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坐在龍椅之上,眉頭微皺,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回想起剛才聽到的那番話,他不禁暗自點頭,何熊祥所言,當真正中他的下懷。
如今的南京地位,實際上已如同一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這裡已然成為一些官員們養老混日子的安樂窩,他們整日無所事事,隻知貪圖享樂,將政務拋諸腦後。不僅如此,南京更是黨派紛爭的溫床,各派係之間明爭暗鬥,搞得烏煙瘴氣。
且看這次被朱由校大力整頓清理掉的眾多官員吧,其中絕大多數人要麼是東林黨的成員,要麼就是該黨堅定不移的支持者。這些人結黨營私,相互勾結,隻為謀取私利,全然不顧國家社稷與百姓死活。
再觀南方地區,土地兼並現象愈發嚴重,大量農民失去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生活變得困苦不堪。然而,他們那些合情合理的訴求,卻很難順利地傳達到遙遠的北京城。因為往往這些訴求剛剛抵達南京,就會遭遇到南京六部官員的無情打壓和攔截。
長此以往,遠在北京城中、身居高位的皇帝所能夠獲取到的有關南方的各類信息,無不是經過南京當地官員精心篩選和過濾之後,才呈現在禦前的。而那些真正關乎民生疾苦、亟待解決的問題,則被深深地掩埋在了層層迷霧之下。
麵對這樣的局麵,皇帝為了不被下麵的人蒙蔽,隻能不斷加重錦衣衛的功能和人手。希望通過他們的力量,來突破地方官員的封鎖,獲取更為真實準確的情報。但如此一來,無疑又給本就緊張的國家財政增添了更加沉重的負擔。
撤銷南京陪都的地位這一決策,從長遠來看對整個國家而言無疑是利大於弊的。然而,即便是那微不足道的弊端,對於全國上下的眾多官員而言卻是難以承受之重。原因無他,許多官員都將南京視為自己晚年安享天倫之樂的理想之地,更有甚者,若自身暫時無法踏入京城六部的大門,便會選擇先前往南京六部任職作為過渡,借此機會提前熟悉六部的各項事務,以期將來有朝一日能夠順利進入北京六部並迅速上手工作。
對於那些必然會對此持有反對意見的官員們內心深處的種種盤算,朱由校可謂心知肚明。在前世,他不僅親眼目睹過類似的情景,更是與其中不少人有所接觸和往來。人至中年時,一旦其政治抱負未能得以實現和施展,往往會感到心灰意冷、士氣低落,從而隻求尋得一處安逸舒適的職位以度餘年,此乃人之常情。可往昔之時,朱由校之所以能夠容忍這種現象存在,一則是由於那時的他僅僅隻是一個旁觀者;二則或許是因為他本人也有可能成為這群人中的一員。
但今時今日卻大不相同了,此刻的他已然貴為一國之君,成為了當權者。麵對擁有如此思想觀念的官員們,他再也無法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畢竟正如那句古老的諺語所說:“屁股決定腦袋”,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和立場自然也會隨之發生改變。身為帝王,他必須要站在更高的層麵上去思考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治久安,絕不能被這些短視的私利所左右。
想到此處,朱由校猛地一拍自己的腦門:“哎呀!怎麼忘記了後世的兩院製啊!這絕對是個安置那些人的好去處!”他興奮地自言自語起來。
接著,朱由校開始構思起具體的方案來。首先,可以在中央、省、府、縣設立上下議院。這樣一來,那些已經退休或是主動辭職的官員們,在回歸故鄉後便能獲得一個掛職的機會。而且,這個職位又不需要支付薪水,僅僅是給他們提供一個繼續發光發熱的平台。一來可以讓那些年歲不大辭職的官員可以繼續接觸政務,或許未來他們還能有機會被起複的一天;二來可以讓那些光榮退休的老臣,能將執政經驗傳授給那些剛入官場的年輕仕子。
還有就是,這些參議員們能夠憑借自身多年積累的經驗與智慧,為家鄉的發展建言獻策。同時,他們還肩負著監督地方官員的重要職責,確保地方官員不會肆意妄為、危害一方百姓。
當然,對於兩議院的職能範圍,必須要有明確且嚴格的限製。絕不能允許他們擁有過多的權力去乾涉地方官員正常的施政工作。儘管如此,即便沒有薪資待遇,想必還是會有大量的人爭先恐後地想要擠進參議院吧!
至於兩議院所具有的具體權限,大致可以設定為僅有建議權和彈劾權。也就是說,如果地方官員對議員提出的建議持認可態度,則可予以采納;反之,若認為不合適,亦可選擇拒絕。而當議員對某些情況存在疑慮或不滿時,便有權向上一級議院上書彈劾縣級、府級乃至省級的官員。
倘若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經過層層上報仍無法妥善解決,或者各方之間存在較大爭議,那麼最終就需要將相關事宜呈交給中央六部,由六部或者內閣做出最後的決策並加以處置。
如此一來,既有地方安置這些人,又能讓地方多了一層監管力量,使得他們在家鄉不敢胡亂作為。同時,也能給新科進士縣官一個很好的參謀機構,能讓他們有地方可以吸取治理地方的經驗,加快他們的成長。
弊端?嗬嗬,當官本身就是上獨木橋,不進則退,沒有什麼捷徑可言。如果擺平不了這點困難,國家怎麼將更大的責任交給你?再說了,古人又不是都是傻子。
朱由校簡直佩服自己的睿智,於是他將構思拿了出來與何熊祥進行了探討。
聽著皇帝講了一遍他的構思,何雄祥激動不已,雖然他並不清楚這兩議院是個什麼東西,但是聽上去感覺非常高大上。他靈機一動,於是提議道:“陛下,這個什麼兩議院是否可以允許將舉人、秀才也納入其中?這樣一來也能讓這些讀書人有機會接觸政務,讓他們了解民間疾苦,同時,也能做到群策群力,幫助三級官府能更加高效的處理地方政務。”
嘶~~~尼瑪的,我怎麼沒想到這點。
你們這些學子不總是說自己關心民事,關心國事,沒事就跑到外麵去大肆抨擊朝廷的執政方針嗎?那成,朕給你們一個發表自己意見的地方,這樣,你們就沒道理再繼續跑大街上亂噴了吧?如果你有幸當上議員,還跑外麵大放厥詞,直接剝奪你學子身份。如此一來,也有了個地方可以約束這些學子。
完美!十分完美!
不過這個構思還得回京之後由朝廷大臣們再進行協商、補充再行下發為好。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