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二年八月初,京城表麵平靜,實則暗流湧動。
乾清宮內,一場秘密會議正在進行。崇禎帝麵色凝重,目光如炬,掃視著跪坐在下首的幾位心腹大臣。
"諸位愛卿,晉商通敵叛國的證據已經確鑿無疑。"崇禎帝沉聲道,"朕決定,不能再拖了。"
方正化雙手捧著一疊厚厚的卷宗,聲音低沉而堅定:"陛下,廠衛已查實,晉商八大家不僅向後金輸送戰略物資,更有泄露軍情之舉。若再不處置,恐怕後患無窮。"
"呈上來!"崇禎帝伸手接過卷宗,翻開第一頁,眼神頓時變得冰冷。
"精鐵五千斤,已送達寧遠關外十裡處......"崇禎一字一句地念道,聲音中充滿了壓抑的怒火,"硫磺八百斤,火藥配方一份,請汗王笑納......"
"這些國賊!"崇禎猛地將卷宗拍在案幾上,"竟敢如此明目張膽地通敵賣國!"
畢自嚴跪在一旁,麵露憂色:"陛下,老臣不敢為這些通虜之徒開脫。隻是,晉商根基深厚,牽連甚廣,若貿然動手,恐怕..."
"畢愛卿是擔心財政大亂?"崇禎冷笑一聲。
畢自嚴叩首道:"陛下明鑒。晉商掌控山西票號,若一朝倒塌,恐引發連鎖反應,商賈驚慌,市場混亂..."
"那依愛卿之見,這些通敵賣國之徒,該如何處置?"崇禎的聲音陡然提高。
畢自嚴額頭冒出冷汗:"老臣不敢有異議,隻是提醒陛下考慮周全..."
徐光祚此時開口道:"陛下,臣以為,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晉商通敵賣國,罪不容誅。至於財政波動,我們可以提前做好準備,將衝擊降到最低。"
"正是此理!"劉景接道,"況且,查抄晉商家產,不僅可懲治國賊,更能充實國庫,解我大明燃眉之急。"
秦翼明作為武將,性格直爽:"陛下,臣請率禦前侍衛親軍執行抓捕任務。保證一舉成功,不留後患!"
崇禎帝目光在眾臣臉上掃過,最後定格在方正化身上:"方卿,此事你是主辦,有何具體部署?"
方正化從袖中取出一份密封的文書:"回陛下,廠衛已擬定"淨邊"行動計劃。京城、山西、張家口三地同時動手,一網打儘。"
"好!"崇禎重重地拍了下龍案,"就依此計劃行事。選在八月十五,對外就說朕要祭月,掩人耳目。"
"臣等遵旨!"眾臣齊聲應道。
會議結束後,崇禎獨留方正化,低聲問道:"晉商那邊,可有察覺?"
方正化微微搖頭:"回陛下,他們雖有警覺,但尚未確知朝廷將有大動作。不過,他們已開始轉移部分資產,加強府邸戒備。"
"江南那些人呢?"
"已派人密切監視。江南士紳與周延儒餘黨確有勾連,試圖為晉商說情。"
崇禎冷笑一聲:"朕早就看他們不順眼了。先拿晉商立威,再收拾江南那些蛀蟲!"
"陛下英明。"方正化頓了頓,又道,"隻是,有一事需提醒陛下。"
"說。"
"江南士紳已在聯絡當地駐軍將領,意圖不軌。"
崇禎眼中寒光一閃:"查清楚是哪些人,朕要他們人頭落地!"
"遵旨。"
與此同時,山西平遙,範家大院。
範永鬥坐在書房內,麵色陰沉。桌上攤開一封密信,字跡潦草,顯然是匆忙之中所寫。
"老爺,不好了!"管家慌張地跑進來,"剛收到京城來的飛鴿傳書,說是朝廷可能要對我們動手了!"
範永鬥眉頭緊鎖:"可有確切消息?"
"具體時間不知,但據說皇帝已經掌握了我們與後金交易的證據。"
"該死!"範永鬥猛地拍案而起,"是誰走漏了風聲?"
管家戰戰兢兢:"聽說...是咱們在張家口的王管事被廠衛抓了,熬不住酷刑,招供了..."
範永鬥臉色鐵青:"立刻傳令各處,加緊轉移財物,尤其是賬本和密信,全部燒毀!"
"老爺,來不及了啊!咱們產業遍布各地,哪能說轉就轉?"
"那就先保命要緊!"範永鬥咬牙道,"準備幾條後路,隨時可以逃走。另外,聯係京城的關係,看能否疏通一二。"
"已經在做了,隻是..."管家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