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玌說到這裡,目光轉向姚恭,語氣中帶著幾分讚許和勉勵:
“姚百戶,此次情報及時準確,你做得很好。
錦衣衛的兄弟們辛苦了,傳我的話,所有參與此次探查的弟兄,每人賞銀十兩,酒肉管夠。
另外,你再去安排人手,繼續盯緊遼陽城內的動向,尤其是糧草囤積的具體位置和守備情況。
記住,此事關係重大,務必謹慎行事。”
姚恭聞言,臉上頓時露出感激之色,連忙單膝跪地,抱拳道:
“多謝都督賞賜!屬下必當竭儘全力,不負都督重托!”
賈玌微微點頭,語氣溫和卻不容置疑:
“去吧,告訴弟兄們,此戰若能功成,我賈玌必不虧待他們。”
姚恭聞言,心中大喜過望,整個北伐大軍,誰人不知都督對部下既溫和又慷慨?!
待人溫文儒雅,從不苛責下屬,每逢戰功,賞賜從不吝嗇,更不貪功,手下的弟兄們從未在待遇上吃過半點苦頭。
而如今更是得了都督的親口承諾,那......
姚恭連畢恭畢敬地深施一禮,脊背彎成一道謙卑的弧線,語氣中滿是感激與恭敬可謂是露於言表:
“定不負都督期望!”
說完,他快步退出了大堂,心中滿是乾勁。
望著姚恭離去的背影,賈玌轉身看向熊文龍和毛誌遠,語氣中帶著幾分調侃:
“你們說,皇太極這次親征,帶了多少糧草?”
熊文龍一愣,隨即反應過來,哈哈大笑道:
“都督這是要斷他的糧道?不...都督是想要圍城!
妙啊!皇太極帶了這麼多人馬,糧草必然吃緊。
咱們隻要斷了他的後路,他這十萬大軍就得餓肚子!”
毛誌遠也點頭附和:
“不錯,皇太極雖然兵多,但糧草補給線拉得太長,正是我們的機會。
咱們隻需圍而不攻,將遼陽城團團圍住,斷其糧道,困其兵馬。
皇太極雖有十萬大軍,但糧草終究有限,時日一長,必然軍心渙散。
屆時,咱們再以逸待勞,一舉擊潰他們!”
賈玌並未立即開口,隻是靜靜地望著沙盤上的遼陽城,手指輕輕敲擊著桌案,似在沉思。
熊文龍見狀,眼中閃過一絲精光,覺得此舉確實可行,無論是代價還是風險,都是最小的,而收獲...那可是清國的最後的反擊力量!
“皇太極以為親征便能扭轉乾坤,卻不知我大慶國力雄厚,糧草充足。
就算我等圍而不攻,比拚國力,也足以困死他,一年不行就兩年,兩年不行就三年!
他這十萬大軍,終究是撐不過我們。”
堂外忽起北風,卷著地上的沙礫砸在窗欞上。
賈玌踱到沙盤前,手輕輕彈了一下遼陽城頭上那剛剛插著的小金龍旗:
“皇太極這是要與本都督決戰!
但如今優勢在我,戰與不戰,全由我們說了算。”
說完,忽然低笑起來,腰間懸掛的尚方寶劍隨著他的笑聲微微顫動,劍鞘上鑲嵌的金龍紋飾在燭光下熠熠生輝:
“傳令各營——明日,兵發遼陽!”
熊文龍和毛誌遠對視一眼,齊聲應道:“是,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