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李炫,叩見陛下。”李炫立刻跪地行禮,額頭觸地。
“平身。”聲音溫和卻不失威嚴。
李炫這才敢抬頭,第一次近距離看清這位千古一帝的真容。李世民年約三十五六歲,麵容清瘦,雙目如炬,眉宇間既有文人的儒雅,又不失武將的英氣。雖隻著素色常服,但舉手投足間自然流露出的帝王氣度,令人不敢直視。
“賜座。”李世民指了指案幾旁的繡墩。
李炫謝恩後小心坐下,腰背挺直,隻敢坐半邊凳子。近距離麵聖,他能清晰聞到皇帝身上淡淡的龍涎香氣,看到案幾上奏章墨跡未乾的字跡——筆力雄健,力透紙背。
“愛卿一路辛苦。”李世民放下朱筆,親手斟了一杯茶推到李炫麵前,“先喝口茶暖暖身子。”
李炫受寵若驚,雙手接過茶盞:“謝陛下。”茶水溫熱適中,清香撲鼻,顯然是早就備好的。
李世民目光如炬,直視李炫雙眼:“藥師在奏章中對你讚不絕口,說你不僅精通火器,還通曉道法,識破妖女詭計。朕甚是好奇。”
“臣隻是略通皮毛。”李炫謙虛道,“全賴陛下洪福,將士用命,方能僥幸立功。”
李世民微微一笑:“過謙了。那《人皮秘法》,可帶來了?”
李炫從懷中取出羊皮卷軸,雙手呈上:“請陛下過目。”
李世民接過卷軸,展開細讀。隨著閱讀深入,他的眉頭漸漸皺起,眼中閃過一絲厲色:“剝人皮而不傷性命,以魂飼傀...好生歹毒的法門!”
“此乃畫皮妖一脈的核心秘術。”李炫解釋道,“據臣所知,柳三娘在狼居胥山留下的人皮分身,就是為日後複活做準備。”
“愛卿師承何人?”李世民突然話鋒一轉,“竟對這等邪術如此了解?”
燭光搖曳,映照著李世民探究的目光。李炫深吸一口氣,知道這個問題避無可避。
“回稟陛下,臣師承終南山玄真子,修的是上清派法脈。”李炫聲音平穩,眼神卻不自覺地飄向殿角那盞青銅燈,”師尊一脈原是南朝上清派正宗,梁末侯景之亂時,為避戰禍北遷終南,至今已近甲子。”
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閃,手指輕叩案幾:“上清派?朕記得這派講究存神服氣,不尚符籙。為何愛卿卻精通雷法火器?”
殿內燭火微微搖曳,映得君臣二人影子在牆上晃動。李炫早有準備,從容答道:“陛下明鑒。師尊雖承上清根本,但因祖上曾與葛洪一脈交好,兼修了《抱樸子》中部分雷火之術。後來...”他略作停頓,“後來為對付畫皮妖,又專研克製邪祟的法門。”
“哦?”李世民身體微微前傾,“畫皮妖與貴派有何恩怨?”
這個問題正中李炫下懷。他神色一肅,聲音壓低:“此事說來話長。梁武帝大同三年,建康城中有宮女被活剝人皮而死,怨氣凝結成妖,即為畫皮一脈始祖。當時臣師祖恰在建康講學,親曆此事,曾聯手茅山道士鎮壓,卻未能根除...”
他將畫皮妖的來曆娓娓道來,半真半假地融入自己從《人皮秘術》中了解的信息。說到關鍵處,還特意引用了幾句《道德經》和《抱樸子》中的原文,顯示自己確實熟讀道典。
李世民聽得入神,不時點頭。待李炫講完,他突然問道:“玄真子道長既在終南山隱居,愛卿為何會來長安?”
“師尊生前常說,亂世閉戶,治世開門。”李炫繼續道,“去歲冬月,師尊夜觀星象,見紫微明亮,太白斂芒,知天下將定。又卜得‘剝’卦變‘複’卦,算出畫皮妖一脈將出世為禍...”
李炫神色黯然,“他自知大限將至,又算出畫皮妖一脈將再現世間,便命弟子下山除妖。臨行前賜我《天罡正法》,囑托若遇明主,當竭力輔佐。”
“明主?”李世民嘴角微揚,“你師尊如何評價朕?”
李炫心頭一跳,這個問題極為敏感。他恭敬答道:“師尊言,陛下乃真龍轉世,當開創三代以降未有之盛世。隻是...”他故意欲言又止。
“但說無妨。”
“隻是紫微星旁有陰霾繚繞,主奸佞近君,妖邪作祟。”李炫抬頭直視李世民,“師尊囑我若見‘熒惑守心’之象,便是大劫將至,需早做準備。”
這番話半真半假,既捧了皇帝,又暗示了即將到來的危機。李世民果然神色一凜,手指無意識地在案幾上畫著圈。
“熒惑守心...”他喃喃重複,“袁天罡前日也提到此象。”
殿內一時沉寂。夜風吹動窗紙,發出輕微的沙沙聲。李炫借機觀察禦書房陳設——簡樸而不失威嚴,案幾上堆滿奏章,硯台裡的墨尚未乾涸,顯然皇帝勤政至深夜。
“愛卿師門既能卜算天機...”李世民突然開口,聲音在靜謐的殿內格外清晰,“可當真能預知未來大事?”
這個問題如同一道閃電劈進李炫腦海。他端茶的手微微一頓,茶水在杯中蕩起細微漣漪。皇帝這是在試探他是否真能未卜先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回陛下,”李炫放下茶盞,謹慎作答,“道門推算,並非民間想象的掐指一算便知前後五百年。所謂預知未來,實則是觀天象、察地氣、推人事,三者相合,方能略窺天機一二。”
李世民眼中閃過一絲興味:“細說。”
李炫整理思緒,決定半真半假地解釋:“譬如農人觀雲識天氣,老馬識途知險易,皆是預判未來之理。道門之法,不過將此理推而廣之。”
他指向窗外夜空:“陛下請看,今夜紫微晦暗,天狼泛紅,此乃兵戈之象。若再結合近日邊境軍報,便可推斷西突厥將有異動。”
“這不過是常理推斷。”李世民不置可否,“朕問的是,貴派能否如傳說中諸葛武侯那般,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載?”
殿內燭火忽然搖曳,將君臣二人的影子投在牆上,忽長忽短。李炫心知皇帝在試探他的底細,稍有不慎便會引火燒身。
“陛下明鑒,”他微微俯身,“武侯之能,半是後人附會。不過...”話鋒一轉,“《天罡正法》中確有‘望氣’之術,可觀人前程、測地吉凶。”
李世民身體微微前傾:“愛卿可會此術?”
“略通皮毛。”李炫謙虛道,隨即話鋒一轉,“就如那‘熒惑守心’之象,師尊曾言此象主...”
“主什麼?”李世民目光如電。
李炫深吸一口氣:“主儲君有難,朝堂將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