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尚書當即冷哼一聲,上前奏道:“陛下,此乃佛寺蠱惑人心的狡黠之舉。每逢災年,他們從不向百姓施予援手,反倒蠱惑百姓求神拜佛,大肆耗費民財。如今可好,竟還妄圖從朝廷摳錢。”
李景炎怒極反笑,笑聲在殿內回蕩,帶著幾分悲涼與憤怒:“好一個佛門清淨地!果真是清淨無為啊!”
說著銳利的目光看向,玉階下數位身著袈裟、手持禪杖的高僧,各個法號不凡,有絕遠大師、慧明大師等等。
皇帝李景炎端坐龍椅,臉上的為難之色瞬間化作一抹看似溫和的笑容,可那笑意卻未達眼底:“不知各位大師,可願為國分憂啊?”
絕遠大師心中暗罵,這該死的小皇帝,和群臣演這一出,給天下人看,當真是虛偽至極。
分明是裡子麵子都想要,卻讓他們這些寺廟主持來背黑鍋,麾下少林弟子要是知曉此事,還不得罵娘,這改革的利刃又砍向佛門一刀,當真欺負人。
可麵上,他們仍得強壓怒火,雙手合十,一齊微微躬身,卻也知曉此刻不能公然與皇權相悖,否則隻怕頃刻間就等人頭落地,隻得硬著頭皮應下:“阿彌陀佛,陛下,我佛慈悲,佛門向來心係天下蒼生,既如此,我等願為陛下分憂。”
皇帝李景炎看似滿意地微微點:
“眾卿,既佛門已表心意,接下來便依方才所議,即刻著人清查佛寺田產、僧尼人口,各部需協同配合,莫要懈怠。吏部精心挑選賢能官吏督辦此事,務必做到公正嚴明;刑部密切留意各方動向,若有異動,嚴懲不貸;禮部則負責安撫輿情,莫讓百姓恐慌。”
李景炎目光冷峻,一一部署,群臣齊聲領命。
其話音剛落,一內監匆匆入殿,手中拂塵都因疾行而有些淩亂,未及行禮便高聲稟道:“陛下,大喜啊!東境東征大都督王離,所率百戰穿甲軍,數日前於清水河畔,與相城侯叛軍決戰,大破敵軍,斬敵無數,生擒叛軍賊首,不日將押解京師斬首。”
“嘩!”
這一消息如同驚雷,在朝堂上空轟然炸響。
刹那間,百官們臉上的沉靜被徹底擊碎,驚愕之色如潮水般迅速蔓延。武將們瞪大了雙眼,有的甚至不自覺地攥緊了手中拳頭,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常年征戰留下的滄桑麵容上,此刻滿是震撼與意外。他們深知東征之路艱險,敵軍據險而守,本以為這場戰事至少要耗上一年半載,沒成想才短短數半月不到,局勢便已逆轉。
文臣們亦不能免俗,手中的笏板差點拿捏不穩,掉落在地。他們相互對視,從彼此眼中看到的皆是同樣的震驚,平叛的銀子都已經在路上了,這才花出去多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過,眾人終究是官場沉浮多年的老手,不過片刻,回過神來的大臣們紛紛整理衣冠,向前一步。
武將們率先出列,為首的一位老將聲如洪鐘:“陛下洪福齊天!我軍將士用命,此番大捷,實乃天佑我朝,揚我國威!臣懇請陛下重賞出征將士,以振士氣!”
言罷,單膝跪地,抱拳請命。
其餘武將也齊聲附和,甲胄碰撞,發出鏗鏘之聲,震得殿內回音陣陣,滿是豪邁與激昂。
文臣們也不甘示弱,一位身著緋袍的大臣緊接著出列,清了清嗓子:“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此勝不僅彰顯我朝武力昌盛,更是陛下聖明決策之果。臣以為,當下當速擬詔書,昭告天下,令百姓同沐此榮光,亦使四方蠻夷知曉我朝之威不可犯!”
