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寧的赤壁,不是戲台,而是歲月;
她不是曆史的翻拍,而是原地的回聲。”
四、通山隱穀與九宮山:清涼深處的自我對話
我繼續南行,前往通山的九宮山。
這是一片安靜之地,峰巒疊翠,雲霧纏繞。登山途中,遇一行登山者,均為退休工人結伴同行。
我們一同登頂,遠眺鄂南山脈波瀾起伏,山風吹過臉頰,如夢初醒。
一位老人說:“年輕時在武漢造船廠,現在退休了,回來看看自己沒來得及親近的山。”
我寫下:
“鹹寧的山不是為征服而生,而是為回望而存;
她不需要你征服,而願你坐下,與自己說話。”
五、鹹寧夜色:水波不興,情緒起伏
我最後一晚回到市區,夜裡沿著淦河邊散步。
夜色溫潤,河水低語,情侶輕聲說笑,市民在涼亭下打太極。我坐在石欄邊,看一位盲人歌手唱著《故鄉的雲》,旁邊放著半杯綠豆湯。
我問他:“你唱給誰聽?”
他說:“唱給自己,也唱給那個在水聲中,等我回家的小鎮。”
我寫下:
“鹹寧的夜,不是沉寂,而是深;
她的寧,不是空,而是有節、有音、有你我不曾察覺的情緒。”
六、地圖落筆·下一站九江
五天鹹寧之行,我從溫泉走到戰地,從桂花巷口走入古戰遺跡,從深山回到城市河岸的溫柔夜晚。
這是一座懂得“慢”的城市。
她不求驚豔,但求回味;不靠高聲,但存溫意。
我攤開《地球交響曲》地圖,在鄂南山水之間、江南初界之處鄭重落筆:
“第166章,鹹寧已記。
她是清泉中的療愈,是花香中的節令,是一座把時間過成詩的城市。”
下一站,是九江。
我要順著長江繼續東行,去那座臨江依湖、橫跨鄱陽的古城,聽廬山飛瀑,看長江奔湧,也聽一座城市如何在江湖之間保持自己的從容與堅定。
我收好筆記,望著江水緩緩東流,輕聲說:
“我從溫泉起程,奔向山水再起的地方——九江,我來了。”
喜歡地球交響曲請大家收藏:()地球交響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