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細雨還沾在青瓦上,桃源村解救沉塘婦人的故事,卻如燎原星火般燒穿了重重宮牆。
葉蟬衣沒想到在桃源村發生的善舉,會在七日後化作震動整個京都的驚雷。
最先傳開的是挑著擔子的貨郎,他們將這樁義舉編成了歌謠,隨著貨擔上的銅鈴響遍了方圓百裡。
茶館的說書人添油加醋地將故事繪聲繪色講述,連葉蟬衣為何前往桃源村,如何在眾目睽睽下為婦人出頭的細節都被反複渲染。
待葉蟬衣的馬車碾過朱雀大街的青石板時,街邊酒肆的竹簾後、繡樓的雕花窗前,處處都飄著關於這位奇女子的議論。
“聽說帝君當場教訓了要沉妻的惡夫!”
“就連那可惡的族長也揪出來了。”
“可不是嘛,還說女子亦能頂天立地!”
這些話語如同春日柳絮,飄進深閨繡閣,落在寒窗書案,悄然在京都女子心間種下了勇氣的種子。
不出半月,大理寺門前的鳴冤鼓日夜不絕,被包辦婚姻的閨秀、受家暴的婦人,攥著寫滿血淚的狀紙,顫抖卻堅定地要求和離。
更有膽大的女子,結伴去文廟請願,她們素白的裙裾掃過青苔斑駁的石階,將聯名的血書鄭重呈遞在孔聖人像前。
終於,半個月後,朝廷下詔開女子科考的黃榜貼滿了城牆,迎來了大璃首次女子科考的盛況。
當鎏金宮燈在禦書房投下細碎光影,葉蟬衣將刻滿朱批的奏折重重拍在案上,震得青銅香爐裡的龍涎香灰簌簌而落。
窗外暮色漸濃,簷角風鈴在晚風裡叮咚作響,卻掩不住她眼底燃燒的銳意。
“若按尋常科舉流程,得從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層層選拔,待選出女官,恐要耗去整整三年光陰!”
蕭雲寒執起狼毫在輿圖上圈畫,筆尖劃過之處,皆是亟待填補的政務空缺。
“但直接從會試起考……”
他欲言又止,目光掃過案頭堆積如山的《女誡》《內則》,這些往日桎梏女子的典籍,此刻卻成了選拔人才的攔路虎。
最終,禦前會議在更鼓聲聲中落下決議——省去縣試、府試、院試、鄉試四級考核,以雷霆之勢推開女科大門。
這道旨意如巨石投入深潭,在深閨後院激起千層浪。
江南繡樓裡,繡娘放下銀針反複摩挲新發的準考證;塞外邊城,馬背上的女醫翻出蒙塵的醫書重新苦讀。
金陵城的藏書閣徹夜亮著燈火,燭淚在硯台裡凝成琥珀,映照出女子們時而緊蹙的眉峰。
“雖無前序鋪墊,但一步登天的機緣千載難逢!”
茶肆裡,戴著帷帽的少女們壓低聲音議論,她們鬢邊的海棠簪子隨著激動的話語微微顫動。
科考當日,寅時三刻的梆子聲還未消散,京都貢院的朱漆大門便被潮水般的人群叩響。
持卷的手或細嫩或粗糙,卻都緊緊攥著改變命運的希望。
負責查驗的兵卒看著眼前景象目瞪口呆——有人將各種經書縮印成巴掌大的冊子藏在袖中,有人背著裝滿墨錠的藤箱長途跋涉,甚至有裹著狐裘的異族女子,發間銀飾叮當作響地排在隊伍裡。
考棚內,九天三試的漫長征程悄然展開。
晨霧未散時,考生們便就著粗瓷碗裡的冷粥誦讀經義;夜半更深,油燈將她們的影子投在斑駁的土牆上,與窗外搖曳的槐枝交織成畫。
墨香混著胭脂氣在考棚裡氤氳,硯台裡的墨汁被反複添滿,宣紙上的字跡或娟秀或蒼勁,寫滿對治國安邦的見解,對詩詞歌賦的領悟。
有人文思泉湧,筆下生花,將“民為貴社稷次之”的論述寫得酣暢淋漓;也有人麵對策問中關於漕運治理的題目咬斷筆杆,指節因過度用力而發白。
監考官們踩著鋪滿細沙的甬道來回巡視,沙沙的腳步聲與筆尖劃過宣紙的聲響,譜成了這場特殊考試的韻律。
當最後一場考試的梆子聲終於響起,疲憊的考生們互相攙扶著走出貢院。
暮色中的她們衣衫不整,發間沾著草屑,卻都閃爍著異樣的光芒。
而此刻的皇宮深處,葉蟬衣與蕭雲寒已在禦書房築起書山——五十名初選者的試卷堆得比人還高,朱砂筆在宣紙上不停遊走,批注的墨跡暈開又乾涸。
“此人文筆雖佳,卻過於理想化。”
蕭雲寒將一卷扔在案上,硯台裡的墨汁被震得濺出星點。
葉蟬衣捏著另一卷,目光落在關於鹽鐵專賣的策論上,指尖不自覺地摩挲著紙張。
“這篇見解獨到,隻是……”
話音未落,門外傳來更夫報時的梆子聲,已是醜時三刻。
兩人相視苦笑,案頭未涼的參茶升起嫋嫋白霧,在燭火中勾勒出他們日益憔悴的麵容。
曾經閒暇時對弈品茗的雅趣,如今全化作紅燭下的徹夜推敲,隻為在二十個終選名額中,尋得真正能撐起朝堂半邊天的棟梁之材。
放榜那日,晨光尚未完全照亮貢院朱漆大門,青石板上已鋪滿層層疊疊的裙裾。
手持經卷的女子們或騎馬或乘轎而來,鬢邊的玉簪在陽光下折射出細碎的光,繡著蘭草的絹帕裡裹著她們熬了無數個夜晚謄寫的文章。
人群中,有從江南遠道而來的商賈之女,發間還沾著運河的水汽;有喪夫守寡的婦人,眼神卻比待嫁少女更明亮;更有脫去嫁衣、剪去長發的新嫁娘,用實際行動宣告自己對命運的掌控。
貢院的監考官們站在明遠樓上,看著那如潮水般湧入的人群,不禁倒吸涼氣。
今年女子應考人數竟比往屆男子科考多出三成有餘。
當放榜的黃綢如流雲般懸於朱雀大街,中榜的女學子們先是愣在原地,待看清自己名字時,有人攥著裙擺喜極而泣,有人將書卷拋向半空,歡呼聲驚起了簷角的白鴿。
但這份狂喜並未持續太久,三日後的殿試如同懸在頭頂的明月,清冷而高懸,提醒著所有人: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