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此時晉商對俄貿易達到鼎盛時期。商隊首領俗稱“掌櫃”或“領房”,其薪酬與其職責、商號規模及貿易利潤密切相關。很多像李掌櫃這種去程經張家口、走北疆歸化城後世呼和浩特)至中俄邊境恰克圖,再深入俄羅斯腹地如莫斯科、聖彼得堡,主營茶葉如武夷山茶、湖南黑茶、絲綢、瓷器等,回程走南疆。商隊首領是商號核心人物,通常需10年以上從業經驗,要負責統籌商隊運輸的數百頭駱駝馬車、管理夥計數十至上百人;與俄商談判價格、處理關稅和通關文書;確保貨物安全,防範劫匪、天氣風險。所以待遇頗豐。部分首領持有商號“身股”分紅權),兼具管理者與合夥人身份。有些商號如大盛魁、複盛公等采用“東夥製”,即東家出資,掌櫃經營,商隊首領多為資深掌櫃或股東親信。
他們的薪酬體係以“薪金+分紅”為主,商隊首領收入遠高於普通夥計。薪金方麵,一般普通掌櫃年薪約50–100兩白銀;商隊首領因責任重大,年薪可達200–500兩白銀,頂尖商號首領或超500兩。部分以白銀支付,部分折合為茶磚、皮毛等實物,便於跨境攜帶。利潤分紅“身股”製)方麵,商隊首領通常持有0.5–1股1股對應商號年利潤的10–20)。單次商隊利潤可達數萬至十萬兩白銀如大盛魁一次茶貿利潤約5–8萬兩)。首領按股分紅可得500–2000兩白銀年,甚至更高。
大型商隊如大盛魁商號一次赴俄商隊利潤約8萬兩白銀,首領身股1股分紅約800–1600兩),加年薪300兩,年總收入可達1100–1900兩。複盛公商號檔案記載1885年某商隊首領年薪250兩,身股分紅1200兩,年入1450兩。普通夥計年薪僅10–30兩,對比懸殊。
同期俄羅斯商隊經理年收入約500–1000盧布1盧布≈0.7兩白銀),折合350–700兩,低於晉商首領。相比之下,清朝四品官員年俸約105兩,加養廉銀1000–2000兩,也不如商隊首領。但商隊的職業風險如天災、匪患、政治變動等亦遠高於官僚體係。
總之,王月生此時拋出200兩的酬勞,代價隻是在此地駐留半個月左右。王月生又答應承擔這期間的費用,對於李掌櫃這樣的中型商隊首領來講是一個不小的誘惑。但是李掌櫃還是有些困惑,“好說好說。隻是此時天寒地凍,此地又偏鄙,不知大人準備如何封堵那些洞窟?”
“李掌櫃放心去幫王某辦事,讓留下的夥計幫助王某在此操辦這些俗務即可。先生大可放心”。
王月生一方麵將自己的令牌交給李掌櫃,請他用自己的名義去辦理公務,畢竟他還需要官府給他一些文件留到後世有用。至於自己為什麼不親身去,就說路上染了霍亂,在偏僻之地休養,不敢進城傳染各位大人。另一方麵,去後世找了個總跑野外施工的包工頭請教了一番,采購了一批物資到前世照方抓藥。
好在李掌櫃留下一批見多識廣吃苦耐勞且又多才多藝的夥計幫助他,否則,光是在鄉間雇傭和管理冬閒的農民出來乾活就得把他給煩死。他一個後世人,論到在前世處理這些事務,可能還不如請個後世的鄉乾部來乾要效果好得多呢。
木紮提河北岸台地背靠卻勒塔格山紅砂岩崖壁,有一處不到20戶規模的"阿吾勒"自然村),房屋呈蜂窩狀簇擁在避風凹地。土坯房普遍帶有唐代龜茲地穴式建築遺風,半埋地下以禦寒,屋頂用胡楊木與蘆葦鋪就。這裡冬季氣溫可達25c。佛洞所在明屋塔格山體覆蓋薄雪,河穀冰層厚度超過40厘米。
