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俄羅斯鐵路歐洲段的旅行_數風流人物還看前世與今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數風流人物還看前世與今朝 > 第116章 俄羅斯鐵路歐洲段的旅行

第116章 俄羅斯鐵路歐洲段的旅行(1 / 1)

從敖德薩到基輔距離約700公裡,車程約24小時。

火車駛出敖德薩時,窗外是鹽堿灘與向日葵田交織的平原,白色風車點綴其間,農婦戴草帽彎腰收割小麥,馬車載著麻袋駛向港口。隨後進入了第聶伯河下遊濕地,水鳥掠過蘆葦蕩,韃靼漁民的木船停靠河汊,漁網晾曬在柳樹上,空氣中彌漫著淤泥與熟麥的混合氣息。

此時正是烏克蘭草原的盛夏,7月正值小麥成熟季,金黃色的田野延伸至地平線,偶爾可見蒸汽收割機與鐮刀農夫並存勞作。窗外時不時經過的哥薩克村莊,木製農舍的藍白窗欞外,孩童追逐火車揮手,老人坐在井邊抽旱煙,村口東正教小教堂的金十字架在烈日下閃光。鐵路每隔數十公裡設哥薩克崗哨,戴毛皮高帽的士兵持步槍立於了望塔,防備可能襲擊列車的草原匪幫。夜晚行車時,可透過車窗瞥見銀河橫貫烏克蘭夜空,荒野中狼嚎與車輪聲共鳴。

火車在基輔短暫經停約1小時。列車駛入基輔前,通過1853年建成的第聶伯河鐵橋尼古拉一世橋。乘客擠向車窗俯瞰大河奔流,河麵駁船滿載木材南下敖德薩,纖夫號子隱約可聞。聖索菲亞大教堂的綠色穹頂與基輔洞窟修道院的金色尖塔在天際線浮現。朝聖者沿河岸徒步,白色長袍被風鼓起。

基輔車站內,月台小販高舉柳條籃叫賣cykn基輔甜餡餅)與櫻桃蜜餞,修女向三等車廂乘客分發聖像卡片。王月生和其他頭等艙旅客下車至車站茶室,啜飲中國紅茶配果醬,窗外可見戴鐐銬的流放犯被押往西伯利亞的囚車。

從基輔到莫斯科約850公裡,車程約30小時。列車北上穿越波爾塔瓦平原,茂密的橡樹林與黑麥田交替出現,林間空地偶爾閃現野鹿群。科諾托普附近,鐵路與馬車道交彙,戴高帽的猶太商人駕四輪馬車與火車賽跑,引發車廂內哄笑。在奧卡河河穀,火車沿河岸行駛,岸邊洗衣婦揮槌敲打亞麻布,牧童騎光背馬驅趕牛群飲水,河中木筏載著原木緩緩漂流。梁讚省的蘋果園掛滿青果,養蜂人的蜂箱排列如棋盤,戴麵罩的農人搖動蜂蜜離心機,金色蜜汁流入陶罐。午後的驟雨中,紫色閃電劈開鉛雲,雨幕中草原泛起銀光,農民披麻袋奔向穀倉避雨。

接近莫斯科時,田園風光漸被工廠黑煙侵蝕,科洛姆納機車廠的煙囪群刺破天空,工人聚居區的紅磚房密集如蜂窩。莫斯科河的支流被紡織廠排放的染料染成靛藍色,岸邊堆滿焦炭與生鐵錠。此時的車廂無封閉車窗,煤灰與飛蟲常卷入車內,經過這片工廠區時惡劣的空氣更是竄入鼻腔。

因為需要在莫斯科換乘,所以必須停留一晚。王月生也抽空看了一下這個自詡為“第三羅馬”的城市。克裡姆林宮的紅牆與金色穹頂俯瞰全城,而救世主大教堂尚未完工,腳手架下工匠揮汗如雨。城東的普羅霍羅夫紡織廠後世的“三山紡織廠”)與西門子金屬加工廠噴吐黑煙,煙塵隨風飄向莫斯科河,河水泛著工業油汙的虹彩。特維爾大街的鵝卵石路兩側林立新古典主義建築,戴禮帽的商人乘敞篷馬車駛過,車夫揮鞭避開剛開通的有軌電車。

