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是早上的長途綠皮車,票是二叔幫他提前買的,一塊六一張。上車時,他拎著二叔給的帆布包,裡麵裝著十塊仿牌電子表和十幾副耳機線,還有手寫的對賬單,最上麵貼著一張聯係人信息——“趙勇,黃江圩鎮,油麻街12號,電話0493xxxxxx”。
車廂裡人不多,大多是去黃江打工的年輕人,有穿廠服的女工,也有提著工具箱的木匠、水電工。李向東坐在窗邊,一邊看著沿途的甘蔗地、小廠房,一邊把那張對賬單看了三遍,生怕出錯。
這是他第一次一個人送貨。
“東莞黃江”,這個名字過去對他隻是地圖上的一格格,現在卻像一塊路標——隻要這一單能跑通,哪怕隻是十塊貨,他也算是真正摸到“跨區流通”的門檻了。
大約兩個小時後,車子進了黃江鎮。
一下車,陽光又辣又直,李向東按照地址摸去,途中繞過一條廢舊鐵軌,才在街角找到那家掛著“趙記百貨”的門麵鋪。
鋪子不大,但門口擺著不少紙箱,趙勇正蹲在門口削甘蔗,看到李向東拎著包過來,起身笑道:“你是二叔那邊來的?”
“是。”李向東把貨包放在門邊,“趙哥,這是你訂的十塊表和耳機線,單子我帶來了。”
趙勇接過對賬單看了眼,隨口問:“你新來的吧?以前都是二叔他表侄送過來。”
李向東心不慌:“他這兩天在店裡忙,讓我跑一趟。”
趙勇笑笑,也沒多問,便讓他跟著進門清點貨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半個小時後,點貨完畢,趙勇痛快地從抽屜裡掏出現金,一邊數一邊問:“你們那邊耳機線是還有貨是吧?我這邊賣得快,月底可能還得來一批。”
李向東記下這句話,點頭應下:“我回去跟二叔說一聲,到時我們提前給你留著。”
送完貨,回程的車還沒到,李向東就在鎮上的小吃攤邊坐下,買了碗五毛錢的雲吞麵,一邊吃一邊翻著趙勇簽的單子。
這是他人生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異地送貨”,雖然金額不大,但從出發、聯絡、交貨、對賬到回收款項,每一個環節他都自己完成,沒有半點依賴彆人。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親眼看到,趙勇鋪裡有好幾種“低價仿貨”,全是從深圳那邊拿的,包裝貼標卻跟在縣裡賣的正規品牌彆無二致。
這趟送的不隻是貨,更是“經驗”。
他心裡隱隱有數了:隻要搞清楚“貨源—運輸—對接”的流程,接下來他完全能自己做。
回到鋪子時已是傍晚,二叔照例靠在櫃後喝茶。
“貨送了?”他問。
李向東點頭:“送了,趙哥說月底可能還要一批。”
二叔“嗯”了一聲,淡淡道:“那你這單算是跑下來了。”
又頓了頓,二叔掀開茶蓋:“送貨不是難事,難在賬清人穩。你要是真想乾大一點,以後這種事會多起來。”
李向東低頭:“我願意跑。”
二叔看了他一眼,沒有點頭,也沒有否定,隻輕輕說了句:“彆看眼前這點利,真要做長線,路遠著呢。”
李向東心裡卻明白,這不就是“點頭”?
喜歡重生90年代,從混混到商界狂龍請大家收藏:()重生90年代,從混混到商界狂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