說罷,微微欠身,目光堅定地望向龍椅之上。
一時間,朝堂之上奏賀聲此起彼伏,眾人各抒己見,皆欲在這歡慶時刻為朝廷添彩,往日的明爭暗鬥似乎也被這勝利的喜悅暫時掩蓋,隻剩一片對皇權的尊崇與對家國未來的無限期許在殿內悠悠回蕩。
龍椅之上,皇帝李景炎原本冷峻的麵容此刻也綻出一抹欣慰笑意,百戰穿甲軍,果然名不虛傳,這評判速度比自己預想的還要快,不由緩緩起身,龍袍下擺如行雲流水般飄動。
他目光掃過群臣,聲如洪鐘:“朕心甚慰,諸卿所奏,皆合朕意。傳旨,厚賞出征將士,撫恤陣亡英靈,不得有絲毫懈怠。朕要讓天下人皆知,為國儘忠者,朕必不負之!”
話語擲地有聲,在大殿內久久回蕩,群臣山呼萬歲,聲震屋瓦,那激昂之聲仿若能穿透宮牆,傳遍京城每一個角落。
————————
退朝之後,暖日高懸,一輛馬車緩緩駛出皇城。車內,幾位身著袈裟的大師麵色凝重,氣氛壓抑得仿若能滴出水來。
絕遠大師最先打破沉默,手中佛珠轉動的速度陡然加快,聲音帶著幾分激憤:“那小皇帝實在是欺人太甚,妄圖以新政之名,動我佛門根基。我佛門傳承千載,於這世間廣結善緣、普度眾生,豈是他能輕易拿捏的!”說罷,手中的佛珠重重一磕。
慧明大師亦是滿臉憤慨,他微微皺眉,目光透過車窗縫隙看向外麵繁華市井,可眼中並無欣賞之意,隻有深深的憂慮:“師兄莫急,當務之急,需速與天下各國朝堂和江湖武林,及燕國南方諸寺聯絡。燕國江湖武林南北方世家門閥,向來與我佛門多有往來,諸多利益相互交織,他們必不願見新政順遂,斷了自家財路、失了倚仗。我等當儘快謀劃,莫讓那小皇帝的野心得逞,也護得佛門安寧,不負我佛慈悲。”
“說的不錯。”其中年長些的那位老和尚身披一襲褪色的袈裟,麵容清瘦,皺紋如溝壑般縱橫交錯,此刻眉頭緊緊擰成一個“川”字,語氣生冷:
“此次燕國新政,牽一發而動全身,天下諸國中的南楚和西蜀國絕對不會坐視不理,其國內必然觸及各方利益。各方勢力盤根錯節,新政一旦推行,他們的封地、財路、權勢皆會受到衝擊;江湖之中,各門各派亦有自己的勢力範圍,靠著舊有的規矩行事多年,豈會輕易順應?民間更是暗流湧動,百姓們雖盼著日子變好,可新政要落實下去,豈是那麼容易的,哼!”
老和尚頓了頓,目光透過車窗,望向遠方,仿若穿透了歲月,回到往昔:“遙想當年小皇帝的先祖,紹興皇帝推行新政之時,亦是這般轟轟烈烈。那時候,與如今相比,那時國庫還算充盈,兵強馬壯,朝堂上下,一片革新之象。可結果呢?”
說到此處,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冷笑:“還不是落得個暴斃的下場。那些反對的勢力聯合起來,明裡暗裡使絆子,朝堂風雲突變,好好的一場革新,最終化為泡影,真是活該。”
另一位老和尚一直靜靜聆聽,此時也微微點頭,接口道:“師兄所言極是。紹興皇帝在位時,燕國國力鼎盛,要錢有錢,要兵有兵,都未能將新政徹底推行下去。”
“反觀如今,燕國內憂外患,如大廈將傾,就憑那十萬百戰穿甲軍,還能橫推天下,掃滅諸國不成,朝堂之上,奸佞當道,河南河北等忠臣良將被排擠打壓;邊疆戰事吃緊,蠻夷頻繁侵擾,燒殺搶掠,百姓苦不堪言;國內天災不斷,顆粒無收之處比比皆是,餓殍遍野,民不聊生。有識之士,哪個不知,這燕國已然有了亡國征兆。”
他輕撫手中佛珠,眼中滿是憂慮與篤定:“如今這個登基不過月餘的兒皇帝,乳臭未乾,根基不穩,朝中隻有改革派那些老家夥,還真能翻天不成?怕隻是垂死掙紮,在這亂世,終究是一場鏡花水月,難以成真咯。”
說罷,輕輕搖頭,佛珠碰撞,發出輕微而沉悶的聲響,似是為這燕國奏響的一曲挽歌。馬車依舊在官道上奔馳。
(本章完)
喜歡開局:召喚錦衣衛請大家收藏:()開局:召喚錦衣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