“三監”。

然而,武王去世後,周公旦攝政,這一安排引發了管叔鮮等人的不滿。

他們自恃為王室宗親,對周公旦獨攬大權心生怨懟。

武庚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矛盾,遂暗中派遣親信,帶著大量奇珍異寶和複國的承諾,穿梭往來於管叔鮮、蔡叔度和霍叔處的封地之間。

經過一番精心的遊說與蠱惑,管叔鮮等人利令智昏,竟忘卻了對西周王朝的忠誠,與武庚一拍即合,決定聯手發動叛亂,企圖顛覆西周統治,恢複殷商舊製。

公元前1041年,這場蓄謀已久的“三監之亂”如洶湧的風暴般驟然爆發。

叛軍來勢洶洶,一時間,西周東部地區烽火連天。

武庚率領殷商舊部,打著複興商朝的旗號,一路燒殺搶掠,所到之處,百姓的房屋被付之一炬,農田被踐踏荒廢,無數家庭流離失所,哭聲震天。

管叔鮮、蔡叔度和霍叔處的軍隊也紛紛響應,與武庚的勢力相互呼應,局勢迅速惡化,西周王朝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此時,年僅14歲的周成王,在周公旦的悉心輔佐下,迅速鎮定下來,展現出了遠超其年齡的成熟與果敢。

麵對朝堂上部分大臣的驚慌失措,成王與周公旦冷靜分析局勢,果斷做出了出兵平叛的決策。

成王深知,這場叛亂關乎西周的生死存亡,絕不能有絲毫退縮。

他在朝堂上發表了激昂的講話,鼓舞著大臣們的士氣,堅定了眾人平叛的決心。

周公旦親自掛帥,率領西周大軍,浩浩蕩蕩地揮師東進。

出征前,成王親自為周公旦餞行,將象征著最高軍事指揮權的虎符鄭重地交到他手中,眼神中充滿了信任與期待。

周公旦跪地接過虎符,向成王立下了不平定叛亂誓不回朝的誓言。

在漫長而艱苦的征戰過程中,成王雖身處後方鎬京,但時刻心係前線戰事。

他每日都會召集大臣,聽取前線傳來的戰報,仔細分析戰局。

為了穩定軍心,成王多次派遣使者前往軍營,給將士們帶去慰問與賞賜,傳達他對將士們的關懷與信任。

他還親自書寫詔書,鼓勵將士們奮勇殺敵,為保衛西周的江山社稷不惜拋頭顱、灑熱血。

這些舉措極大地鼓舞了前線將士的士氣,讓他們在戰場上更加奮勇拚搏。

周公旦率領的西周大軍與叛軍展開了一場又一場激烈的戰鬥。

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震耳欲聾。

周公旦身先士卒,指揮若定,他巧妙地運用戰術,多次成功擊退叛軍的進攻。

經過數年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西周大軍終於逐漸扭轉了戰局。

公元前1039年,周公旦率軍在牧野今河南淇縣南)與叛軍展開了決定性的一戰。

這一戰,西周大軍士氣高昂,以排山倒海之勢衝向叛軍。

經過一番激烈廝殺,叛軍終於全線崩潰,武庚在亂軍中被斬殺,管叔鮮見大勢已去,自殺身亡。

周公旦乘勝追擊,一舉平定了叛亂,將蔡叔度流放至偏遠之地,把霍叔處廢為庶人。

這場艱苦卓絕的平叛戰爭的勝利,意義非凡。

它不僅徹底粉碎了商朝舊貴族的複國夢想,鞏固了西周王朝的統治根基,還讓周成王在朝中樹立起了崇高的威望。

天下諸侯看到了這位年輕君主在麵對危機時的堅定與果敢,紛紛對成王心悅誠服,更加堅定了對西周王室的忠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西周王朝在成王與周公旦的努力下,渡過了建國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迎來了更為穩定繁榮的發展時期。

硝煙散儘後,西周王朝雖得以保全,但年輕的成王站在鎬京的城樓上,俯瞰著這片飽經戰火洗禮的江山,心中滿是憂慮與思索。

他深知,若想西周長治久安,更好地統禦遼闊的天下,必須擁有一個穩固且具戰略意義的政治中心。

此時,周公旦的建議如同撥雲見日,為成王指明了方向——在天下之中的洛邑營建新都。

洛邑,地處中原腹地,四周群山環繞,地勢平坦開闊,交通便利,素有“天下之中”的美譽。

它北依黃河天險,南望嵩嶽,東連齊魯,西接關中,戰略地位極其重要。

成王權衡再三,采納了周公旦這一極具遠見的提議,決心在此打造一座宏偉的都城,承載西周王朝的千秋大業。

營建洛邑,堪稱一項史無前例的浩大工程。

從規劃設計到施工建設,每一個環節都麵臨著巨大的挑戰。

它需要海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作為支撐。

為了籌備這場盛舉,成王當即昭告天下,向各諸侯國征集能工巧匠和民夫。

詔令一下,四方響應,工匠們帶著精湛的技藝,民夫們懷著對新王朝的憧憬,從西周的各個角落奔赴而來。

一時間,前往洛邑的道路上車水馬龍,浩浩蕩蕩的隊伍綿延不絕。

在工程籌備階段,成王親自過問每一個細節。

他與周公旦及一眾能臣反複商討,精心規劃新都的布局。

從宮殿的選址、宗廟的方位,到城牆的走向、道路的鋪設,皆經過深思熟慮。

為確保工程順利進行,成王下令設立專門的工程管理機構,選拔經驗豐富、德才兼備的官員負責統籌協調。

同時,他還調配了大量的物資,從各地征集來的木材、石料、青銅等源源不斷運往洛邑,堆積如山。

工程正式動工後,洛邑的建設現場一片熱火朝天。

工地上,錘聲、鑿聲、號子聲交織在一起,回蕩在天地之間。

工匠們各司其職,有的在雕琢精美的石材,有的在搭建堅固的木構架,有的在繪製絢麗的壁畫。

民夫們則不辭辛勞,搬運著沉重的材料,挖掘地基,修築城牆。

成王心係工程進展,時常放下朝堂事務,親自前往洛邑監督工程進度和質量。

他頭戴冕旒,身著華服,穿梭在工地的各個角落,仔細查看每一處施工細節。

看到工匠們精湛的技藝,他會由衷地讚歎;發現工程中存在的問題,他會立刻召集負責人,嚴肅指出並責令整改。

在營建過程中,成王始終不忘關心工匠和民夫的生活疾苦。

他深知,這些人是建造新都的功臣,他們的辛勤付出關乎工程的成敗。

每至一處,成王都會停下腳步,與工匠、民夫親切交談,詢問他們的飲食起居、工作環境。

他下令在工地周邊搭建了許多簡易的住所,為眾人遮風擋雨;設立了專門的醫館,為受傷、生病的人提供救治;還定期發放糧食、衣物,確保大家能安心勞作。


最新小说: 心動違約報告 諸天:數值怪從北宋末年開始 七零,改嫁溫柔殘夫是個偏執狂 全球警告,那個男人下山了 白眼狼拔我氧氣管,重生八零改嫁了 可是她撩我啊 我的帝國將大宋包圍了 重生,回到小姨抱私生子回家前 最強禦甲師 朝堂奸臣,開局指鹿為馬氣哭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