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穆爾泰說完,兵部尚書李毅便已按捺不住,大步出列,厲聲嗬斥:
“放肆!遼東本就是我大慶國土,何須你們清國來歸還?
如今我北伐大軍勢如破竹,遼東半島除金州衛外,已儘數收複!
你們清國不過是窮途末路,才假惺惺地提出歸還,真當我大慶君臣是傻子不成?”
穆爾泰聞言,臉色微微一變,但很快恢複鎮定,語氣依舊恭敬:
“大人此言差矣。遼東半島雖曾屬大慶,但如今已在我大清掌控之中。
我大清皇帝陛下願主動歸還,正是為了表達誠意,化乾戈為玉帛。
若大人一味糾纏過往,恐怕不利於兩國和解。”
李毅冷笑一聲,目光如刀,直刺穆爾泰:
“誠意?你們清國的誠意就是屢次犯我邊境,燒殺搶掠?
如今我北伐大軍兵臨城下,你們才想起‘誠意’二字,未免太晚了些!
更何況,遼東半島已是我軍囊中之物,何須你們歸還?
你們若真有誠意,就該立刻開城投降,免得城中百姓生靈塗炭!”
穆爾泰被李毅一番話懟得啞口無言,額角隱隱滲出一絲冷汗。
心中暗恨,卻不敢表露出來,隻得強壓下心中的怒火,低聲說道:
“大人所言極是。但兩國交戰,終究是百姓受苦。
我大清皇帝陛下此次派外臣前來,正是為了止戰息戈,還天下一個太平。
還請陛下以蒼生為念,接受我大清的和議之請。”
穆爾泰見李毅態度強硬,心中雖有不甘,但麵上依舊保持著恭敬之色。
於是,他緩緩開口,語氣中帶著幾分誠懇與試探:
“李大人,外臣明白您對清國的疑慮與不滿。
但如今局勢已非往日可比,我大清皇帝陛下深知兩國再戰下去,隻會兩敗俱傷,百姓流離失所。
因此,陛下願意做出更大的讓步,以表誠意。”
李毅眉頭一挑,冷冷道:“哦?更大的讓步?你倒是說說看,你們清國還能拿出什麼誠意來?”
穆爾泰微微躬身,語氣沉穩:
“外臣此次前來,除了歸還遼東半島之外,還帶來了我大清皇帝陛下的另一項提議——清國願意退出遼陽、沈陽,交還大慶,重回赫圖阿拉。
此外,清國願成為大慶的附屬國,年年納貢,歲歲來朝,以示臣服。”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嘩然。眾臣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李毅也是微微一怔,顯然沒料到清國會提出如此條件。
他眯起眼睛,盯著穆爾泰,試圖從對方的表情中看出些許端倪。
“退出遼陽、沈陽?交出赫圖阿拉?還要成為我大慶的附屬國?”李毅冷笑一聲,“穆爾泰,你們清國這是打的什麼算盤?莫非是想以退為進,暫避鋒芒,日後東山再起?”
穆爾泰連忙搖頭,語氣誠懇:
“李大人明鑒,我大清皇帝陛下絕無此意。如今清國內憂外患,已無力再與大慶抗衡。
陛下此舉,實為保全清國百姓,免遭戰火塗炭。
若大慶能接受此議,清國願永世臣服,絕無二心。”
李毅見此,當今沉默,心中暗自盤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