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一年還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冀東地區二十二個縣,全麵淪陷,塘沽協定說的好聽,為了避免雙方發生衝突,把這二十二個縣劃成非軍事區,但是實際上,所謂的非軍事區隻是針對咱們自己的,南北誰也不允許在這裡駐軍,但是東洋人的部隊可是一個人都沒少,整個非軍事區,從津門一路向北,一直到山海關,整個沿海地區以及京山鐵路沿線全部淪陷,也就是說現在的張平已經在日占區生活了。那個東洋來的高級顧問團,也開始鳩占鵲巢,成為了津門事實上的管理人員。津門徹底成了幫派人士的遊樂場。所以說黃金十年,很少提這個北方第一大城市津門,純粹是,這個城市淪陷的實在是太早了。
而婁半城的東洋妻子,給他生了一個兒子,並且一出生就把他定為了家產繼承人。至於婁半城的幾個庶出的弟弟,婁半城也挺下的去手,直接一個個借助東洋人的手全都處死了。可以說,投名狀和忠心都給東洋人表的足足的,這不東洋人的支持馬上就到了,給婁半城擴大了軋鋼廠的生產規模,包含了三套設備體係,第一就是一整套的小型平爐煉鋼設備,可以生產最基礎的粗鋼,另外就是給他上了一套生產鐵路鋼軌的軋鋼機。
鐵軌生產還是挺早的,一八九零年,漢陽鋼鐵廠,就已經開始開始生產鐵軌了,結束了鐵路完全需要進口的曆史,但是生產的鐵路是以鑄鐵和熟鐵為主要材料的鐵軌,性能差,載重能力差,而且使用年限很低,幾年可能就得換一套,可以說隻是解決了有無的問題,後麵鋼鐵工廠全麵開花,也有了不少試製鋼軌的工廠但是質量也都一般,很難在國際競爭上取得優勢。
這一次東洋人給婁半城弄來的這一套鋼軌軋製設備,也不是多先進,甚至在國內都不算先進,其他地方比他先進的軋機不是沒有,是東洋自己淘汰的一套設備,不過就這,大家也是如獲至寶,很簡單,之前的軋機,都是人家外國人來組裝的,連看都不讓你看一眼,而這一次,就有點過於落後可以展示的意思了,再加上婁半城那是忠心大大的,不能讓帝國的忠臣寒了心,所以這一次,這套設備的組裝是完全有東洋技術工人指導,婁半城自己的工人動手組裝出來的。
張平為了學點東西,給個小鬼子鞍前馬後,端茶倒水的伺候著,這群人本身就是普通工人,在東洋也是底層牛馬一般的存在,沒想到到了津門居然過上了人上人的生活,對於這個極力巴結他的人,那也是挺大方的,不僅僅是教給他這麼一種設備的組裝方法,平時可沒少教給他一些通用裝配技巧,為了感謝,張平甚至還重金從樓子裡麵給他找了一個姑娘,陪著他,兩個人的關係相處的那是相當的不錯啊。當然兩人關係不錯,並不是張平會日語,而是這些工人來之前都進行了簡單的漢語培訓,配合日語翻譯,兩個人的交流問題還真不大。
同樣被調過來,學習裝配的易中海和劉海中兩人,他們兩個雖然關係一般,尤其是劉海中的技術,比易中海好的多,易中海對劉海中的意見就沒有小過。但是這一次來軋鋼廠出差,兩人畢竟是老機械局出身的人,而且過來就是圍觀加學習的,他們並不親自動手,所以關係有所緩和,一致對外嘛。對於張平這個和他們年齡差不多,但是卻已經是乾活的主力的張平意見那是相當大的。尤其是,看著張平鞍前馬後的伺候一個東洋鬼子,那嘴裡的鄙視就從來沒有停過。
張平也知道這事,但是沒怎麼在乎,用他給他師父說的話,彆管人家說什麼,東西學到自己肚子裡的,才是好東西。看著張平這麼給麵子,婁半城心裡高興啊,一高興,居然把推遲了了張平三年的漲工資承諾給落實了。
