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新鄭_大周守藏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周守藏史 > 第二百四十一章:新鄭

第二百四十一章:新鄭(2 / 2)

望氣之術……

風允不動聲色。

心中卻是了然,伯服果然被天子以氣運所護,風允也不能隨意探查。

“明日我讓蠻娃準備一節木料,你打磨雛形後,我再尋羊腸來給你作弦。”

伯服喜笑。

“謝風子。”

風允搖頭。

“伱應該感謝的是你母親,有母之心,猶如後土,即使身處九幽也牽掛人世。”

“後土?”伯服不解。

但是風允不多說,而褒姒也到,就讓兩人離去。

再一日,風允就將木料與簡易的工具,圖紙,交給伯服。

對此,風允倒一視同仁,也給宜臼準備了一份,但明顯宜臼並不感興趣。

“宜臼世子,如果您願意學音律,每日學完字後,可再留半時辰,允可一並教導。”

可宜臼才不願意,他學字都厭惡,何況是做這附加之學。

“如此,宜臼自己安排就是。”

一日有一日。

等到簡易的小琴被製作而出,已經是三月,春末。

即將入夏。

而也是此時,驪山之上的烽火台,也在不休日夜中,建成。

涇渭問天,以烽火引鳳鳥,各諸侯之間,也都早已準備。

待驪山烽火燃起時,各諸侯國之間,也需要燃起烽火,綿延整個《周禮》之國,如此才能算得上誠心。

到時,也可叩問鳳鳥,以辨哪一位世子的德行,能為太子位。

也是不久,祭祀之日,風允也被邀請入驪山。

原本眾士大夫以為風允不會往,可此時風允的心態已變,這大周之事,他不再為局外人。

“嗚嗚!”

十幾米之距的長號角,在幾名壯漢的吹奏下,發出嘹亮悠長的號聲。

氣浪洶湧,順著驪山的山道,貫入四麵八方。

“風子,安好啊!”山道之上,風允聚在角落的一處石台,這裡是姬姓宗室的士大夫所在。

而領頭之人,為司徒——鄭公友。

鄭公年老,卻精神上佳,原為鄭國君,但此時卻有變。

“鄭國君安。”風允回禮。

想起聽聞,風允遂詢問。

“聞說鄭國得天子首肯,遷都往東,不知此時可有安置?”

諸侯之地就這麼多,又能分出多少地方,給鄭國呢?

鄭公聞之,卻也道:“天子體恤,分出了成周之南地,為新鄭,老夫也該趁著餘留之年,安定新鄭,頤養天年啊。”

“哈哈…”

“鄭公,風子,天子望您二人能上烽火台,共觀烽火。”

內侍來稟報,但鄭公先是看向風允。

風允搖頭。

“允並未出仕大周,隻是暫代老聃先生的守藏史之責,一位守藏史,上士罷了,如何能去烽火台呢。”

內侍並未強求。

而鄭公卻是姬姓公爵,司徒上卿,不去……

“不去了,老夫即將辭免,就讓位給天子所需之人吧。”

望向烽火台,卻是見虢石父在天子之側,獻媚而行,似在以言語逗笑天子。

而天子之側,還擁抱褒姒,褒姒此時說不出的嬌羞,而王後在另一側,隻能暗自咬牙,強撐王後風采。

……

“後人……天子是不缺的。”

鄭公掃過那兩位兩歲多些的世子,低喃。

而內侍想再語,他卻擺手,不再理會。

無奈,內侍隻能離去。

但雖是這麼說,鄭公還是難免落寞。

此時烽火台上,哪有他的位置呢……虢石父如此姿態,天子卻喜好如此。

另一邊,風允卻在想,成周…

這鄭公莫不是看出了什麼風頭,所以決定離開宗周周邊。

此時,成周可沒有宗周富庶啊。

以宗周周圍的地,換成周的地,明顯不對等。

他望向這老邁,但卻不糊塗的鄭公,不由感歎。

“鄭公有周公之智,此時離開,是大周的損失啊。”

聞聲,鄭公隻是笑笑。

他為天子叔父,也是一國之君,為了大周,暫時放下國中百姓,而來到宗周豐鎬之地,出仕司徒。

但是天子呢,他隻不過是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宗親,而不是一位插手的宗親。

“老夫如何能比得上公呢?”

雖是這麼說,但鄭公卻明白風允話中的意味。

大周開國之時,成王年幼,由武王之弟周公旦攝政,為太傅。

周公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製禮樂;七年致政王——將王權全數歸還給已經成人的成王。

其中,營造成周,不就與他鄭公遷國往東一般嗎?

為何會有宗周、成周,除卻製約東之諸侯國,拱衛成周外,還有另外的原因——周公功高蓋主,不得同處一地,以免傷王啊。

這是忌憚,也是無奈。

而他與周公又有不同。

周公是已經有功,遂離。

而他是天子不許有功,無功而無奈離去。

相同的選擇,但卻是不同的緣由。

“風子,容老夫求教您一個問題……”

鄭公揮手,異人之術,隔絕四周之音,以免兩人所談泄露。

“宗周之地,這幾載來,變故之多,災害不斷,如果老夫的國無法在這裡生存,我離開這裡,是對是錯呢?”

風允不假思索,答道:“你是國君,為自己的百姓負責,離開這裡自然無錯。”

“而你又是大周的司徒,可天子並不重用你,你的能力無法施展,留在這裡也無用,所以離開,也是無錯。”

鄭公得到寬慰,欣然一笑。

“是啊,老夫也是這樣選擇的,但這個選擇,老夫很猶豫,以至於這麼多年,都看著天子親近小人,而焦作不已啊。”

“那您說,我在有生之年應該怎樣建立新的鄭國呢,這才是老夫最想知道的。”

對此,風允思索,回憶。

“您所說的新鄭,是如今的尹洛吧。”

鄭公頷首,卻是此地。

“尹洛隻是成周的一塊食邑,暫為公布天下為國也,您若有心,就需要先告知天下,改尹洛為新鄭。”

“而尹洛周圍,有陸渾國為戎,但非不講理之族,可以禮交之。”

“有許國為小,可以大禮交國家,尊敬之。”

“有應國為中,可以平輩禮交民,和善之。”

“您現在是司徒,主管大周民生,最是便利此道,周圍領國的國民都會親近你的,這樣也能讓鄭國國民,更好的融入周邊的交流,行商做工。”

“隻有與鄰國友好相交,才能快速地紮根落地。”

聞此,鄭公對風允一禮。

“此言甚善,烽火之後,老夫就起草為令,留在身側,依照此言來行。”

風允回禮。

兩人再談詳細,也是言如何治國民生,不再以異術隔絕聲音。

不多時間,天時正吉,祭祀將開……

 本章完


最新小说: 純陽賤神 尊七道 仙子,你怎麼有條蛇尾巴 玄河大陸 苟在宗門當藥奴,開局嚇哭聖女 重生後,被瘋批大佬摟腰吻 玄門小祖宗下山,陰間熱搜炸了 離婚後喜提龍鳳胎,四個大佬排隊求名分 我和老王的奇妙修行之旅 穿越大秦:紅顏助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