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典韋_中國古代名人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47章 典韋(2 / 2)

典韋卻在心底冷笑,他見過太多上位者的虛偽——就像李霸被殺前,也曾拉著他的手說"賢侄何必動怒"。

獻帝賜曹操節鉞時,殿外忽然傳來烏鴉的怪叫,典韋猛地轉身,大斧在石階上劃出火星,驚得群臣紛紛後退。

他知道,這許都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就像平靜的河麵下,藏著無數噬人的鱷魚。

夜裡宿衛曹操寢帳,典韋常坐在帳外的胡床上,借著月光擦拭兵器。

他的兵器庫裡,除了常用的鐵戟、大斧,還有十二柄特製的短戟,每柄都刻著"衛"字——那是他親自督造的,戟頭淬了劇毒,見血封喉。

某夜,他聽見帳內傳來曹操的夢囈,斷斷續續說著"奉孝...呂布...",便起身在帳外踱步,直到東方既白,才發現自己竟在原地踏出了一個淺坑。

與許褚的結識,充滿戲劇性。

那是建安三年198年),許褚率宗族數百人來投,曹操命典韋與之試武。

校場上,兩人先比臂力,共舉三百斤石鎖,典韋舉過頭頂後還能旋轉三圈,許褚卻麵不改色,石鎖在他手中如耍流星錘。

再比步戰,典韋使戟,許褚用刀,你來我往,戰至五十回合,典韋忽然賣個破綻,待許褚刀至麵門,竟用戟杆夾住刀刃,大喝一聲:"且住!"

"汝刀快,我戟沉,再鬥下去必分生死。"典韋抹去額頭汗水,伸手握住許褚的手腕,"但汝我皆為主公效力,何不當兄弟相看?"

許褚哈哈大笑,聲如洪鐘:"正合我意!"

二人遂在曹操帳前結為異姓兄弟,典韋年長兩歲,為兄。

此後宿衛時分班輪值,一人休息時,另一人必在曹操左右,時人稱為"雙鐵衛"。

建安二年197年),張繡屯駐宛城,賈詡在城樓上遠眺曹軍陣營,看見典韋的大斧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不禁皺眉對張繡說:"曹操身邊有此猛將,不可輕忽。"

張繡卻不以為然:"吾有胡車兒,力能負五百斤,日行七百裡,何懼典韋?"

曹操入宛城那日,張繡率部眾迎於轅門。

典韋騎馬緊隨其後,目光如刀,掃過張繡身後的胡車兒——那漢子身形矮壯,眼神陰鷙,雙手布滿老繭,顯然是練家子。

"此人必為隱患。"他低聲對曹操說。

曹操卻笑著擺手:"張繡鼠輩,能奈我何?"

當晚大擺筵席,曹操喝至半酣,竟拉著張繡的手說:"聞賢侄有寶劍名"斷水",可借吾一觀否?"

張繡臉色微變,卻不得不命人取劍呈上。

典韋站在帳後,看著曹操把玩寶劍時誌得意滿的模樣,心中警鈴大作。

他注意到胡車兒始終站在張繡身後三步處,右手按在刀柄上,拇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刀鐔——那是隨時準備拔刀的姿勢。

散席後,他跟著曹操回帳,途中忽然停步,對親衛說:"去把我的鐵戟拿來,今夜宿營,不可解甲。"

七月十五,中元節。

曹操在鄒氏帳中飲酒,忽聞帳外傳來喊殺聲,緊接著一支流箭破空而來,釘在帳柱上,尾羽猶自震顫。

典韋本能地撲向曹操,用身軀擋住可能的箭矢,同時大喊:"主公快上馬!"

