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大明灣的晨霧還未散儘,三艘掛著大明龍旗的大福船已停泊在港口,船身吃水極深,顯然載滿了從美洲帶回的物產。
秦王朱樉身著玄色鎧甲,立於旗艦甲板之上,目光緊盯著遠處的海岸線——自接到回京旨意那日起,他便沒睡過一個安穩覺,馬皇後病重的消息像塊石頭壓在心頭,連金山角剛豐收的金礦都沒心思細看,隻匆匆托付手下繼續開墾,便帶著親衛往港口趕。
“二哥,都準備好了,隨時能出發。”晉王朱棡快步走來,肩上還扛著個布包,裡麵裝著給馬皇後準備的美洲特產——一塊磨得光滑的黑曜石,據說當地土人視其為聖物,能保平安。
他看了眼朱樉緊繃的側臉,輕聲道:“母後吉人天相,定會等我們回去的,路上彆太急,當心船隊出岔子。”
朱樉沒回頭,隻甕聲甕氣地應了句:“早一日到京,心裡便早一日踏實。”
話音剛落,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燕王朱棣率著一隊騎兵奔至碼頭,他翻身下馬,將韁繩扔給隨從,三步並作兩步跳上甲板:“讓你們久等了,剛把加勒比海的航線圖交給副手,咱們這就走。”
隨著朱棣一聲令下,三艘大福船緩緩升起風帆,在晨光中駛離大明灣。
海風卷起船帆,將“朱”字大旗吹得獵獵作響,甲板上的士兵們列隊站好,目光堅定地望著前方——他們大多是跟著三王在美洲征戰的老兵,此刻也盼著早日回到故土,再見親人。
接下來的路程,三王幾乎是以最快速度趕路。
船隊順著太平洋洋流北上,隻用半個月便抵達了勘察加半島。
船隊駛入勘察加半島海域時,朱樉正憑欄遠眺,原以為會見到記憶中冰封寂寥的海岸,卻不料目光所及處,竟是成片的木屋順著海灣蔓延,碼頭邊擠滿了大小船隻,連原本覆雪的山坡上,都能看到密密麻麻的人影在晃動——這哪裡還是印象中僅有少量駐軍的苦寒之地,分明是一派熱鬨非凡的景象。
“這是……勘察加?”朱棡揉了揉眼睛,實在不敢相信自己所見。
他還記得當年從此地出發時,整個半島隻有一處駐軍堡壘營地,守兵們裹著破舊的皮襖,連喝口熱湯都成奢望,怎麼短短兩三年,竟變得如此繁盛?
朱棣也皺起眉頭,招手喚來一名駕船的老水手:“此處何時變得這般熱鬨?”
老水手放下船槳,笑著回話:“回秦王爺,這都是胖殿下的主意!那年胖殿下巡查至此,見駐軍日子苦,便讓人勘探了半島,竟發現山裡藏著金礦。世子殿下當即下了令,把金礦開采權讓給民間,隻要按規矩給朝廷繳三成稅,誰都能來淘金。”
這話讓三王齊齊愣住,好像真有這麼一回事兒,不過三王急著為就藩美洲做準備,所以也沒有太過關注。
朱樉追問道:“民間開發?就不怕出亂子?”
“亂不了!”老水手笑得更歡,“胖早安排好了,駐軍負責維持秩序,還修了碼頭和貨棧,士紳商賈們聞風而來,有的開礦,有的運糧,有的賣工具,連遼東的百姓都拖家帶口來尋活計。您瞧那山坡上的帳篷,全是來淘金的人,聽說有人運氣好,一天就能淘出半兩金子,比在老家種地強十倍!”
