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以紀包了幾屜的餛飩。
起身去把原來裝蝦的盒子洗乾淨,從廚房的後門出去,到小院子裡,把盒子放到架子上麵,趁著陽光正好,晾曬一番。
回到廚房中,手機定醒發的鬨鐘響起了一下,隨即停了下來。
洗了一下手擦乾,看著已經比原來兩倍大的麵團,雙手開始揉麵,將裡麵的氣泡揉出來,直到麵團變得細膩光滑,隨後把麵團揪成一個個小劑子,揉成圓形,放到一旁進行二次發酵。
這樣可以在蒸出來後變得更加鬆軟一些。
突然想起在外麵晾曬的灰色箱子,到後院拿出來,把那五屜的餛飩放進去
把豆腐拿出來切丁,白蔥切成蔥花,兩樣放進鐵盆,再把粉條放水泡軟。
隨後把剛剛發酵好的麵團揉成長條,切成不大又均勻的劑子。
撒一點麵粉在案板上,趁著麵粉還沒有泡好,把麵劑子擀成中間厚邊緣薄的麵皮。
看著堆疊在案板上的麵皮,下意識的抬頭想看看時間,才想起起來,這裡沒有掛表。
隨後將盆中的粉條切碎,將粉條碎放入剛剛豆腐和白蔥的盆中,加入鹽,少量的生抽和香油調味,攪拌成餡兒料,調料少加主要是清淡素餡兒的一種包子。
將擀成好的麵皮托在手中,用勺子把餡兒放進中間,另一隻手一圈圈的打褶,拖麵皮的手用大拇指微微擋著餡兒,快要冒出來的時候,按一下,最後要收口的時候兩手拖一下,團一下,整體會更圓一些。
想到什麼,姚以紀起身從木架下麵拿出來不鏽鋼的鍋接水,放到灶眼上,開火。
姚以紀坐在廚房中間橫放的桌子前,正是下午,陽光可以透過廚房側邊的穿過來,照在屋內,雙手手指靈巧地有動作行雲流水,不多時,案板上就出現一排排整齊排列的包子。
將準備蒸好工模的剩下的麵包完,餡兒料也正好。
“看來我盤餡兒的功夫沒有下降,沒有出現麵多餡少或者餡多麵少情況。”姚以紀看著麵前的成果滿意的出聲,手上動作也沒停下,取了竹製蒸籠,刷了一些油在上麵,將案板上準備蒸的饅頭放在上麵。
不知道去哪鬼混的677突然出聲:“是的,畢竟宿主你的功夫已經被師父稱讚出師了。”
“現在幾點了?我現在不方便拿手機,幫我看個時間。”
“好的現在時間為1650。”
聽到時間,又去木架子裡盛了碗米放進碗中加水,反複幾次將米掏水換到清澈,再倒入電飯煲中,加入適量的水,蓋上蓋子按下“按鈕”。
等待的過程中,姚以紀從廚房後門出去,走進小後院中,坐在小板凳上微微往後靠著,可以感受到四月的風微微吹過,洛市為處於中原地帶,吃穿都是比較全麵的城市,氣候也比較分明。
“賣枇杷,黃橙橙的枇杷呦,枇杷肉厚,汁多美味。”一聲吆喝傳來。
突然聽到一聲中氣十足的吆喝聲,感覺像是門外傳出來的,姚以紀起身打開門,正好看到挑著扁擔的老爺子也在不遠處
姚以紀擺了擺手示意了一下,那邊的老人步伐快速的從斜前方走了過來。
“小夥子是聽到我老頭子的吆喝聲出來,是要買點什麼嗎?”老爺子的聲音真的是很中氣十足。
不過想一想,現如今很多年輕人都不一定挑的起來扁擔,這老爺子挑的起來不說,每一步都穩穩地。
“是的,可以嘗一個?”姚以紀從扁擔下的竹筐中挑選了一個拿在手,微微捏一下。
“嘗嘗吧,老頭子我在家閒不住,小孫孫們都在都忙著學業,就想著把自家的枇杷拿出來,看看能不能賣賣。”老人滿帶笑意的說道,不在意的擺擺手。
姚以紀看向手中的枇杷,表皮沒有那些坑坑窪窪和小黑點,剝開枇杷的皮,汁水就有要溢出來的感覺,用嘴咬下一口,口感也沒有很酸,味道很清新甜美。
“那我要一竹筐吧,我想著,熬一些枇杷膏放在家裡喝。”
“行啊,不錯,還會熬這個。”
“對,就是對這吃食有點琢磨。”
姚以紀把紙幣給了老人結賬,然後把竹框裡的枇杷搬進小院落裡,倒進自己的矮胖竹籃裡,把竹筐遞給老人。
向著老人揮揮手,看著他挑起扁擔慢慢繼續往前走。
重新坐到小板凳上,還是還是隱約聽到聲音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