嶷的長子叫子廉,次子叫子恪,他們一直守在父親病床前。
這天,嶷看著他們,緩緩開口說道:“人生在世啊,本來就是無常的。
我現在已經老了,死了也不算夭折。
我就希望你們兄弟幾個能互相勉勵,和睦相處是最重要的。
每個人的才能有高有低,官位有升有降,運氣有富有貧,這都是天理命數,不必去強求。
如果天道真的有靈,你們各自努力做好自己,就能保住我們家的世代基業。”
說到這裡,他停了停,又接著說:“你們要勤奮學習,守好家業,管理好家庭,崇尚簡樸的生活。
這樣自然就沒什麼可憂慮的了。
聖明的君主、太子,還有那些親戚朋友們,不會因為我的死就改變對我們的感情。
我死後,喪葬要從簡,祭祀也不必太豐盛。
我所留下一點點財產,你們的弟弟還沒結婚,妹妹還沒出嫁,你們商量著辦吧。”
子廉聽了,眼裡含著淚,輕聲問道:“父親,那您還有什麼放心不下的嗎?”
嶷歎了口氣,說:“後事還有很多,我沒法一一交代了。
你們兄弟就按照道理去做事,我死了也能瞑目了。”
子恪也忍不住開口:“父親,我們一定會記住您的教誨,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嶷點點頭。
他接著說:“我留下的這些遺訓,是希望能傳給後世。
你們要勤學苦練。
不僅要讀書識字,還要學會做人做事。
家業不容易守,要用心經營。
家庭要和睦,兄弟之間要互相扶持。
生活呢,不必太奢華,簡樸點為好。”
子廉一邊聽一邊點頭,眼淚不停地流下來。
他說:“父親,您放心,我們一定會按照您的吩咐去做。”
嶷叫來兒子子廉,讓他幫忙起草一份遺書給齊主。
嶷緩緩說道:“子廉啊,你聽我說。
我這病來得突然。
皇上多次親自來看我,派了最好的醫生,用了各種辦法,我真是感激不儘。
可我這身子骨,怕是撐不了多久了。
你得在遺書裡寫上,我希望皇上能多親近賢人,善待百姓,長壽如天,用高尚的品德和和順的態度來治理國家,為千千萬萬的老百姓謀福祉。”
子廉一邊聽著,一邊點頭,手裡筆走龍蛇,很快就草擬好了遺書。
這時,齊主又來了。
他緊緊握住嶷的手,眼裡含著淚花,唏噓不已。
嶷勉強擠出幾句話,大意和遺書裡寫的一樣。
齊主聽了,心裡更加難過,他囑咐嶷一定要好好休息,養足精神,自己則流著淚離開了。
到了晚上,齊主還是不放心,又親自來看嶷。
這時候,嶷已經虛弱得說不出話了。
他躺在床上,喘著粗氣,眼睛直直地看著齊主。
齊主見狀,心裡一緊。
趕緊上前問道:“嶷啊,你感覺怎麼樣?
還能說話嗎?”嶷隻是搖了搖頭,喘得更厲害了。
就這樣,嶷對著齊主,喘了幾口氣,然後慢慢地閉上了眼睛。
北齊皇帝傷心得無法控製自己,捂著臉回到了皇宮。
過了一夜就下詔說:
豫章王嶷品德高尚、才智出眾,年少有名,為國家霸業和皇朝根基立下功勞,在鄉間孝順和睦,在城中忠誠寬厚。
他治理地方有方,關心百姓。
他風度翩翩,是眾人楷模。
我與他情深義重,本欲委以重任。
但他突然去世,我深感悲痛。
現決定給予他隆重的贈禮和葬禮,以表達我不忘功勳親戚的深意。
嶷去世之後,國庫裡頭連現成的銀子都沒有。
不過他的喪葬費,國家自然是全包了。
齊國的皇帝還挺念舊情,每個月還給嶷的子孫們一百萬銀子過日子。
還給嶷追封了個“文獻”的諡號。
從夏天到秋天,皇宮裡頭既不奏樂,也不擺宴。
君臣兄弟一場,算是有個善始善終,這在亂世裡頭可真是少見。
這一年,皇帝又任命司徒竟陵王子良當尚書令,還讓他管揚州的事兒。
另外,西昌侯蕭鸞也被提拔為尚書左仆射。
蕭鸞是齊太祖道成的侄子。
他爸是始安王道生,可惜道生早逝,蕭鸞打小就是叔父養大的。
“鸞兒啊,你如今也長大了,該出去曆練曆練了。”
宋泰豫元年,蕭鸞被派到安吉當縣令。
他挺有當官的天賦,把事兒辦得井井有條。
後來,在升明年間,他又一路升官,當了淮南、宣城兩個郡的太守。
到了齊建元二年,蕭鸞被封為西昌侯,還被調到郢州當刺史。
永明元年,他又被召回京城,當了侍中,還領著驍騎將軍的銜兒。
地位是越來越高,權力也越來越大,朝廷裡的事兒,他幾乎是一手遮天了。
“蕭鸞這家夥,如今可真是風光無限啊!”朝臣們私下裡議論紛紛。
“是啊,誰知道他以後還會不會更厲害呢?”有人小聲嘀咕。
蕭鸞心裡也明白,自己的位置坐得穩不穩,還得看以後的造化。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喜歡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請大家收藏:()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