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銅仁:酉水之源、苗侗邊地與山霧之間的鏗鏘聲_地球交響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地球交響曲 > 第129章 銅仁:酉水之源、苗侗邊地與山霧之間的鏗鏘聲

第129章 銅仁:酉水之源、苗侗邊地與山霧之間的鏗鏘聲(1 / 2)

自嶽陽離開,我沿著湘西南向西穿行,越過山脈脊背,進入武陵之西。車窗外逐漸由平地濕野變為褶皺不斷的山嶺,崖上多藤,穀中見霧,山泉如線自岩間垂落,像自然用細筆在岩石上寫信。

這片黔東山地對我來說既遙遠又親切。地圖上的“銅仁”兩個字,從地理上看是貴州的東大門,從文化上卻是苗、侗、漢、土家、仡佬等諸族共居的“邊界共鳴區”。

它既不如貴陽城市化,也不如西江千戶那般流量話題化,它低調地守在邊陲,不爭也不退。

列車駛入銅仁站時,暮色已低,雲霧沉在山坳之中,如煙未散。我翻開地圖,在貴州省的東緣邊界畫下穩穩一圈紅筆,寫下:

“第129站:銅仁。不是過渡地,而是歸屬地。山水不拒,百姓共居,是貴州第一聲‘歡迎’。”

一、梵淨山下:佛國雲嶺,山與人之間的敬意

我第一站,便是梵淨山。

銅仁的名字也許你聽得少,但“梵淨山”三個字近年已名聲漸響。它不隻是“貴州第一峰”,更是世界自然遺產、佛教彌勒道場、“貴州之巔”。

但我不是來打卡的。我選擇清晨六點前出發,在山腳苗寨借宿了一夜,隻為避開人潮,也為聽聽這座山,在遊客來臨之前的寂靜。

天未亮,我踏著微露濕氣的台階緩緩登山。沿途林蔭密布,鳥聲稀疏,風掠枝梢,山霧時卷時散,偶有山泉之聲從岩石深處流出,如念經般纏綿。

到達紅雲金頂時,天剛泛白。那一瞬,山巒如海,雲濤翻滾,金頂孤峰淩空,腳下萬丈深穀。我站在欄杆邊,有些不敢喘氣。不是恐懼,而是敬畏。

我寫下:

“梵淨山不是讓你征服的,而是讓你降心的;

山的孤傲不是高冷,是對世界太吵的沉默回應。”

二、中南門舊城:河街石巷,銅仁的內心低語

下山後,我回到市區,步入銅仁老城的中南門。

這裡曾是明清以來銅仁政治、商貿與文化核心,也是一條穿城而過的“水碼頭街”。城雖不大,卻巷巷交錯,石板斑駁。街邊舊屋上掛著苗繡、銀飾、燈籠,孩童奔跑,老人坐在藤椅中曬太陽,看得人心暖。

我停在一間臨河的小茶鋪門口,老板是一位姓楊的老者,祖上是船夫。

他說:“以前這水直通酉陽,貨船來來去去,銅仁哪像現在這麼安靜?那時候,每條船都有一段故事。”

我問:“現在呢?”

他遞給我一杯熱茶:“現在我們不講故事了,講活法。”

我在小店門口喝著茶,看著對岸樓影和遠處山形重疊,恍惚間,我仿佛看見百年前的銅仁,仍在這條水路上輕舟緩行。

我寫下:

“銅仁是那種城市——它不在意你記不記得它,

它隻負責把那些‘要忘卻的細節’守好。

一杯茶,一個船槳,一條舊巷,就是它的脈搏。”

三、江口田間:苗繡與手的記憶

我前往江口縣,一路穿山越溪,進了一處名叫“大灣”的苗族村寨。

這裡的苗繡不是觀光項目,是生活。老人在門前繡花,小孩在石板上跳格子,雞鴨從田邊走過。我拜訪了一戶三代同堂的繡娘之家,祖母、母親、女兒三人同時在不同布料上縫針,畫線,疊色。

她們告訴我,繡的不隻是花和龍,是一個家、一個姓、一個流轉的身份。


最新小说: 規則怪談:我叫伍半,彆惹我 綁定預知夢,我靠演戲救偏執對頭 規則怪談,原來我才是BOSS 三國:我輔佐劉備再興炎漢 筆架叉將軍 小白臉下鄉,入贅女軍官軟飯噴香 月上天穹 社會大哥:從退伍軍人開始 傳奇:道士無敵 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