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誌猝不及防,手臂中石,疼痛難忍,丟下丁得孫,轉身逃離。
張清得意地笑道:"梁山好漢難道儘是畏戰之人?今日我便在此,看誰敢來一戰!"話音剛落,一陣銳響傳來,張清急忙低頭,雖未受傷,但頭盔已被擊落。
慌忙抬頭間,隻見四位女將列陣而出,威風凜凜。
為首一將,年約十六七歲,眉目如畫,衣飾華麗,手持方天畫戟,胯下白馬疾馳,正是瓊英。
身後三人,各執兵器,氣勢非凡。
瓊英縱馬向前,冷冷說道:"張清,你囂張跋扈,今日難逃一敗!"
第三位女子嬌美動人,身姿輕盈如風中垂柳,容貌宛如雪間綻放的花朵。
她身穿銀色盔甲,外披雉尾狐裘,胯下是一匹棗紅色戰馬,手中緊握一杆方天畫戟,她便是趙元奴。
最後一位氣勢沉穩,頭頂丹鳳展翅盔,額前佩戴亮銀抹額,身披日落紅雲甲,腰間束有袢甲絛,胸前掛著護心寶鏡,獅蠻帶束腰,腳踏五彩花靴。
她胯下是一匹胭脂馬,鞍旁掛著镔鐵大槍,腰間插著十六把銀光閃爍的飛刀,雙手中各持一柄日月刀,她正是王大頭領的貼身護衛——鏡麵女高梁!
“梁山難道無人了嗎?竟然派出四位女將!本將軍不與女子交戰,速速回去叫你們的白衣秀士王輪前來!”
張清雖然被瓊英擊落了頭盔,但心中依舊保持著男子漢的傲氣,立刻開口說道。
“張清,休得狂妄!我是瓊矢簇烏利瓊英,特意前來會你!看我的飛石!”
瓊英聽罷張清的挑釁之言,冷峻地回應道。
她迅速從錦囊中取出數顆飛石,朝著張清擲去。
張清見狀,同樣用飛石反擊瓊英。
雙方飛石碰撞後紛紛落地。
見飛石未能奏效,二人隨即策馬揮槍展開對決。
鬥了三十多個回合仍不分勝負之時,瓊英嬌喝一聲,槍法陡然變化,施展出了王輪所授的五分槍潑式。
頓時,張清招架不住,丟槍策馬逃去。
瓊英明白張清欲施飛石,因此並未追趕,隻是冷聲說道:“今後切莫再自稱英雄好漢!”
張清聽聞瓊英的嘲諷,臉漲得通紅,完全顧不上所謂憐香惜玉,立即勒馬轉身,取出一顆飛石朝瓊英擲去。
忽然,半空中一道飛刀與一支羽箭齊至,原來是鏡麵女高梁和女飛衛陳麗卿出手救援。
飛刀準確擊落了張清發射的飛石,而羽箭則命中了他的坐騎,那寶馬受驚嘶鳴,前蹄高揚,將張清掀翻在地。
還未等張清站起身來,瓊英因險些被他的飛石誤傷,憤怒之下甩手擲出一顆飛石,正中張清麵門,使其狼狽不堪,滿臉開花。
在戰場的另一側,副將龔旺與丁得孫急忙上前,欲攔截沒羽箭張清。
然而,元奴策馬而出,揮舞方天畫戟,成功阻擋了二人的攻勢。
龔旺與丁得孫見元奴身形嬌小,輕視其為女子,未儘全力應對。
殊不知,元奴武藝遠勝於他們,不過二十回合,便以一記淩厲的橫掃動作,將龔旺擊落馬下。
丁得孫見狀,欲取出飛叉攻擊元奴,卻被遠處的高梁及時察覺,兩把飛刀精準出擊,穿透了他的手腕,元奴順勢將其擊落。
山上的首領們目睹此景,無不振奮,紛紛喝彩。
其中,陳麗卿性情最為剛烈,放下弓箭,持梨花槍直取敵將性命。
王輪見狀,急忙喊話:“麗卿手下留情!”
麗卿聞言收手,僅以槍尖指向張清額頭。
隨後,梁山的壯士迅速上前,將東昌府的三位將領捆綁起來。
……
與此同時,呼延灼率領殘部抵達青州城。
此前,神駒子馬靈已將呼延灼兵敗的消息傳至青州,青州眾將正期待他的到來。
守城將領唐斌見來者狼狽不堪,大聲質問身份。
呼延灼恭敬作答:“我是汝寧軍都統製呼延灼,前來麵見慕容知府。”
唐斌表麵敷衍打量,冷言相對:“既然征戰梁山,又何必來此?”
呼延灼麵色微變,憤然回應:“此事容後再述,速帶我去見慕容大人!”
……
章節標題:呼延灼投靠青州王白衣梁山傳奇)
閒話休提。
聽聞呼延灼喝止自己,拔山力士唐斌冷笑一聲,暗忖:不過一介敗將,也敢在我麵前放肆!要不是仗著那匹寶馬,你早被我拿下。
進得青州城,看你還能往哪逃!
唐斌當即說道:“既如此急著求見知府大人,不妨將你帶來的兵馬留下,隨我一同前往!”
呼延灼見唐斌態度強硬,心中雖有疑惑但顧不上計較,便跟隨其後走向慕容府。
此時,青州知府慕容彥達早已得知呼延灼抵達的消息,站在府衙庭院,四周簇擁著諸多部屬。
除卻今日巡守青州四門的拔山力士唐斌、撼山力士文仲容、紫金刀顏樹德、劈山力士乜恭,以及從清風寨調防而來的鎮三山黃信外,梁山駐青州眾將無一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