曹操驚醒時,隻見典韋已披掛整齊,鐵戟在手中劃出寒芒:"賊軍由寨門入,我去阻敵,主公從後帳突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寨門外,胡車兒率五百精兵猛攻,卻被典韋一人擋在營門。

他的鐵戟上下翻飛,如收割麥子般砍倒一片又一片敵兵,地上的屍體很快堆成了小山,鮮血順著營門的縫隙流出,在月光下泛著黑紅色的光。

胡車兒見久攻不下,命弓箭手從兩側包抄,頓時箭如雨下。

典韋棄了鐵戟,抓起兩具屍體作為盾牌,擋在身前,箭矢釘在屍體上,發出"噗噗"悶響,他卻仿佛感覺不到疼痛,喉嚨裡發出野獸般的嘶吼。

戰至寅時,典韋身上的鎧甲已千瘡百孔,露出的皮膚上插滿箭支,唯有雙眼依舊明亮如炬。

胡車兒見狀,親自持斧來戰,兩人在營門前惡鬥二十回合,典韋忽然露出破綻,胡車兒一斧劈中其左肩,卻見他竟反手抓住斧柄,硬生生將胡車兒拉近,用斷戟的尖端刺入其咽喉。

胡車兒臨死前,驚恐地發現典韋的瞳孔裡映著自己扭曲的臉,那眼神不是憤怒,而是一種近乎平靜的決絕。

"殺...儘...爾等..."典韋的聲音越來越低,卻字字如重錘砸在敵兵心上。

當他終於倒下時,雙手仍緊緊攥著半段戟杆,指甲縫裡嵌著敵人的血肉。

張繡軍沉默著圍上來,直到確認他不再動彈,才敢上前割下首級——那張臉上的表情,依舊是怒目圓睜,仿佛下一秒就會重新站起來。

曹操在逃亡途中得知典韋死訊,跌坐在馬下,淚水奪眶而出。

他想起典韋初投時,在演武場單臂擎旗的雄姿;想起濮陽之戰中,那如天神下凡般的一擲;想起許都宮中,那始終守護在自己身後的身影。

"吾折長子、愛侄,俱可忍;獨典韋之死,不能忍也!"他捶打著馬鞍,鮮血從指縫滲出,滴在荒草上。

回到許都後,曹操下令全城素服七日,為典韋舉行國葬。

靈柩運抵那日,他扶棺痛哭,竟至嘔血。

送葬隊伍綿延數裡,虎衛軍將士皆步行護靈,每走十步便跪地叩首。

葬於襄邑時,曹操親自為其覆土,命工匠在墓前雕刻石像,石像手中所持鐵戟,與典韋生前所用分毫不差。

此後,曹操每次出征路過宛城,必繞道至典韋墓前祭酒。

據《魏略》記載,某歲冬日,他在墓前哭祭時,忽然狂風大作,將酒盞吹落在地。

曹操俯身拾起酒盞,見地麵竟有霜花凝結成戟形,不禁長歎:"卿雖死,猶護吾也。"遂解下身上的狐裘,覆於墓碑之上。

典韋的兒子典滿,在曹操庇護下茁壯成長。

曹丕繼位後,追封典韋為"忠武侯",典滿襲爵,官至光祿勳。

魏明帝曹叡在位時,曾夢見典韋持戟立於殿前,醒來後下令擴建典韋祠,賜良田百頃,歲時享祭。

祠堂落成之日,有白鷹盤旋其上,三日不去,時人皆謂"典韋英靈不昧"。

陳壽著《三國誌》時,將典韋與許褚合傳,開篇即言:"許褚、典韋,折衝左右,抑亦漢之樊噲也。"

宋代學者洪邁在《容齋隨筆》中感歎:"典韋之忠,非為爵祿,乃為知己者死,此等氣節,千古罕見。"

而在民間傳說中,典韋更被神化為"鐵門星君",掌管人間兵器庫,每逢戰亂,必有百姓向其禱告,祈求"鐵戟鎮宅,邪祟不侵"。

喜歡中國古代名人傳請大家收藏:()中國古代名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嫂子,我真是神帝 我演個九千歲,你們說我真閹了? 天眼鑒寶:古玩奇行 鎮天神祖 我靠避凶天賦苟道長生 血之孫吳 讓你當特工,你成特高課課長了? 民國從小混混開始無法無天 軍工廠風雲往事 鑒寶:從廢品站撿漏億元古畫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