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的臣子給紂王獻了美女寶物,紂王才放了西伯。西伯看紂王的炮烙之刑,不知害死多少人。西伯仁德,不忍心讓炮烙之刑再害人了,就懇求紂王廢除炮烙之刑,西伯願意把洛水以西的一片土地獻給紂王。紂王答應了西伯的懇求,廢除了炮烙之刑,殷商的臣民為之歡騰,心中感念西伯仁德呀!
西伯獻給紂王一片土地,紂王對西伯有了好感。紂王封西伯為諸侯長,並賜給西伯弓矢斧鉞,諸侯長可以代替天子討伐其他諸侯。因西伯仁德,推行善政,人民和諧共生,衣食無憂,四方諸侯也暗中與西伯交好。
紂王暴虐,忠臣良將都遠離他,隻能用費仲為相,處理國家政務。費仲善於阿諛奉承,貪圖財利,國人惡之。紂王又用惡來,善於無中生有的毀謗諸侯及大臣,進獻讒言背地裡說諸侯及大臣的壞話。諸侯及大臣疏遠了紂王,百姓對紂王愈加憤恨,殷商王朝搖搖欲墜。
西伯回國,把經濟發展中心放在農業上,要在三年內儲備足夠的糧食。殷商的百姓在紂王盤剝壓榨下,無法生存,隻能背井離鄉去外地求生存。西伯要多生產糧食,就是為了殷商的災民準備的。四方諸侯已經看清楚了,殷商必定被西周所取代。諸侯開始暗中背叛紂王,投靠西周。
西周日漸強盛,西伯深得民心。從殷商逃離的百姓都歸順西周,西伯分給他們土地,糧食叫他們活下去。西伯已成為不是王的王,諸侯國之間有什麼矛盾,都找西伯來解決。有兩個諸侯國有了土地糾紛,誰也不讓誰,就到西周找西伯來解決。當兩位諸侯進了周國境內,周國百姓互讓地界,沒人為地界起糾紛。兩位諸侯深感慚愧,決定回去自己解決,不給西伯添麻煩。
而紂王已失去民心,民心思變,都希望西伯做天子。而紂王不知悔改,繼續殘害人民。王子比乾勸說紂王,希望紂王能悔過自新,善待人民。紂王不聽,還挖了比乾的心。大臣商容是個有才德的人,深受人民愛戴,紂王卻把他免職了。種種征兆表明,殷商的氣數已儘。
西伯姬昌羽翼日漸豐滿,有統一華夏救人民於水火之誌。西伯姬昌開始做各種準備。先要滅掉紂王的死黨諸侯,剪掉紂王的羽翼。發展經濟開發農業,不論是國家還是集團,打仗就是打經濟,如果沒錢沒糧,是無法打仗的。
西伯被囚禁放回第二年,西伯率軍征討犬戎。犬戎是戎狄的一個分支,經常犯邊,使邊民生活不得安寧,紛紛向內地撤退。西伯決定先剪斷犬戎一族。
又過一年,西伯率軍征伐密須。密須一向與西周為敵,時常騷擾西周邊民,西周派人多次警告,密須不聽勸阻,繼續我行我素,西伯才下決心討伐他。
又過去了一年,西伯又率兵打敗了耆國。西伯用五年時間,打敗了三個諸侯國,實力大增。殷商老臣祖伊聽到了這件事,非常害怕就把這件事情報告給紂王,並表示擔憂。紂王卻說:我的天子之位,是天命所授,他西伯一個諸侯,能把我怎麼樣。紂王對這麼嚴重的問題,竟無動於衷,使老臣祖伊更加擔心。
第二年西伯又征服了邘國,邘國也是紂王的死黨,滅了邘國,就隻剩下崇侯虎了。是崇侯虎跟紂王下的讒言,才使西伯被囚禁羑裡。西伯親率大軍征討崇侯虎,殺了崇侯虎,收了他的封地,紂王的羽翼全部剪滅,為將來討伐紂王,掃清了障礙。
周的國都在岐,因地域偏遠而影響周的發展,決定建都豐邑,周遷都豐邑,使周的發展更加順暢。又過了一年,西伯逝世,太子姬發繼位,這就是周武王。
西伯姬昌在位約五十年,做了許多有益社會,有益於人民的好事。大約在羑裡被紂王囚禁的時候,他把《易經》從八卦推演至六十四卦。使《易經》更具有實用性。殷商的法律是很殘酷的,西伯從仁德的角度考慮,對殷商法律做了修改,把殘酷的部分剔除了。並製定了新曆法。
最大的功德是接納了殷商的流民,紂王的暴政,使無數殷商百姓流離失所,四處漂泊,是西伯接納了他們,分給他們土地,救助他們糧食,使他們能夠活下來。西伯的仁德受到國人的愛戴,也是曆史上一位有作為的君主。
喜歡話說史記請大家收藏:()話說史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