吐爾迪是這個自然村的"鄉約",負責催繳每戶年稅,包括糧賦小麥2鬥5升合37.5斤)、草捐苜蓿50捆、軍馬代養費白銀1錢2分。這個村太小,他不是頭人,整個屋塔格山南麓7個自然村共89戶,丁口467,才有一個頭人伯克),也就是世襲的"米拉甫"水利官),實際控製水權分配與糾紛仲裁。那才是真正有權力的人,和巡回各地的蘇菲派依禪伊斯蘭教導師)組成了一俗一教的共同治理網絡節點。比如前年俄國測繪隊強征民夫,伯克通過賄賂庫車廳通判,將征夫數從30人減至9人;還有去年雪災,依禪主持宰殺病弱牲畜分配,但需上繳清軍卡倫三分之一的肉量。
他不是頭人,自然家裡也沒有頭人才有的完整皮靴,隻能跟其他人一樣用氈片裹腳塞進木底套鞋,冬天穿著再生棉絮袷袢,家裡女人則是穿著茜草染的羊毛裙。冬天沒法乾活,所以隻能每日吃兩餐摻沙棗的粟米糊。想著地窖裡藏的不到50斤的凍蘿卜、4隻秋天打的風乾野兔、還有不到30斤的清軍卡倫的老爺們強征後殘餘的小麥,這些就是家裡4口人整個過冬的物資了。至於過冬的燃料,千佛洞周邊百年古樹早在同治回亂時被浩罕軍砍伐殆儘,現在隻能撿些小樹的枯枝,可每天每個人要取暖至少要7斤胡楊枝,根本不夠用。就這樣,這個阿吾勒裡自家條件還算不上差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克孜爾河的冰麵在朔風裡炸開蛛網紋,崖壁上最後幾片野杏葉早被浩罕人搶去當了馬草。吐爾迪裹著絮滿蘆葦的袷袢,數著地窖裡發黴的沙棗——俄國人設計的稅製讓過冬糧少了三成,河對岸清軍卡倫新架的克虜伯炮,倒是把稅吏催糧的嗓門震得愈發響了。
駝隊碾碎月牙形冰淩的聲音,驚飛了在佛窟裂縫裡取暖的渡鴉。六十頭雙峰駝噴著白霧,馱著覆雪的鐵器箱籠,領頭的白鼻騾背上,李掌櫃商隊的大夥計李子柒的貉子毛大衣閃著銀針般的光澤。其實這是王月生從後世帶來的韓國絨仿貉子毛,采用"三段式染色"技術模仿貉子毛的灰棕黑過渡,70改性腈綸+30尼龍毛條,克重480550g㎡,耐磨3.5萬次。是從中國仿皮草產業帶浙江嘉興的源頭工廠直營店用180人民幣件買的,還特麼含稅。當然,同款的大衣去半是的李掌櫃也有一件,誰讓這二位是叔侄倆呢,不能厚此薄彼。
商隊其他幾個小頭目穿的則是仿浣熊毛的加密羊麗絨,用間隔織造空氣層麵料加靜電植絨,模仿浣熊毛特有的空心毛髓結構,蓬鬆度8.530s,透濕量>4500g㎡·d。王月生定製了一大批,含毛領的單價是110元件。因為這個檔次的毛皮在前世此時是比較流行和中性的,稍有身價的都買得起。普通夥計和鏢丁則是搖粒絨複合仿兔毛,玉米纖維pa)基仿兔毛配合激光雕刻毛鱗片紋理,起球等級34級,保暖性2.1co。王月生沒有大量定製,按照80件的單價給每個隊員配了一身。
至於李掌櫃帶去孝敬給幾位大人的玄狐皮袍,則是「黑科技仿皮草」係列,用0.8d的細旦滌綸仿玄狐毛鱗片結構,3d激光切割,保暖性2.1co,其采用中科院合作研發的「仿生毛髓腔保暖技術」,在15c環境中體感溫度提升達5.2c,價格從6001300人民幣不等,畢竟道台跟知縣不能一視同仁嘛。這種後世600元人民幣的檔次的,若是真的玄狐皮袍,,相當於前世瑞蚨祥這樣京師大字號用8張吉林產玄狐皮毛尖銀光5060)做出來的,一般要二品以上大員或者晉商票號大掌櫃才買得起,售價在320380兩之間,相當於後世的19萬到23萬。後世1300元人民幣的,那得是江寧織造監製的禦賜品級,僅賞賜親王、蒙古王公及駐藏大臣,須用12張黑龍江產玄狐皮,毛尖銀光占比≥70,工價就得600兩白銀,相當於後世36萬元。李掌櫃給了知縣道台,他們也不敢穿,卻是上貢給他們各自背後靠山的好物件。
