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因為盲目推行的價格闖關政策引起的恐慌性搶購風潮,在經曆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後被國家叫停了。
政府推出大量政策穩定物價,安撫民心,同時提高銀行存款利率回籠資金,緩解通脹。
而二狗子和佑生仗著長海給他倆叫停,沒讓他倆繼續。
國家為了穩定物價,嚴厲的打擊二狗子的這種投機倒把和囤積居奇的行為。
到了年底,這場風潮才算徹底結束,雖說政府打擊了一批囤積居奇的行為,但是依然還有不少漏網之魚。
而且這些漏網之魚都是有著背景跟底蘊的這部分人。
但是這批人現在也非常著急,市場逐漸恢複正常,可是他們的貨卻砸在手裡。
而且這部分人有很大部分人的資金都是借款或者貸款,他們急需回籠資金。
現在的長海也開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把單位的事情交給陳凱,他就跑。
哪個四星級涉外酒店也成了他的第二個辦公地點。
沒辦法不能可著李老四一個人禍禍吧!李老四現在也是忙的焦頭爛額。
食品廠擴建,保鮮庫,冷凍庫的建設,還有海上一攤子,再加上南方沿海開放城市的規劃布局,都壓在他身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長海不能再往他身上加擔子了。長海看準了這些囤貨人手裡的東西。
長海清楚,再有三年老毛子就會解體,而在解體前得幾年,他們國內輕重工業比例嚴重失衡。
輕工業產品嚴重依靠進口,這個時候正是長海進行布局最佳時機。
於是長海兩頭忙活,他幾乎每天都跟薑喜軍通話,董亞菲他爹雖說老了,但是對麵的關係卻沒扔,薑喜軍的兩個大舅哥現在全部接手,而且就在他們的邊境口岸搞這些相關貿易。
董亞菲告訴長海她兩個哥那麵絕對沒有問題,就是沒有貨,有貨不愁銷路。
有了這個保證,長海就放了一半心。剩下的就是怎樣讓他們囤貨這幫人以吐血的價格把手裡麵的貨送到長海手裡。
每天請長海吃飯喝酒的人不比請李老四的規格差。這幫人把長海當成最後的救命稻草。
這幫人都是老社會人,都清楚長海和李老四的關係,而且前些日子他倆穿著新軍裝還好頓顯擺。
但是長海總是不吐口,每當這幫人有點頂不住,或者打退堂鼓的時候,長海就給他們點希望。
跟這群人磨了一個半月,都過完元旦後,長海突然吐口,準備收貨。
但是放出風來,就說銷售渠道有限,誰的優惠力度大就收誰的。
一開始這群人還有一個攻守協議,但是在利益麵前那啥都不是,一文不值。
最後長海以所有貨物價值的四到五折價格收了他們所有人的貨,到這個時候這幫人才反應過來。
長海也沒想到,這群人的能量有這麼大,就這個價格,長海和李老四一共花了八百多萬。
喜歡五,六十年代我在東北上山下海請大家收藏:()五,六十年代我在東北上山下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