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一堆限定條件就不提了,還特麼整天躲著走,若是光明正大站出來,接受高手的挑戰,成功奪得“三十歲以下天下第七”之名,那還值得多看一眼。
現在……李瑾瑜對他用三招,那就算是欺負人,算文雪岸贏了!
虛夜月看了看情報,指著其中一條情報說道:“這個人好古怪啊!”
那是一個名為“蔡旋鐘”的劍客。
劍客沒什麼奇怪的,此人最為奇怪的地方,在於使用的寶劍特彆長。
尋常寶劍多是三尺至四尺,根據身高臂長以及所修行的武技調整,以三尺五寸至三尺七寸居多,神兵譜上四尺以上的寶劍,唯有覆雨劍和天怒劍。
蔡旋鐘的劍長達九尺七寸。
這是什麼概念?
馬戰作為長矛使用,這個長度也已經足夠,步戰施展起來頗為不便,長纓步戰之時,也僅僅才九尺而已。
這麼長的一把寶劍,使用起來自然是非常不方便,但用這等奇門兵刃,卻能混跡江湖多年,顯然有獨到之處。
此人的名字也很有古怪,他曾經用過蔡鐘、鐘旋蔡、鐘蔡等名字。
很顯然,蔡旋鐘是化名,但他的真實來曆,必然與蔡、旋、鐘有關。
虛夜月奇道:“這麼長的寶劍該如何使用?雙手劍法、苗刀刀法乃至於槍法矛法戟法,全都不合適吧?”
李瑾瑜道:“劍法!”
虛夜月道:“什麼劍法?”
李瑾瑜道:“大限劍法!”
虛夜月撇了撇嘴:“這個名字實在是太差勁了,用這樣的兵刃,遇到真正的高手,定然會是大限將至。”
蘇櫻端著茶盤走了進來,輕輕給了虛夜月一個腦崩兒:“大限劍法來自於秦朝最厲害的鑄劍宗師奔鹿大師。”
虛夜月道:“奔鹿大師?這個名字卻是有趣,鑄劍師也會劍法麼?”
蘇櫻解釋道:“秦始皇當年邀請五位鑄劍大師鑄造‘定秦劍’,五位鑄劍師尋到精品材料,卻不懂如何鑄造。
五人懇請奔鹿大師破例出手,奔鹿大師為了五人親族的性命,開爐鑄造兩把寶劍,每一把劍都長三尺六寸。
鑄造出兩把寶劍之後,還餘下一小塊材料,可以鑄成二尺五寸的寶劍,三把寶劍加起來,剛好是九尺七寸。
不想此時嬴政已經駕崩,秦二世胡亥登基稱帝,不過當時胡亥忙著清理扶蘇的親信,沒工夫搭理奔鹿大師。
奔鹿大師不僅擅長鑄劍,而且劍術頗為高明,創出《大限劍譜》,希望秦二世能夠勤練武功,專心理政。
李斯一聽‘大限’二字,擔心觸怒到了秦二世,把奔鹿大師誘騙毒殺。
因此,世上隻有兩把定秦劍,卻沒有完整的九尺七寸的‘大限劍’。
更為巧合的是,奔鹿大師被毒殺之後不久,李斯的大限到了,秦二世的大限到了,就連秦國的大限也到了。
世上雖然沒有大限劍,劍譜卻完整的流傳下來,如果能夠尋到足以替換大限劍的寶劍,便能修行這本劍譜。”
“誰會鑄造這麼長的寶劍?”
“還真有,而且這把寶劍的曆史比秦國更早,早了百多年。”
“是越王八劍麼?”
“是!”
春秋時期,勾踐派遣工匠向昆吾山的神靈祭祠了白馬、白牛,而後開采赤金礦,順應天地八方之氣,鑄成八把精妙絕倫的寶劍,即——越王八劍。
秦國的“羅網”曾經搜集到了這些寶劍,賜予“天字號”殺手,殺手會舍棄自己的本名,隻以寶劍為名號。
“越王八劍,各有玄妙:
一名掩日,以之指日則光晝暗,陰盛則陽滅;
二名斷水,以之劃水,開即不合;
三名轉魄,以之指月,蟾兔倒轉;
四名懸翦(玄翦),飛鳥遊過,觸其刃如斬截焉;
五名驚鯢,以之泛海,鯨鯢退避;
六名滅魂,挾之夜行,不逢魑魅;
七名卻邪,有妖魅者,見之則伏;
八名真剛,切玉斷金,如削土木;
符合大限劍譜要求的,應該就是其中的轉魄神劍,不過我隻聞其名,真正見過的,唯有玄翦雙刃罷了!”
李瑾瑜道:“這位蔡旋鐘,不僅精通大限劍譜,還會一門高深劍氣。”
虛夜月道:“什麼劍氣?竟然能得到夫君稱讚為‘高深’,難道能比得上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不成?”
李瑾瑜沉聲道:“比大理六脈神劍隻強不弱,這是天下間最正宗最強大的劍氣——先天破體無形劍氣!”
越王八劍不是秦時明月的專利,溫係很早就有相關的描述,《殺楚》是溫瑞安代表作之一,非常好看的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