說話間,船隊已緩緩靠近碼頭。
三王走上甲板,看得愈發清楚——碼頭上,挑著擔子的挑夫穿梭不息,肩上扛著的是剛運來的糧食和布匹;礦場方向傳來叮叮當當的打鐵聲,工匠們正忙著打造淘金用的鐵盆和鋤頭;甚至還有幾間鋪子掛著“酒樓”“客棧”的幌子,門口圍滿了食客,笑聲能傳到海麵上。
一名身著棉袍的官員快步趕來,見了三王連忙行禮,正是此地新設的巡檢官。
朱棡忍不住問道:“如今這半島上,約莫有多少人?”
“回晉王殿下,算上駐軍、礦工、商賈和家眷,已有近五萬人了!”巡檢官笑著回話,“開春後還會更多,江南有幾戶大商家,正準備運來更多的器械,說要開大型礦場呢。”
三王聽得心潮澎湃。
朱棣望著眼前的熱鬨景象,想起當年守兵們凍得發紫的臉,不禁感慨道:“高熾這孩子,倒有幾分手段。用金礦引民前來,既解了駐軍困苦,又讓這苦寒之地有了生氣,比朝廷一味撥款賑災強多了。”
“何止是有生氣,”朱棡目光掃過碼頭邊停靠的幾艘大船,“你看那些船,有的是運物資來的,有的是把金子運出去的,這一來一回,便是一條商路。往後咱們從美洲回京,再也不用愁補給,這裡便是天然的中轉站。”
朱樉也點頭附和:“先前總覺得海外之地難守,如今才明白,百姓在哪,大明的根基便在哪。有這五萬人在此紮根,日後就算有外敵來犯,也能迅速組織起防禦,比單純駐軍可靠多了。”
說話間,幾名淘金客扛著沉甸甸的布袋走過碼頭,臉上滿是笑意,嘴裡還哼著小調。
三王看著他們的背影,心中的憂慮也淡了幾分——連勘察加這樣的苦寒之地都能變得如此繁盛,那廣袤的美洲大陸,又何嘗不能成為大明的沃土?
船隊在碼頭補充淡水和糧食時,三王又在巡檢官的陪同下,去礦場逛了一圈。
隻見礦工們有序地篩著金沙,孩子們在臨時搭建的學堂外讀書,婦人們則在河邊洗衣做飯,一派安居樂業的景象。
朱樉忍不住對身旁的朱棡、朱棣道:“等此次回京見過父皇母後,咱們也該學學高熾的法子,在美洲多引些百姓過去,如此才能真正守住那片土地。”
兩人紛紛點頭,美洲現在就是百姓子民太少了,就算加上土著部落也不夠,這也成為了嚴重製約三王發展的關鍵。
待船隊再次啟航,駛離勘察加半島時,三王仍站在甲板上回望。
夕陽下,半島上的炊煙嫋嫋升起,與天邊的晚霞融為一體,溫暖而充滿生機。
三王並未停留,隻讓船隊補充了淡水和乾肉,便繼續南下。
途中遇到幾艘大明水師的巡邏船,得知馬皇後病情暫時穩定,三人才稍稍鬆了口氣,但趕路的腳步依舊沒停。
又過了二十餘日,船隊終於抵達天津港。
遠遠望去,港口內桅杆林立,無數商船來來往往,一派繁忙景象。
三王剛下船,天津知府便帶著官員迎了上來,遞上最新的情報——馬皇後近日精神好了些,已能勉強進食。
朱樉接過奏折,反複看了幾遍,眼眶微微泛紅,當即下令:“讓船隊在此補充糧草和淡水,明日一早就出發,直奔南京!”
天津港的百姓得知美洲三王在此停靠,紛紛湧到碼頭圍觀,想看看這位開拓了新大陸的王爺究竟長什麼樣。
朱樉、朱棡、朱棣卻沒心思應付,隻匆匆安排好補給,便再次登船。
船隊順著運河南下,沿途州縣官員雖想前來拜見,都被三王以“心係母後病情”為由婉拒,一路暢行無阻,隻用了五日便抵達南京碼頭。
望著近在咫尺的大明京城,三王不由紅了眼眶。
終於回家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