所謂的中國城kitaygorod)並不是唐人街,狹窄巷道擠滿小販,韃靼人茶攤飄出茴香茶味,吉普賽占卜師在暗處擺弄塔羅牌。貴族區的阿爾巴特街上,宅邸花園玫瑰盛開,仆人用銅壺澆灌草坪,留聲機傳出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

經過此地時,王月生不禁想起了後世自己讀初中時,在圖書館借了一本蘇聯小說家阿納托利·納烏莫維奇·雷巴科夫Аhatoлnnhayoвnчpы6akoв)寫的《阿爾巴特街的兒女》,大致內容是以蘇聯1930年代“大清洗”時期為背景,故事圍繞莫斯科阿爾巴特街第51號公寓的一群年輕人展開。主人公薩沙·潘克拉托夫因一首諷刺詩被誣陷為“反黨分子”,經曆開除學籍、被捕、流放西伯利亞等迫害,展現了普通人在政治高壓下的悲劇命運。其他角色如瓦麗婭、尤拉·沙羅克等,則因性格與環境差異走向不同道路:瓦麗婭堅守對薩沙的忠誠,尤拉則通過投機攀附權力階層,最終成為內務部官員。回想到此處,王月生不禁苦笑。

王月生還去列福爾托沃的工人棚戶區看了看。那裡木板房密如蜂窩,公共水井前排著鐵桶長隊,流浪兒赤腳追逐運煤馬車撿拾碎渣,孩童用戈比購買“克瓦斯”木桶車裡的酸麵包飲料,小販推車叫賣熱餡餅內餡蘑菇或酸白菜)。哈列夫卡市場裡,哥薩克人叫賣裡海鱘魚子,韃靼人攤鋪堆滿杏乾與巴什基爾蜂蜜,農婦兜售酸奶油拌野草莓。

隨後,王月生在莫斯科的喀山火車站登上了前往薩馬拉的列車。經過1000多公裡近3晝夜的行程,穿越伏爾加河流域的草原與森林,到達了薩馬拉。

薩馬拉後世蘇聯時期曾改名古比雪夫)位於伏爾加河中遊,是當時伏爾加河流域重要的貿易、交通和文化中心。7月的伏爾加河因夏季融雪和降雨水量充沛,河麵上擠滿貨船和客輪,運輸小麥、黑麥等糧食、木材和經此轉運的巴庫油田的原油。碼頭上工人裝卸貨物,蒸汽起重機與人力並用的場景隨處可見。平底駁船、蒸汽拖船和傳統木製帆船混雜,河岸彌漫著焦油與穀物混合的氣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1890年代薩馬拉已成為鐵路樞紐,連接莫斯科、烏拉爾和中亞。此時的薩馬拉火車站後世仍存)繁忙異常,每日有貨運列車滿載糧食、棉花和工業品進出。城市邊緣分布著麵粉廠、釀酒廠和機械作坊,黑煙從磚砌煙囪中冒出,工業區與老城木製建築形成對比。Вockpecehnrxpnctoвa,)的洋蔥頂金光閃耀;猶太會堂和韃靼人清真寺並存。斯特魯科夫斯卡亞街後世庫伊貝舍夫街)兩側是磚石結構的商店、銀行和旅館,櫥窗展示著法國香水、德國機械和伏爾加瓷器。

7月中旬日均氣溫約2530c,午後可達35c,乾燥的東南風卷起塵土,市民用濕布遮窗降溫。伏爾加河岸成為避暑勝地,富人在河畔彆墅消夏,窮人則在樹蔭下或河水中納涼。斯特魯科夫花園中榆樹、椴樹成蔭;郊外是無邊無際的草原與麥田,夾雜著向日葵和野花。夏季偶有短暫雷暴,雨後空氣清新,傍晚伏爾加河麵被夕陽染成琥珀色,漁夫駕小船收網,河鷗盤旋鳴叫。

