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班固_中國古代名人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6章 班固(2 / 2)

在賦中,他以華麗的辭藻、嚴謹的結構,盛讚洛陽建製的完美,從曆史的角度,警示眾人不要重蹈前漢荒淫、奢侈的覆轍。

開篇描寫洛陽時,他寫道:“建金城其萬雉,呀周池而成淵。披三條之廣路,立十二之通門。內則街衢洞達,閭閻且千。九市開場,貨彆隧分。人不得顧,車不得旋。闐城溢郭,旁流百廛。紅塵四合,煙雲相連。”

這篇賦呈上後,得到了明帝的高度讚賞,在朝堂上下引起了轟動。

大臣們紛紛傳閱,稱讚班固的才華。

班固也因此逐漸受到皇帝的信任,在京城聲名遠揚。

永平九年,班固將自己撰寫的《列傳》《載記》二十八篇呈給明帝。

明帝坐在龍椅上,認真審閱,不時點頭。

審閱完畢後,明帝對他的工作十分滿意,同意讓他繼續撰寫《漢書》。

此後的二十多年裡,班固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漢書》的編寫中。

為了收集資料,他不辭辛勞,四處走訪。

他穿梭在洛陽的大街小巷,與當地的老人交談,聆聽他們講述先輩們的故事。

在一個偏遠的村落,他遇到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老人講述了自己年輕時經曆的一場戰爭,班固聽得入神,詳細地記錄下來。

他前往藏書閣,查閱大量的典籍和檔案,常常在昏暗的燈光下一待就是一整天。

每一個字,每一句話,他都反複斟酌,力求做到準確無誤。

為了考證一個曆史事件的細節,他甚至會翻閱十幾本不同的典籍,直到找到確鑿的證據。

漢章帝即位後,更加喜愛風雅文章。

班固憑借出色的才華,更受賞識。

他多次被邀請進入皇宮內室讀書,與皇帝一同探討學術問題。

每當章帝外出巡狩,班固便會精心構思,寫好頌揚的賦獻上。

在一次巡狩中,班固看到壯麗的山河,靈感迸發,寫下了一篇氣勢磅礴的賦。

章帝讀後,龍顏大悅,對班固的才華讚不絕口。

朝廷舉行重大會議,章帝也會命班固出麵問難公卿大臣,公開辯論。

在一次關於鹽鐵專賣的辯論中,班固引經據典,從曆史和現實的角度分析了鹽鐵專賣的利弊,讓在場的大臣們心服口服。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班固對自己的地位漸漸感到不滿。

班家兩代人為東漢服務,而他卻僅僅擔任一個郎的職位。

這種落差讓他內心鬱悶,為了排解心中的不快,班固仿效東方朔的《答客難》、揚雄的《解嘲》,寫下了《賓戲賦》,聊以自慰。

在賦中,他抒發了自己的感慨,表達了對命運的無奈:“主人逌爾而笑曰:‘若賓之言,所謂見世利之華,暗道德之實,守窔奧之熒燭,未仰天庭而睹白日也。曩者王塗蕪穢,周失其禦。侯伯方軌,戰國橫騖。於是七雄虓闞,分裂諸夏,龍戰虎爭。遊說之徒,風颮電激,並起而救之。其餘猋飛景附,霅煜其間者,蓋不可勝載。當此之時,搦朽摩鈍,鉛刀皆能一斷。是故魯連飛一矢而蹶千金,虞卿以顧眄而捐相印也。夫啾發投曲,感耳之聲,合之律度,淫蛙而不可聽者,非韶夏之樂也;因勢合變,偶時之會,風移俗易,乖忤而不可通者,非君子之法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建初三年,班固升任玄武司馬。建初四年,漢章帝召集宗室諸王和當時有名的儒者在白虎觀舉行大會,討論儒家經典的理論異同。

班固奉詔出席,並以史官兼任記錄。

會議期間,學者們各抒己見,爭論激烈。

有的學者認為經典的解釋應該遵循傳統,有的學者則主張創新。

班固全神貫注地記錄著每一個觀點,認真分析其中的異同。

會後,他奉命把討論結果整理成《白虎通德論》。

這部著作具有代表漢朝統治意誌的法典性意義,也進一步彰顯了班固的才華,讓他在學術界的地位更加穩固。

建初七年,《漢書》基本完成。

這部耗費了班固二十多年心血的史學巨著,共一百篇,記錄了西漢一代的曆史,首創紀傳體斷代史體例,對後世史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然而,就在班固沉浸在完成著作的喜悅中時,他的命運卻發生了轉折。

章和二年,漢章帝駕崩,年僅十歲的漢和帝即位,竇太後臨朝,竇憲掌控大權。

竇憲專橫跋扈,在刺殺劉暢後,為了贖罪,請求率軍北征匈奴。

班固得知消息後,認為這是一個通過邊境立功獲取功名的機會。

他渴望改變自己的命運,實現更大的抱負,於是決定投附竇憲。

永元元年,班固隨車騎將軍竇憲出征北匈奴,擔任中護軍,參議軍務。

軍隊浩浩蕩蕩地前行,一路上,黃沙漫天,寒風刺骨。

班固騎著戰馬,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感慨萬千。

經過漫長的行軍,東漢軍隊與匈奴展開激烈戰鬥,喊殺聲震天動地。

最終,東漢軍隊大勝匈奴。

竇憲、耿秉等北出邊塞三千多裡,登上燕然山。

竇憲命班固刻石記功,班固揮筆寫下了著名的《封燕然山銘》:“鑠王師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亙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載兮振萬世!”

此後,班固又奉命迎接北匈奴使者,但因匈奴內亂,局勢複雜,未能完成任務。

永元四年,竇憲在政治鬥爭中失敗自殺,班固受到牽連,被免官、被捕。

在獄中,班固遭受了非人的折磨。

獄卒們對他拳腳相加,逼他交代與竇憲的關係。

但班固始終堅守自己的信念,不輕易屈服。

他心中仍惦記著自己的史學著作,渴望有一天能重見天日,繼續為史學事業貢獻力量。

然而,命運並沒有給他這個機會,最終,這位一代史學大家,含冤死在了獄中,時年61歲。

班固雖然離開了人世,但他留下的《漢書》,卻成為了中國史學史上的經典之作。

他用一生的時間,詮釋了對史學的執著和熱愛。

他的蘭台筆魂,將永遠銘刻在曆史的長河中,激勵著後人不斷探索和追求真理,為傳承和發展中華史學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後世,無數史學家翻閱《漢書》,追思班固的功績,他的故事,也在歲月的流轉中,被人們傳頌不衰。

從官方的史學典籍,到民間的說書人故事,班固的形象愈發鮮活,成為了追求學術真理、堅守文化傳承的象征。

喜歡中國古代名人傳請大家收藏:()中國古代名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蒼穹都市的超能力者 蓮花樓:心願係統為您服務 我的道侶全是天命大反派 召喚武俠:大秦雲王,鎮壓群雄 胎劫雙生 玄鼎淩仙途 七零年代:嬌軟知青談戀愛賺大錢 渣男換娶綠茶後糙漢軍官惜我如命 穿成七零極品小姑子,她搞事搞錢 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