三年前,婁半城給張平說,讓他好好表現,表現好了給他漲工資,結果這一等就是三年,張平的都一個徒弟都已經通過考核,成了一個正兒八經的工人了,這個承諾都沒有落實,結果這一次,婁半城一高興,直接當場宣布給他漲了工資,一個月長了七塊大洋,三十五塊大洋,已經快要追上他師父了。隻可惜依然是紙幣為主,不過這一次的紙幣不再是兩大銀行發行的紙幣了,而是一家東洋銀行發行的。
現在市麵上的紙幣係統非常複雜,有中行和交通銀行發行的紙幣,有農民銀行發行的銀元劵,有察哈爾錢幣局發行的察鈔,有省銀行發行的銀元劵,還有大中銀行發行的紙幣,再加上東洋的銀行發行的銀元劵,這個貨幣體係,就應該直接用混亂來形容。其中,最不受歡迎的,應該是察鈔,畢竟是是外省的錢,而且哪怕是在津門建了一個分行,兌換起來也非常麻煩,,經常動不動的就沒錢。
其次就是這種東洋銀行發行的銀元劵了,他們根本就沒有在銀行準備足夠多的銀元,所以也根本不提供兌換服務,說白了,這其實是一種沒有準備金的信用貨幣,隻不過他們的信用目前還沒有破產,而且一些大資本還挺喜歡這種洋銀劵的,因為,他們可以在東洋的洋行買東西。而最受老百姓歡迎的,就應該是中行和交通的紙幣了,他們可是實打實的依然堅持一塊錢,就能換一塊錢的存在,據吹,兩家銀行的分行裡,都儲存了超過五千萬銀元的現大洋儲備,實際上,我去看了,根本沒這一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過雖然貨幣體係混亂,但是在交易的時候居然還能做到平穩有序,第一是互認,第二就是大家的錨定物都一樣,就是銀元,再一個就是大家發行貨幣都是比較平穩的,基本沒有什麼當十,當百,當千之類的東西,一百塊銀元的麵額,那是真的能買一百塊的東西,不用考慮貶值的問題。
張平這一漲工資,哪怕是家裡又多了一個人,他的日子過得依然不錯,每個月把到手的五個大洋存起來,紙幣全都花光,家裡改善生活甚至已經成了常態。哪怕是花不完,他也會找人,換成銀元或者小金條,存起來,他在家裡埋了一個大缸,專門用來存這些東西。在津門這些東西不怎麼好兌換,所以裡麵東西不多。
不過他乾了一件非常瘋狂的事情,他給我家裡買了兩輛自行車,津門買自行車難度並不大,畢竟北方第一大城,西洋的整車進口的自行車不多見,但是來自東洋的自行車那是很多的,尤其是有很多關鍵零部件東洋進口,其他非關鍵零部件國內生產,然後采用前店後廠模式進行組裝的自行車店鋪,居然有一百多家,在津門這個地方很成氣候,所以隻要有錢,而且願意花錢,在津門買自行車難度不大。
隨著二十二縣的淪陷,京城也幾乎一分為二了,東邊基本徹底成為了東洋的勢力,裡麵的管理人員,可以說全都是漢奸,西邊還稍微好一點,但是卻被零零散散的東洋駐軍折騰的晝夜不寧。三四年,一開年,就有一個東洋人找到婁半城家裡,大致意思是想讓婁半城不要一直窩在津門,要想辦法走出去,比如京城就是一個好地方嗎,他們也會給他提供足夠的支持,比如,如果婁半城願意去京城開廠子,那麼他們就可以為他在京城的廠子提供非常先進的設備,而且會幫他拿到足夠的關係國計民生的產業。
說白了,就是想讓婁半城給他當白手套,因為塘沽協定的原因,老百姓和一些商業進步人士,對東洋的意見越來越大,甚至出現了,隻要有國產替代的,哪怕是貴一點買國產的,甚至買西洋進口的,也不去買東洋進來的,這對他們非常不利啊。讓婁半城進京開廠子,一方麵是利用他控製好京城的國計民生,比如吃穿,另一方麵,就是培養群眾對東洋的親近。