Бa3apharплoaдь中央市場)喧囂嘈雜,韃靼商人兜售地毯與香料,德國移民展示精工鐘表,吉普賽人占卜算命。農民趕集出售奶酪、蜂蜜,用收入換取鹽和煤油。手搖風琴聲與叫賣聲交織,空氣中飄蕩著aлыk烤羊肉串)和醃黃瓜的香味。

街頭可見雙頭鷹徽章和1894年去世的亞曆山大三世的雕像,警察身著藍色製服巡邏。貴族與商人在伏爾加遊艇上舉辦宴會,享用魚子醬、鱘魚和香檳;女士們撐陽傘乘馬車前往劇院觀看契訶夫戲劇。碼頭工人日薪僅50戈比,住在木板搭成的cлo6oдkn棚戶區)。伏爾加德意誌人社區與俄羅斯農民的耕地糾紛時有發生,韃靼商人與東正教徒因宗教習俗經常引發摩擦。

貧民區缺乏下水係統,霍亂和傷寒在夏季易爆發,市政當局噴灑石灰消毒但收效甚微。富裕家庭飲用煮沸的伏爾加河水,窮人直接取用河水導致疫情蔓延。木結構建築密集,7月乾燥天氣下火災頻發。消防隊依賴馬拉水車和人力水泵,往往趕到時房屋已燒成廢墟。

這些就是王月生在薩馬拉轉車停留的一天中看到的景象。他要從這裡轉車到奧倫堡。apa薩馬拉)到opeh6ypг奧倫堡)這段約460公裡的鐵路線於1877年全線貫通,是沙皇俄國鐵路網絡向中亞延伸的重要一段,連接伏爾加河流域與烏拉爾地區、中亞草原的動脈。薩馬拉火車站這座新文藝複興風格的火車站於1876年建成,站內懸掛雙頭鷹徽章,俄國П型機車噴吐濃煙,牽引58節車廂,包括軟座的頭等廂、木製長椅的二等廂和無分隔敞篷貨運車廂改造的三等廂。貨運車廂則掛載小麥、伏特加和烏拉爾鐵礦。月台上擠滿商人、移民和士兵。

列車駛出薩馬拉後,先沿伏爾加河東岸向南,窗外是廣袤的黑土農田,7月的小麥田泛起金色波浪,農婦戴頭巾彎腰收割。接近布祖盧克時,以鬆樹為主的針葉林逐漸取代農田,林間可見伐木工的木板屋和東正教隱修院。

王月生乘坐的頭等車廂票價為8盧布,呢絨軟墊座椅、黃銅燈飾,軍官、地主和德國工程師在此抽雪茄,享用車站提供的用銅茶炊煮沸的茶飲和鱘魚三明治。車窗懸掛紗簾防蠅,但仍難阻煤灰滲入,貴婦以手帕掩鼻。

至於票價2盧布50戈比的三等車廂,則是木板長椅上擠滿農民、猶太商販和巴什基爾牧民,雞鴨與麻袋堆疊過道,汗臭與axopka馬合煙)氣味刺鼻。孩童哭鬨聲中,小販兜售黑麵包和醃黃瓜,乘務員持木棍維持秩序。

通過布祖盧克後,列車穿越薩馬拉河支流,鐵橋下韃靼漁民劃獨木舟撒網。索羅欽斯克鹽湖在烈日下泛白,哥薩克騎兵驅趕馬群飲水,鹽商架設木軌運輸結晶鹽。

列車僅在車廂連接處設廁所,木桶溢滿後臭氣彌漫,雖是頭等艙亦不得幸免。有經驗的富人都自帶瓷質便壺。王月生是咬著牙上的。想洗手都沒有水龍頭,打算靠站停車時去站台洗一下,結果停靠站供水不足,乘客爭搶水井爆發鬥毆。王月生隻得悻悻地縮了回去。

喜歡數風流人物還看前世與今朝請大家收藏:()數風流人物還看前世與今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生後全家求我當團寵,我選繼兄當靠山 七零假婚成真,冷麵兵哥栽她手 十八年,從田埂走向人海 東北第一紋陰師 推窗見山河 穿書後我每天都在等夫君賜毒酒 玄幻:開局神級係統,女帝悔斷腸 我一小太監,後宮三千很合理吧 千次快門與黎明 死而複生後,我送渣男火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