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不敢多言,灰溜溜地回去了。
高歡見招撫不成,又派散騎常侍張華原和義寧太守王基去拉攏宇文泰。
可宇文泰根本不買賬,反而想扣留張華原。
張華原挺直腰杆,硬氣道:“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宇文泰見他剛直,倒也沒為難他,最終放他們回去了。
王基回到晉陽,立刻勸高歡:“宇文泰野心勃勃,必須儘快除掉!”
高歡卻笑了:“你忘了賀拔嶽和侯莫陳悅是怎麼死的?
我自有辦法對付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語氣輕鬆,顯然沒把宇文泰放在眼裡。
——太輕敵了!
魏主派將軍元毗去收編賀拔嶽的軍隊,同時召侯莫陳悅入朝。
可侯莫陳悅不買賬,直接拒絕了。
這時,宇文泰來見元毗,請求朝廷暫緩收編賀拔嶽的舊部。
他言辭懇切,說:“賀拔嶽將軍慘遭毒手,軍中無主,眾人推舉我暫掌兵權。
如今高歡大軍已逼近河東,侯莫陳悅還盤踞水洛。
賀拔嶽的將士多是關西人,思鄉心切,若強行調往洛陽,恐怕高歡和侯莫陳悅會前後夾擊,到時候全軍覆沒。不如緩一緩,再慢慢東進。”
元毗見他言之有理,便回朝複命。
魏主想了想,覺得宇文泰說得在理,便下詔封他為大都督,統領賀拔嶽舊部,還派衛將軍李虎去協助他。
李虎本是賀拔嶽的部將,賀拔嶽一死,他立刻南下荊州,向賀拔勝報喪。
他勸賀拔勝:“將軍,賀拔嶽的舊部群龍無首,您若去收編,必能壯大實力。”
賀拔勝卻搖頭:“眼下局勢複雜,貿然行動,隻會引火燒身。”
李虎無奈,隻得返回。
誰知半路被高歡的部下抓住,押送洛陽。
奇怪的是,魏主不僅沒治他的罪,反而升他為衛將軍,派他去輔佐宇文泰。
宇文泰見到李虎,心中暗喜:“朝廷派你來,看來是想穩住我們。”
李虎點頭:“正是。魏主希望你能約束軍隊,彆讓高歡有機可乘。”
宇文泰笑了笑:“放心,我自有分寸。”
摸清朝廷態度後,宇文泰決定先對付侯莫陳悅。
他提筆寫下一封信,言辭鋒利:“侯莫陳悅,賀拔公待你不薄,曾舉薦你為隴右行台。
可你呢?
背信棄義,勾結國賊,禍亂社稷!
如今朝廷召你我回京,你若識相,就立刻東進;
若敢拖延,我必為賀拔公報仇,咱們戰場上見!”
信送出後,宇文泰握緊拳頭,眼中寒光閃爍。
宇文泰見侯悅對自己的警告置之不理,當即發兵攻占原州。
他留下侄子宇文導鎮守,自己親率大軍繼續西進。
軍隊紀律嚴明,秋毫無犯,沿途百姓紛紛稱讚。
“宇文將軍的兵,果然和那些土匪不一樣!”
一個老農站在田埂上,望著整齊行進的隊伍感歎。
“是啊,聽說他是來為賀拔嶽報仇的。”
旁邊的年輕人附和道。
宇文泰率軍穿過木峽關,正值初春,北地依舊寒冷,積雪深達二尺。
但他毫不遲疑,命令部隊加速前進。
侯悅聽聞宇文泰逼近,慌了手腳。
他匆忙留下一萬人駐守水洛,自己則退守略陽。
“將軍,為何不直接迎戰?”
副將不解地問。
侯悅冷哼一聲:“宇文泰來勢洶洶,貿然交戰,必敗無疑!”
然而,他的退讓並未換來喘息之機。
宇文泰一到水洛,守軍立刻投降。
“廢物!”
侯悅怒罵一聲,又急忙撤往上邽,同時急召南秦州刺史李弼助戰。
李弼是侯悅的妻妹夫,曾寫信勸他:“賀拔嶽無罪,你卻殺了他,又不安撫他的舊部。
如今宇文泰打著複仇的旗號,名正言順,你如何抵擋?
不如認錯退兵,否則後悔莫及!”
侯悅看完信,一把撕碎:“李弼竟敢教訓我?
讓他速來助戰!”
李弼抵達上邽,見侯悅執迷不悟,暗歎:“此人必敗!”
他悄悄派人聯絡宇文泰:“我願做內應。”
宇文泰依約攻城,李弼立刻打開城門。
“李弼!你竟敢背叛我?!”
侯悅大驚失色,倉皇逃往南山。
他本想投奔靈州的曹泥,但宇文泰的部將賀拔穎緊追不舍。
“將軍,我們隻剩幾十騎了,如何抵擋?”
親兵絕望地問。
侯悅環顧四周,仰天長歎:“天亡我也!”
