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五年秋,江南稻田翻湧如金海。楊溥的布鞋陷進田埂濕泥時,懷中的《漕河輿圖》突然發燙——圖卷邊緣滲出褐斑,細看竟是乾涸的血漬拚成“仁宣”二字。老農指著遠處新築的義倉笑道:“楊閣老您瞧,這三年糧倉滿得能撐死老鼠!”話音未落,倉頂轟然塌陷,傾瀉而出的稻穀裡竟混著森白指骨,穀堆深處傳來孩童囈語:“爹,典當的秋收……該還了……”
紫禁城文淵閣暗室內,宣宗朱瞻基摩挲著一尊鎏金宣德爐。爐腹浮雕的耕織圖突然蠕動,農婦手中的紡錘化作小楷賬冊:
洪熙元年典當錄
當物:北伐將士未散之戾氣計三十萬縷)
換得:直隸、山東三年無蝗災
利錢:正統十四年土木堡星墜
爐灰騰起,凝成初代掌櫃虛影:“陛下可知?您父皇用將士怨氣換的豈止是豐收?”他指尖戳向爐耳鑲嵌的北鬥天樞星,星芒刺入朱瞻基眉心——刹那間,他看見禦書房梁柱裂開細縫,裂縫裡伸出無數潰爛的手,正抓著楊士奇票擬的《寬恤令》往黑暗裡拖拽。
秦淮河畫舫笙歌中,司禮監太監範弘的筆鋒在奏疏上懸停。他懷中《內書堂訓誡》無風自翻,空白頁浮出朱批:“令鄭和船隊永泊太倉。”墨跡未乾,書頁突然撕裂,鑽出半張當票殘角:
當票編號:宣德乙卯·宦字拾柒
典當物:海疆開拓之心
代價:七十年後佛郎機炮艦叩關
“範公公好大手筆!”陰影裡閃出當鋪二掌櫃,手中夏代龍璽正蓋在範弘喉結,“可記得‘三不收’?楊溥詔獄十年未折節,您偏要誘他典當清名換開海禁?”話音未落,窗外驚雷劈中龍江寶船廠,未完工的寶船龍骨上,鐵釘正化作流淚的眼珠。
楊士奇巡查常州平糴倉時,發現秈米裡摻著帶血的糯米——正是三年前砌濟南城牆的配方。當夜,糧官暴斃於倉廩,屍身被稻穀埋成小山,心口插著半截量米木槎,槎杆刻字:“白溝河六十萬軍糧,連本帶利。”
“當年李景隆典當的哪是懼意?”楊溥在屍身旁攤開《白溝血誓錄》,泛黃紙頁滲出冰水,“瞿能父子的忠魂裹在契約裡,如今要收三十年陽壽抵債!”他突然撕開官袍,胸膛赫然嵌著半枚青銅箭簇——正是靖難時瞿能射向朱棣的斷箭。
朱瞻基在奉天門親書“仁宣致治”匾額時,匾中“仁”字突然漏墨。墨汁滴落禦案,在《停止下西洋詔》上蝕出黑洞,黑洞裡伸出枯手攥住玉璽。
“陛下接好!”楊榮擲出內閣鐵牌撞開枯手。鐵牌嵌著的《永樂大典》殘頁簌簌作響,浮現血色注釋:
解縉絕筆:典當文運者,必遭星宿反噬
星應:宣德八年熒惑犯太微
匾額“仁”字缺的那一橫,竟化作小蛇遊向太廟。朱瞻基揮劍斬蛇,蛇血在丹陛濺成卦象——竟是幽冥當鋪初代掌櫃盜走的《連山易》殘章!
三楊跪在當鋪浮空的柏木櫃前。楊士奇捧出泛著稻香的契約:“以我三人身後清譽,抵白溝河忠魂債!”櫃台裂開縫隙,瞿能父子的虛影從裂縫爬出,白骨手指按向契約。
“且慢!”朱瞻基的龍袍卷起罡風,“朕用這個抵!”他扯開衣襟,心口浮現北鬥天樞星烙痕——正是宣德爐所嵌星魄。
星芒炸裂時,江南稻田掀起金色巨浪。稻穗間站起無數半透明的靖難遺卒,朝著北方拜了三拜,化作青煙滲入泥土。老農揉眼驚呼:“怪哉!穀粒裡長出指甲蓋大的麥苗了!”
【幽冥檔案·卷五·第五十一契】
當票編號:宣德庚戌·仁字壹
典當物:仁宣治世十年氣運折北伐戾氣三十萬縷)
所求:海內無饑饉,牢獄無冤囚
代價:正統十四年北鬥天樞墜於土木堡
星應:熒惑守心,主明堂崩毀
違約罰則:忠魂噬君,麥苗生甲
喜歡星宿典藏錄:幽冥契請大家收藏:()星宿典藏錄:幽冥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