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霍曜的承諾,雜誌社的工作人員無不震驚,而更讓他們興奮的是,霍曜不僅承諾給楊度分紅,還笑著表示表現好大家都有紅包。
這種毫不在意金錢的態度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霍曜說道:“楊總編,我知道你為何害怕。
即使我手段強硬,也僅是為了能做正當生意,不受欺壓,你或許不信,但我還是要告訴你,找你來就是為了做雜誌。”
“事情就這麼簡單,你隻需專注於雜誌,其他無需擔憂。”
“至於成人雜誌,我知道你心理上有障礙,但你是否想過,《風月》可是全島首本成人雜誌。
在《東方日報》,你隻是主編,上麵還有總編。”
“若《風月》成功打響,風靡全島,甚至擴展到整個東南亞,你的行業地位會如何?”
轟!
楊度被霍曜的話震撼得說不出話,身體微微顫抖,但不同於之前的恐懼或狂喜,這次是深深的震撼。
正如霍曜所說,若《風月》在他手中一炮而紅,他將會獲得怎樣的地位?
這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而是令人難以置信的身份提升!
人活一世,賺錢不就是為了這份榮曜嗎?
麵子!
直到此時,楊度才仔細端詳眼前這位溫文爾雅的年輕人。
很難想象,這位大老板僅17歲,但他的眼界與格局遠超楊度的想象。
年紀雖輕,已有梟雄氣概。
楊度心中忽然浮現出另一個梟雄的名字——雷洛!
五億探長,黑白勢力巔峰人物之一,秩序的締造者!
“呼!”
楊度深深吸了一口氣。
心態的調整讓他重新找回了昔日作為《東方日報》主編時的從容,縱橫捭闔,以一己之力對抗《明報》。
楊度恭敬問道:“老板,霍生這個稱呼有些重,不如叫您曜少如何?”
霍曜察覺到楊度的變化,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
畢竟找人容易,讓人真心歸附卻難。
錢固然重要,但人心更重要,隻要抓住人心,財富自會隨之而來。
霍曜說:“不必如此客氣,叫我阿曜就好。”
楊度笑了笑,調侃道:“我們怎敢直呼您的名諱,您可是我們的老板,從前該是稱您‘曜少’才對。”
攝影華急忙附和:“沒錯,應該叫曜少。”
霍曜擺手道:“隨你們便。”
楊度思索片刻,鄭重承諾:“曜少,之前我以為您隻是想快速獲利便罷手,現在明白您是真把雜誌當事業在做,還打算將《風月》打造成成人雜誌的標杆。
我向您保證,在接下來的一年裡,若無法讓《風月》的淨利潤達到兩千萬,您所說的所有分紅,我都不會拿分毫!”
師爺蘇驚訝地瞪大眼睛:“什麼?一年兩千萬?你之前明明說隻保證一千萬的,莫非是在戲耍我們?”
楊度淡然一笑,並未言語。
“住口!”