說罷,他解下腰帶,懸於樹上,自縊而亡。
宇文泰率軍攻入上邽,接收了賀拔嶽府庫中的財物。
他毫不吝嗇,把所有的錢財都犒賞給了將士,自己分毫不取。
然而,偏偏有人動了貪念。
“將軍,有人私藏了一個銀甕。”
一名親兵低聲稟報。
宇文泰眉頭一皺:“查!”
很快,那個偷拿銀甕的士兵被揪了出來。
宇文泰冷冷地看著他:“軍令如山,豈容私藏?”
左右將領勸道:“一個小銀甕,不如饒他一回?”
宇文泰搖頭:“賞罰不明,何以服眾?”
他下令將銀甕當場砸碎,分賜給將士們。
眾人見狀,無不敬畏。
宇文泰深知,治軍之道,在於賞罰分明。
將士們見他如此公正,更加願意效死。
隨後,他迅速安排防務:李弼鎮守原州,拔也惡蠔駐守南秦州,可朱渾鎮守渭州,趙貴代理秦州事務。
同時,他下令征收幽、涇、岐、東、秦各州的糧食,以充軍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時,氐族首領楊紹先前逃回武興,仍自稱王。
聽說宇文泰已掌控關中,他立刻派人送來降表,還把自己的妻兒送來作人質,以示忠誠。
亂世之中,強者為王。
楊紹的歸附,正說明宇文泰的威名已震懾四方。
然而,高歡卻坐不住了。
他見宇文泰兵強馬壯,便想用甜言蜜語和厚禮拉攏。
“宇文將軍,高丞相派人送來黃金千兩、錦緞百匹,願與將軍結盟。”
使者恭敬地遞上禮單。
宇文泰冷笑一聲:“高歡反複無常,豈可輕信?”
他不僅拒絕,還把高歡的書信原封不動地呈給魏主,以示忠誠。
宇文泰很清楚,高歡的示好不過是權宜之計。
與其虛與委蛇,不如直接表明立場。
隨後,他派雍州刺史梁禦進駐長安,鞏固勢力。
魏主大喜,封他為關西大都督、略陽縣公,並授予他自行任免官員的權力。
宇文泰也不含糊,立刻調整人事:寇洛任涇州刺史,李弼調任秦州刺史。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起用了前略陽太守張獻,任命他為南岐州刺史。
“張獻,南岐州交給你了。”
宇文泰拍了拍他的肩膀。
張獻鄭重抱拳:“末將定當練兵儲糧,為東征高歡做準備!”
宇文泰的每一個安排,都是為了同一個目的——壯大實力,準備向東討伐高歡。
從前,高歡入洛陽時,曾留下封隆之、孫騰等人在朝中輔政。
封隆之擔任侍中,孫騰為仆射。
兩人位高權重,卻暗藏嫌隙。
恰逢魏主的妹妹平原公主喪夫守寡。
公主生得貌美,風姿綽約,引得朝中不少大臣傾心。
孫騰和封隆之恰好也都喪妻,便都動了心思,想娶公主為繼室。
魏主倒也開明,對妹妹道:“此事由你自己做主,朕不乾涉。”
平原公主略一思索,便道:“我願嫁封隆之。”
魏主點頭應允。
孫騰得知後,臉色陰沉,心中妒火難平。
他暗自咬牙:“封隆之不過仗著年輕俊秀,竟敢搶我風頭!”
自此,孫騰對封隆之懷恨在心,時刻想著如何報複。
不久,封隆之察覺朝中權臣斛斯椿專橫跋扈,恐生禍亂,便秘密寫信給高歡,提醒他提防。
然而,高歡並不知道封隆之和孫騰已有矛盾,竟在給孫騰的信中提及此事,讓他也多加留意。
孫騰見信,冷笑一聲:“封隆之,你自尋死路!”
他立刻將密信內容透露給斛斯椿。
斛斯椿勃然大怒,立即向魏主告發:“封隆之私通高歡,圖謀不軌!”
封隆之得知密信泄露,大驚失色:“糟了!若被治罪,性命難保!”
他不敢耽擱,連夜逃回老家。
有人問:“公主可曾隨他一同逃走?”
高歡得知此事,立刻召封隆之前往晉陽。
孫騰得意洋洋,以為除掉了眼中釘。
可沒過多久,他竟仗著權勢,帶刀闖入尚書省,擅自殺害禦史。
此事震驚朝野,魏主大怒,下令嚴查。
孫騰這才慌了神:“糟了!我一時衝動,闖下大禍!”
他不敢留在洛陽,也逃奔高歡去了。
高歡見朝中親信接連被逼走,心中惱怒,便派大都督邸珍秘密前往徐州,逼迫守將華山王鷙交出城防大權。
魏主不甘示弱,立刻將高歡的心腹——建州刺史韓賢、濟州刺史蔡儁免職,以示報複。
同時,魏主暗中擴充兵力,增設勳府庶子、騎官各數百人,準備討伐晉陽。
為了掩人耳目,他假意下詔,聲稱要南下征討梁國,並調集河南各州兵馬,與斛斯椿一同檢閱洛水大軍,部署戰事。
一時間,洛陽城內風聲鶴唳,大戰一觸即發。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
喜歡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請大家收藏:()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