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多謝老聃先生成全。”
為何要謝,自然是風允要不破不立,那如今已經破損的地方,需要有人扶著,以免破碎過大,再無立起之可能。
風允要在東地行大勢之術,西地就絕對不能出問題。
老子此言,就是在說,願意為風允兜底,前往西方鎮壓。
“莫謝,老夫本就欲去看看,那《山海經圖》,真正的模樣。”
老子眼中,閃過一片片《山海經圖》,他緩緩吐字:“現存之九州,不過是仿照山海之九州而成,人族自留之地,始終太小啊……”
閃過感歎之意,這也是老子這般重視《山海經圖》的緣故。
他在其中,看見了不可能。
但是《山海經圖》是真實之物,那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們所見到的九州,是虛假的,前人之仿照之作。
風允不語。
因為他也猜測,這昆侖之山脈,歸墟之大壑,漠北之荒原,南山之毒瘴,既是壁壘,也是封鎖,雖安定一方,但也限製了一方,無法去看外界天地。
而他們兩人的言論太過驚世駭俗,遂都封閉不出,四周求學之人都蹙眉,不明白何言,不能告知。
“風子,老夫先行也。”
老子揮手,就將氣息凝聚出一頭青牛,騎乘而去。
四周求學之人見之,紛紛行禮而送。
風允最終,也行了一禮,這才召出九尾,默默離去。
老子欲去西,往虎牢關方向而去……
風允欲在東,往大庭之舊國而去……
嶗山一時間,從求學沸騰之境,又緩緩歸於了寂靜。
但這求學之事,卻隨著歸去之人,相傳而廣。
一時間,在這入冬之時,九州之東,皆在議論風子與老子,探究兩人之道,那妖邪之跡象,都因為人氣高漲,而少了些許。
一月後,大雪至!
虎牢關迎來了一位騎著青牛的老者。
關令尹喜,早就得知了老子前來,此刻在關口,恭敬以待。
待老子來時,緊忙道:“紫氣東來,聖人臨此,尹喜拜之!”
老子聞,笑語道:“風子路過此關,關令以瓜果酒水,肉脯乾糧相邀,但因老夫先有約而不得留步,卻是老夫來償還此緣法。”
尹喜年邁,比之老子更長,但此時卻恭敬靦腆,恍惚小兒。
“老子見笑,實在是尹喜心向道也。”
尹喜上前,為老子牽牛。
老子欣然而受。
兩人之後,上光口城牆。
老子道:“風子入世,留《列國》一書,儘訴其道,是為人族之德。”
“老夫原也有數千言,作《道德》一書,留與風子獨觀,此時想起,卻是慚愧。”
“望關令能助些帛,容老夫寫下如今心胸之感悟,留存世間。”
尹喜聞,大喜過望。
“老子且等,餘這就去拿!”
不多時,筆墨備,帛布平,老子下筆,有如神呼,不絕也。
而此時天地異相,虎牢關上空升騰起紫氣豪光,天空大明,蔓延向四方。
如此聲勢,九州皆驚!
這是……聖人將臨!
此時,在魯國,曲阜之東,這是一處名為藍陵山的地方。
大庭末王,風藍之陵,同時也是大庭舊都所在。
風允在山頭,遙望紫氣聖人之像。
“賀,聖人…”
風允之聲,似穿透數千之距,逆風而入,來自老子身前。
老子此時,手捧帛書,帛書自華,化作異寶。
他周身聖人之相出,一鶴發老者之態,高高在上,撼動寰宇,久久視東……
老子異相,被其很快收起,如今他已跨越了近聖,入了聖位。
並且一舉跨越半聖,入了亞聖之巔,可稱為大聖者。
“此書暫借尹喜觀,以償風子之緣法。“
老子輕描淡寫,將這大聖異寶,交給尹喜。
尹喜驚愣。
“大聖者,尹喜不過是得了些小便宜,怎敢沾染這大便宜,還望大聖者收回。”
老聃搖首。
“書,本就是給人看的,這是風子之言。”
“如今老夫自然也以風子言論,定此書之位。”
“若伱不想沾染大便宜,隨老夫往西幾日,這幾日,你可儘觀此書。”
尹喜忐忑,可不等他忐忑,老子已經起身,望向東方——
“轟!”
聖人出,天地驚。
卻是那藍陵之山上,風允手持《大庭河圖》,行異術,不破不立!
“轟隆隆……”
藍陵山塌!
當初風允得《大庭河圖》,就知曉如何用此物,召出已經埋藏亙古的大庭古國。
如今,正是行此術!
“砰!”山石四麵傾倒,逐漸顯露出山中古城……
風允乘九尾,縱飛於天。
而魯國,國都曲阜中——
魯國君本在殿外與士大夫們共觀老子成聖,紫氣東來之像。
感歎大周數百年,終於再出聖人,這聖人枷鎖已破,猜測風子何時為聖時……
“魯國何地,怎會如此震動!”
魯國曲阜,與藍陵之山,不過百裡,此刻震動,異常清晰。
卻見。
藍陵之山倒塌,而風允在天,道相顯現,人身蛇尾……如此之近,魯君雙目皆倒映著聖氣昭昭,玄氣如墨,陰陽雙魚具飛。
這魯國的天,皆黑白分明,又融為一體,不斷行陰陽變化之態。
而雙魚在其中遊蕩,遮天蔽日,吐息之時,一道道靈氣吸入天空,而這玄氣,還在蔓延,不多時就籠向周圍的齊國、宋國、薛國、顓國、向國、媵國、莒國……
魯國驚歎:“風子入聖!”
再看風允處。
那大庭舊都,已經從藍陵之山中顯現,古城四周,皆是倒塌的山石,而古城完好,與當初在幻境中所見,一模一樣……
風允騎著九尾在大庭舊都風都,的宗祠前落下。
風都四麵有山峽,是為風聚之地。
而隨之風聚,一股召喚之力,在牽引風允。
為王……
這是讓風允接任王位的召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