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端上來,微苦。廖師傅說:“蒙頂黃芽不是一入口就好喝的,它講究後勁兒。”
我問:“你們為什麼不做‘大品牌’?”
他說:“我們做的是‘祖宗留下來的口感’,不是商標。”
我寫下:
“蒙頂山教我的不是如何泡茶,而是如何沉得住氣。
茶是一種情緒的擺渡器,它讓山與人都慢下來。”
四、碧峰峽內:竹林深處的熊貓故鄉
最後一天,我去了碧峰峽熊貓基地。
這裡是國家級的大熊貓保護中心,坐落在青山綠穀之間,空氣濕潤,竹林如海。熊貓們悠閒地啃著竹子,像是活在沒有時間的世界裡。
我遇到一位誌願者講解員,她說:“這裡的熊貓大多數不是‘明星’,是正在接受野化訓練的未來回歸者。”
我看著一隻幼崽在樹杈間打滾,問她:“你覺得人類該不該靠近它們?”
她沉思片刻說:“靠近是為了學會敬畏。”
我寫下:
“熊貓是國寶,不隻是因為它稀有;
而是因為它提醒我們,柔軟與力量並不矛盾。”
五、地圖落筆·下一站樂山
五天雅安之行,我穿過雨中街道、山間茶田、古鎮驛道與竹林熊穀,從水聲中學會傾聽,從茶湯中學會等候,從熊貓身上讀懂了“強大並不必須鋒利”。
這是一座柔和的城市,但它不是軟弱。它藏得深,但不閉塞;它雨多,但不潮沉。它是川西南邊緣的一段濕潤注腳,是曆史進藏之路上的第一顆腳印。
我攤開《地球交響曲》地圖,在成都以西、樂山以北的盆地邊城落筆:
“第139章,雅安已記。
她是雨做的城,是茶泡的路,
是熊貓眼下的笑,也是山中最輕的歎。”
下一站,是樂山。
我要沿岷江而下,走進那尊千年大佛的腳下,看一城佛光如何與煙火共生,看嘉州古韻如何在三江彙合之地講述千年守望。
我輕聲合上筆記,對青衣江說:
“柔之後,是磅礴——樂山,我來了。”
喜歡地球交響曲請大家收藏:()地球交響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