一個工人在有東洋背景的工廠裡上班,影響的可不是一個工人,而是他們背後一個甚至幾個家庭,就目前而言,東洋並沒有做好依靠戰爭占領這麼龐大國土的準備,畢竟國土麵積大,人多,也就預示著有足夠的戰略縱身,他們沒有把握,不被拖住,他們也怕前腳他們動手,後腳一群外國人進來摘桃子。所以他們現在的目標還是和平演變,不戰而屈人之兵。
主要方向就是先滲透高層,讓管理人員成為他們的狗,然後通過各種手段,讓老百姓慢慢的開始聽他們的話。就算是做不到言聽計從,百依百順,那麼以後他們要實際占領這些地方的時候,也儘量不要陷入遊擊隊的泥潭裡,在他們看來,東北就是這一步沒有做好,老百姓對他們敵意太大,所以現在陷入了到處都是冷槍冷炮的局麵。為了不重蹈覆轍,針對舊直隸地區,必須得步步為營。
對於他東洋爹的要求,婁半城這個東洋人的便宜兒子,自然得乖乖的聽話,在全麵考察之後,終於在三五年,京城的工廠全麵動工了,婁半城在京城主要建設兩個工廠,第一就是生產鐵軌的軋鋼廠,順路生產鋼筋,第二個就是機械廠,主要生產各種民用機械,紡織機,磨麵機等等設備。軋鋼廠建在了城外,畢竟車間都比較大,而機械廠直接就建到了城裡,占了一個曾經的王府,省的蓋房子了。還順路建了一個醫院和一個發電廠。
並且在東洋人的幫助下,婁半城還控製了城東的醫療,糧食,布匹以及一部分零售行業,甚至連北邊的毛皮產業他都插了一腳。發展非常迅猛,年底的時候,張平出差在京城呆了幾個月,主要是組裝一套來自東洋的所謂的最先進的軋鋼設備。說不是最先進的也不對,畢竟這個是東洋目前主流的技術,但是問題的關鍵是,現在的東洋在鋼鐵產業上麵,就是個孫子,連弟弟都不算,就拿軋製鋼軌的設備來說,東洋還是專機專製的蒸汽動力穿梭軋機呢,而西大這個時候已經開始用連續性萬能軋機了。至於目前還是世界第一的帶英那就更不用說了,這種蒸汽動力的穿梭軋機,他們都淘汰了快二十年了。
但是這一趟,張平就僅僅是出差而已,並沒有留在京城,畢竟相比於京城,津門的工廠才是婁半城的底子,張平這種廠裡的未來之星,肯定是要留在津門的,反而婁半城把不少來自原機器局的工人調到京城去了,畢竟他們不是自己人,再加上,婁半城想要通過東洋人把機器局的設備全部更新一遍。現在的婁半城,可以說是無限張狂,為啥,因為,津門已經徹底成了東洋人的控製區了,他打著東洋人女婿的旗號,基本在舊直隸地區可以橫行無忌。為啥,因為今年發生了幾件事。
先是為了剿“匪”,某些人對外妥協,通過兩個協議完全放棄了舊直隸地區的管理權,隻保留了一個名義上的主權,至於東北,連主權都丟了,畢竟執政已經開始稱皇帝了,而且還成立了一支戰鬥力相當不錯的偽軍,叫帝國軍,貝勒爺居然直接乾到了這支部隊的餐謀長,你就說厲害不厲害啊,不愧是早早地就跪下的人,再加上他背後還有他大夫人的運作。這其實就是一個頭銜,沒有啥實際權力,帝國軍的管理指揮權,全都在東洋人手裡。
從司令部到連隊,都有東洋,參謀,顧問,教官,觀察員等等以各種名義插進來的東洋士兵和軍官,他們牢牢掌握了這支部隊的實際權力,而且這支部隊戰鬥力還不錯,在剿滅遊擊隊和剿“匪”之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為此,貝勒爺這個餐謀長,居然上了鋤奸隊的名單,而且排名還挺靠前可惜,幾次刺殺全都铩羽而歸。
喜歡日記:係統請大家收藏:()日記: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