吐爾迪注意到這隊人馬的冰爪釘是精鋼鍛造,比去年庫車參將親兵穿的德國軍靴還亮三分。不用問,也是後世的產品。
"按葉爾羌巴紮的規矩,壯丁日薪八個銅子,咱們這是冬天的差事,加倆銅子,壯丁日薪十個銅元,或折合三斤天津機磨白麵。當然,也可以換咱們身後的這些物事。不過說好了,隻能用工錢來換,不能光花錢買。東家貼著本呢"。李大夥計嗬出的白氣在須梢凝成冰珠,察合台語帶著奇台驛道的沙礫味。他身後夥計正卸下些怪物件。
眾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坎土曼頭。坎土曼??????keten)是維吾爾族傳統農具中的核心工具,其"頭"特指該工具的金屬鏟頭部分。唐代原型為突厥人的"庫爾乾",平頭直刃。清代時受準噶爾鍛鐵技術影響,發展出弧麵分土設計。傳統規格為鏟頭弧形鐵板,寬1822,厚35,是主要耕作部件,承擔掘土、碎土功能。刃口淬火鍛打,角度5560度,用於切入硬質土壤,抗磨損。頸部是長15的錐形鐵管,連接木柄,傳遞杠杆力。柄孔直徑3.5適配本地沙棗木或胡楊木柄。,揮動時慣性力矩達28n·,比漢地鐵鍬省力40。弧形曲麵符合帕米爾高原黃土層剪切應力分布。材質上,傳統使用熟鐵包鋼法,刃口夾鍛高碳鋼烏茲鋼殘料),硬度hrc4852。王月生帶來的現代改良版采用65n彈簧鋼,硬度達hrc55。參照1950年代新疆八一鋼鐵廠量產標準化坎土曼頭,重量從2.8kg降至1.9kg,並采用現代激光切割錳鋼一體成型,加入防粘土納米塗層,壽命提升6倍。
這種坎土曼在當地的農事適配性上比漢地的鋤頭更為適用。開荒效率較木犁快3倍,1人每日可開墾戈壁地0.3畝。節水優勢更是明顯,壟溝精度±2,較內地鐵鍬減少灌溉水浪費35。曆史上,當地男性墓穴左側必陪葬生前所用坎土曼,南疆農村訂婚需送99個手工鍛打坎土曼頭。此工具在乾旱區農業中的地位,相當於江南水田的曲轅犁,是其生態環境與文明形態共同塑造的技術結晶。對於當地人來講,不但是不可或缺的生產工具,更成為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一群圍上來的維吾爾漢子頗有經驗地拎起一把坎土曼頭,裝上一根每家都預留了不少的胡楊木柄,一上手便感覺比自家的輕巧了好多,再輪起來往天寒地凍的硬土上一刨,沒感覺怎麼用力,刃口就輕鬆地切入凍土中,雖然不是很深,但如果是天暖了,肯定一下子就是深深的一個切口。不禁紛紛用當地話讚歎道:
??????????????????"這玩意把硬土變酥了!"
?????????????????????"手不酸,仿佛有魚油潤滑"
??????????????????"這坎土曼會說話"
???????????????"刃紋如野馬肋排般細密"這是稱讚淬火紋路均勻)
????????????????"七層鋼的精華"這是看出了折疊鍛打工藝)
"??????????????????????????六年婚姻固,七年坎土曼"莫非七年之癢就是這些維吾爾大叔們總結出來的?)
喜歡數風流人物還看前世與今朝請大家收藏:()數風流人物還看前世與今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