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甫一登上二樓的回廊,便有名小廝捧著檀香木托盤迎上來,躬身作揖道:“幾位客官可是從桐城而來?”
張思頷首為禮,小廝眸中精光微閃,引著眾人穿過懸掛著“樂逸樓”金字匾額的朱門,來到最東側的臨窗雅間。
推開門時,屋內檀香嫋嫋,一名身著玄色錦繡直裰的老者正負手眺望街景,兩側侍立著兩名手持拂塵的清秀少年。
“在下商號掌櫃楊清風,久仰三位大名。”老者聞聲轉身,滿麵褶皺裡儘是笑意,雙手抱拳行了個揖讓禮。
待張思等回禮罷,他卻踱至窗邊的雕花烏木圓桌旁,掀開一方雲錦緞帕,露出半局未竟的圍棋。
“商海浮沉本是年輕人的天地,”楊清風執起一枚白子輕輕落定,石幾下方傳來暗格開啟的細響,“老夫趁這半天閒暇,與小林公子手談一局如何?”
說著竟將案頭茶盞裡的龍井換成了鐵觀音。
林彥秋目光掃過四壁懸掛的草書屏風,從腰間玉佩裡取出張疊得方整的宣紙:“兩位大人商議要事,學生就在這廂陪楊老品茗。”
話音未落,窗外忽有鴿哨掠過,兩枚鴿子蛋徑直飛入雕花窗欞,落在楊清風早已備好的玉製食槽中。
棋盤乃上品檀香木製,棋子碰撞聲清越如碎玉。
林彥秋執白棋落於星位時,指尖微點,袖中滑落一枚玉墜,恰好懸在黑白相間的棋局之上。楊清風執黑棋應手時,案上泥金折扇輕扇,帶起棋局上若有若無的鬆煙墨香。
窗外驟雨初歇,簷角銅鈴叮咚作響。
“這局棋似秋雲舒卷。”
楊清風撚須輕歎,黑子落在天元,如蒼鷹踞頂,“老夫年過六旬,倒要瞧瞧年輕人如何攪動風雲。”
當白棋行至三十手時,林彥秋擱下手中的犀角酒盞,指尖叩著棋局:“翁仲先生,此處薄棋若起劫爭,恰似《孫子兵法》中‘圍魏救趙’之策。”
說著竟將白子落在黑棋中腹,宛如雪柱刺破深潭。
楊清風目光微凜,執黑棋欲補時突然停住,折扇輕點棋盤:“林公子竟不擔心,老夫補上此處,便堵死你謀局之意?”
話音未落,窗外忽有白鷺掠過,驚起滿池荷花。
林彥秋從袖中取出嵌銀絲的卷軸,徐徐展開:“觀翁仲先生棋風,恰似太白詩中‘抽刀斷水’,而晚輩之策,不過‘舉杯消愁’。”
說罷竟在薄棋處補上一子,那卷軸上赫然繪著棋局變化圖式,恰與棋盤走勢暗合。
隨著最後一枚白子落於單官,楊清風撫掌而笑,聲若龍吟:“雙活乃和棋之象,恰似《左傳》中‘鄭伯克段於鄢’,兄弟鬩牆終歸同根。”
這位年過花甲的棋士起身時,腰間瑪瑙佩與林彥秋的玉鐲相擊,清音繞梁。
“那處薄棋本是三劫相連。”
楊清風負手眺望雨幕,指尖暗捏棋秤機關,“公子補棋看似平淡,實則將圈套藏於雲霧。”
話音未落,案上青瓷茶盞忽自斟滿,茶香嫋嫋升騰間,恰似棋局上雲譎波詭的殺伐。
喜歡墨卿行請大家收藏:()墨卿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