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天還沒亮透,李向東就醒了。
屋外還有些涼意,院牆邊的母雞剛“咯咯”叫了兩聲,他已經起身,拿出昨晚裝好的一袋貨,在炕沿一件件重新檢查——
耳機線、電池、鑰匙扣收音機、電珠燈、發電手電筒,還有那幾盒迷你藥盒與備用燈泡,全按他昨晚思考的“組合方案”一一分好。
每一組都用舊報紙包著,外頭貼上他手寫的小紙條:“送禮精選”、“農村實用套裝”、“停電應急搭配”……黑墨筆寫得歪歪斜斜,但一看就是用心的。
最後他又把耳機線頭理順,用塑料袋包了幾份備用電池,把收音機用乾淨毛巾擦了擦,確認開關靈敏、調台順滑,才輕輕吐出一口氣。
“今天得開門紅。”他喃喃一句,嘴角緩緩露出笑意。
七點半不到,李向東就已經推著車趕到了鎮上三岔口的市場。
那塊老位置被清晨第一縷陽光照著,地磚還帶著夜露的濕意。他眼明腳快,搶下位子,一把布鋪開,貨物按組攤開:耳機線配電池、鑰匙扣收音機放中間、藥盒貼著“老年人常用”、手電筒靠角落搭著說明書。
攤位擺好了,他又拿出一張瓦楞紙板,寫了四個大字——
“實用套裝”,下麵是:“當天可試用,不好不收錢!”
不遠處,有幾個老攤販早就在注意他。
“他又來了。”“今天帶標簽的?”“瞧他那套裝,倒像賣禮品的了。”有人嘴上嘀咕,眼裡卻透著幾分警惕。
李向東卻不理這些。他站在攤前,一邊調整布置,一邊高聲吆喝:
“收音機線一塊五,配電池一套三塊九,打包送袋子回家直接用!”
“手電筒捏一下就亮,不用電池,八毛一個,停電照明好用得很!”
“藥盒一毛五,老人吃藥再不用翻抽屜啦!”
他邊喊邊演示,把鑰匙扣收音機放到顯眼位置,連上耳機線,現場調台——“……今天的天氣預報是……”廣播聲乾淨響亮,立刻吸引一圈人圍過來。
“你這耳機線真能用?我家那個雜音特彆大。”
“試試!”他把老大爺帶的收音機拿過來,當場接上線,輕輕一撥,聲音立馬清晰。周圍幾人齊聲驚訝,幾個原本隻路過的也停下腳步,開始翻看他的貨。
“這個搭配好!”
“這燈比我家那個還亮!”
“那小盒子乾啥的?”
“裝藥片的,我媽腿疼吃藥多,這個正合適!”
一個老頭當場掏錢,說:“小夥子,你這比我上次在供銷社買的強!”
李向東笑著把多的退回去:“一塊五,這是找給您的錢收好。”
攤前人越聚越多,他乾脆推出一項“現場演示送贈品”的招數——買收音機套裝送備用電池、送說明卡,親手裝袋打包,甚至教人如何調頻,不給顧客半點猶豫機會。
一傳十,十傳百,攤位前圍的人越來越多。
李向東還早早準備了一份“演示優惠”:隻要買了收音機搭配套餐,送一個備用電池和一個塑料收納袋,當場演示、當場打包,直接遞到顧客手裡,連個拒絕的機會都不給。
“這孩子有想法啊!”
“人家這貨咋賣得這麼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