占米搖頭示意,拍了下師爺蘇的肩膀。
霍曜點頭道:“好,這便是我們的君子協議,今後《風月》就交給你全權負責。”
楊度麵露喜色,鄭重地點了點頭。
對他而言,這已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他傾注心血的事業。
霍曜道:“《風月》即將創刊,占米提到有些事情需要我來決定。”
“曜少,正是如此。”
楊度重新落座,說道:“全港報攤數量超過兩萬,分發事宜由協會負責,這方麵無需曜少費心,我有不少人脈,早已妥善安排。”
“至於定價,則牽涉到回尾機製。
所謂回尾,即未售出時需按原價回購,以《大飛馬經》為例,每本售價三元,無回尾的情況下,報攤老板進貨價為二點二元;若設回尾,則進貨價提升至二點五元。”
“回尾的好處顯而易見,無論報攤老板進多少貨,都不會有顧慮,能快速覆蓋全港。
因為有了回尾保障,他們完全不用擔心滯銷。
反之,若無回尾,報攤老板也不敢多進貨,尤其對創刊號,不少謹慎的老板甚至會選擇零進貨,畢竟誰也不知道是否暢銷。
報攤屬於小本經營,能月入數百已屬難得,抗風險能力極弱。”
霍曜若有所思地點頭,明白了楊度的意思。
無回尾意味著風險轉嫁給報攤,利潤較低;而有回尾則風險自擔,但利潤更高。
作為一名穿越者,他對成人雜誌市場的潛力了然於胸,自然毫不擔憂銷量問題。
從現狀看,若選擇無回尾,雖風險最小,但收益也會相應減少。
更棘手的是,若首刊決定不設回尾,在後續熱銷時再調整為回尾,恐怕全港兩萬多名報攤老板會群起反對,這才是真正的隱患。
思索片刻後,霍曜堅定地說:“既然是創業,那就全力以赴,選擇回尾模式。”
楊度附和道:“我也有相同看法。
此外,關於發行量,全港現有雜誌一百二十一類,其中周刊七十種、半月刊十五種、月刊七種、十日刊二十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周刊中已有十二種采用回尾製,半月刊……”
眾人無不佩服楊度的專業素養,短短幾分鐘內便展現出行業頂尖水平。
全港雜誌種類繁多,但楊度對它們了如指掌:類型、發行周期、銷售情況以及各類中回尾數量,他都銘記於心。
侃侃而談間,連蘇師爺都驚訝得幾乎掉眼珠。
聽完楊度的話,蘇師爺忍不住豎起大拇指讚歎:“太厲害了!”
楊度淡然一笑,顯然對此毫不在意。
《風月》雜誌的刊類和定價由楊度提出建議,最終確定為周刊,每周五出版。
定價方麵,楊度提到目前全港百二十一類雜誌中,最高定價不過八塊五。
他詢問霍曜:“《風月》的定價是多少?”
霍曜回憶起前世某雜誌的定價,模糊記得最初是五塊或六塊,後來一路漲至十塊仍供不應求,於是決定:“單本定價十塊,報攤價九塊五。”
什麼?!
楊度震驚得瞪大雙眼,幾乎喘不過氣來。
其他工作人員也難以置信,這定價打破了本地雜誌的曆史紀錄,單本定價更是首次超過十。
“曜少,十塊是不是太高了?我覺得七塊更合適。”
楊度試探性地提議。
霍曜並未回應,隻是堅定地說:“就十塊。”
楊度無奈點頭:“好吧。”
接下來討論首刊印量,楊度建議保守些,印五萬冊,不夠再補。
霍曜卻搖頭:“全港兩萬多報攤,五萬冊根本分不開,一個報攤隻能分兩本。
直接印十萬冊,即便熱銷也不加印,讓他們嘗嘗搶不到的滋味。”
“買不到就隻能等下一期,懂嗎?”
楊度張口欲言,但很快意識到霍曜的性格——果斷堅決,不願妥協。
他苦笑自嘲:“曜少,按你的策略,我的分紅怕是要泡湯了。”
霍曜大笑:“那就等著瞧吧!”
“雜誌什麼時候能上市?”
楊度立刻答道:“我今天就和發行協會確定所有細節,印刷廠已開始生產,加班加點趕工,兩天內完成剩餘五萬冊的印刷。
兩天後,也就是周五,銷量我不敢保證,但可以肯定的是,周五我們的雜誌一定會遍布全港兩萬多個報攤。”
“這樣就好,我等你的好消息。”
霍曜站起身離開。
……
離開辦公室後,霍曜打算返回瑪麗亞高中,這邊的事情步入正軌後,他也該考慮轉學了。
師爺蘇疑惑道:“曜、曜曜哥,我不太明白,區區一個總編,為何你要付出如此大的代價?每月給兩萬就夠讓人驚訝了,竟然還提供分紅?”
霍曜瞪了師爺蘇一眼,說道:“占米,這個問題你來解釋。”
占米踢了師爺蘇一腳,同樣帶著嫌棄說道:“你之前不是也這麼想嗎?那個家夥說一年淨利潤最多一千萬,現在呢?直接要至少兩千萬!”
“兩千萬,給他1的分紅也隻有二十萬,可他多賺了一千萬,你說究竟誰才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