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夥,我這一頓吃了二斤餅一斤肉,這飯量都快趕上大宅門裡的趙老師了。”
吃完飯,夏峰站起身,環顧四周,開始觀察山脈的走向。
他想順著山脈的走向找到水源。夏峰找水源可不是為了喝水,而是想看看附近有沒有大型野生動物出沒。
不管是豺狼虎豹,還是野豬、山羊、野鹿,不管體型大小,也不管是肉食性動物還是草食性動物,隻要是動物,就離不開水。
水源附近的泥沙比較鬆軟,隻要有動物來喝水,就會留下痕跡。
說不定順著這些痕跡,夏峰還能打到一些珍貴的野味呢。
按照地形和山脈的走向規律,一般在山穀底部、乾涸的河床或者沙石地帶比較容易找到水源。
因為這些地方特殊的地質構造,往往會成為地下水的出口。
夏峰此時正好在兩山相連的地方,不用翻山越嶺,他覺得水源離自己應該不遠。
半個小時後,憑借著強化的聽覺和嗅覺,夏峰終於找到了一條流動的小河。
這條小河水流很急,河水清澈透明,波光粼粼的水麵下,隱隱約約能看到魚兒在遊動。
小河寬度在兩米到三米之間,最寬的地方大概有三米,看水流方向,應該是從兩山之間的某一處水脈流出來的。
在那個年代,工業化程度不高,環境汙染也少。
像這種山裡的小河,水質都特彆好。
毫不誇張地說,就連四九城裡麵的甜水井,水質都比不上它。
夏峰沿著河邊走了一會兒,果然在河邊的沙土地上發現了各種各樣動物的腳印。
有野豬、狐狸、山貓、狼、野山羊、鹿等動物留下的腳印。
突然,一個梅花形狀的腳印引起了夏峰的注意。
夏峰蹲下身,伸出手掌和腳印比了比。
看著比自己手掌還大的腳印,夏峰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他確定這是老虎的腳印。
自從五十年代打虎隊成立之後,這幾年在四九城周邊的山脈裡,已經很難看到老虎的蹤影了。尤其是在這種周邊有好幾個村子的山裡,幾乎見不到老虎出沒。
燕山山脈這一帶的老虎,應該是華南虎,體型比東北虎要小一些。
在40年代末到50年代後期這段時間,全國各地經常傳出老虎傷人、襲擊耕牛等惡性事件。
因此,在五十年代初期,高層下令成立打虎隊,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一場打虎行動。
在這十年間,隨著各地的快速發展,很多老虎都在這場行動中被獵殺了。
作為一名獵手,夏峰看到這種和自己實力差不多的獵物留下的蹤跡,一時間,心裡湧起一股興奮勁兒。
夏峰抬頭看了看天空,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他意識到得找個地方宿營了。
夏峰沿著河灘往高處走,終於在距離河邊三十多米的地方,找到了一處視野不錯的山坡。
他拿出工兵鏟,清理出一塊平整的空地,然後把係統簽到獲得的防寒四季帳篷組裝起來。
他打算把這兒當作未來幾天的狩獵營地。
帳篷組裝好後,夏峰又找了一些樹枝,圍成圍欄,還在樹枝上掛了幾個鈴鐺,用來警示可能出現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