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邊在打仗,南邊也在打仗,反倒是舊直隸地區相當安穩,沒有任何風雨,大家夥也沒有整出什麼幺蛾子來,除了何大清媳婦對何大清的怨念越來越深了,這個事還真不是何大清的錯,隻是他大男子主義,我想乾嘛就乾嘛,沒必要和你一個娘們解釋,你管不著我,他不解釋,導致他媳婦根本不理解,所以對他有一定怨念,不過在我看來,他媳婦埋怨他其實也沒錯。
為啥,何大清乾了個什麼事呢,他把從飯店裡帶回來的所謂剩菜全都給了他一個鄰居了,不求彆的,就為了能讓這家人的老太太,在關鍵時候能救自己一家人一命。這些所謂的剩菜可不是真的剩菜,都是沒有上桌的備菜,或者上桌之後完全沒人動的大菜,就這個,何大清也得花關係,甚至是花點錢才能拿到手,和真正的剩菜沒有關係。對於這個,他送禮的那一家也清楚,有的時候何大清要是能分到非常好的真剩菜,也會拿著去巴結一圈。
為啥,這人家裡的老太太是貝勒爺大夫人的第一批丫鬟,當初在京城貝勒府的時候,貝勒爺和大夫人都能單獨給她劃個院子,備上丫鬟讓她養老的存在。說白了這是個東洋人,或者是很早之前就入了東洋國籍的漢奸,現在他會說外國話,手裡還有僑民證,雖然作為一個二五仔還是一個下人,這些東西不能給他換來吃喝,但是卻能利用她的身份,萬一真有東洋人刁難他們老何家的時候,能出來周旋一下。
何大清把她當祖宗供著,就是為了這點事,畢竟現在的津門可是東洋人的天下,當然他的何家目前隻包括何雨柱和他何大清,至於他媳婦,她姓何嗎,所以我說她埋怨何大清沒啥錯誤。
還有一件事,何大清乾的非常不好,那就是,他媳婦因為生孩子的原因,身體不好,很多時候不能滿足何大清的需要,所以,何大清經常去樓子裡麵消費,他媳婦也從來不管,用她自己的話,也就是小門小戶人家,要不就她這身體,早就該給何大清小老婆了,何大清的名言,玩玩和娶媳婦沒有任何關係。而何大清的這些行為,必然會對還不會說話何雨柱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三六年下半年,婁半城把家從津門搬到了京城,美其名曰,好好發展京城的產業,可以更好的給太君服務,實際上,就是現在津門成了東洋人的天下,他那個東洋媳婦越來越驕橫了,離婚又不敢,所以隻能躲得遠一點了。這一次他搬家進京,就沒有帶老婆孩子,說是讓他們早早地熟悉婁家的家業。其實婁半城很清楚,要是他東洋爹想要把他的產業給彆人,他親自坐鎮也沒用,要是他東洋爹不想動,哪怕他媳婦把婁家的產業經營的鐵桶一塊,隻要一句話,就都可以回來。他離開津門,來到京城的另一個原因,則是京城相比津門更好玩。
進了京城,他立馬就重新置辦了一個家,找了一個外室,姓譚,和譚家正支關係挺近的一個旁支,譚家雖然現在也不能說多發達,但是正支家的姑娘給婁半城當外室還是比較有損顏麵的,但是譚家又需要一個和東洋人拉上關係的線,所以犧牲一個旁支姑娘,和婁家結上親,那是穩賺不賠的,甚至再知道婁半城對於吃特彆感興趣之後,還把自家培養的大廚陪嫁了一個給婁半城。
兩個人在京城重新置辦一個家,自然是不敢驚動家裡的正室的,她可以什麼都知道,但是你不能主動跑上去貼臉開大。總之兩邊都知道對方的存在,但是都當對方不存在,婁半城形成了另一種意義上的兩頭大,但是他還是更喜歡溫柔小意的譚姑娘,所以在京城的時間遠比在津門的時間更長。
三七年上半年,許大茂出生了,就一普通孩子,比何雨柱可大多了,七斤多,畢竟許家有錢,也不怎麼疼人吃。老聾子和許老頭關係還不錯,畢竟是合作夥伴嗎,而且許大茂也是兩家聯姻的結晶,所以,於情於理,老聾子都應該抱抱許大茂,可惜,許大茂不怎麼給麵子,這個人小小一小屁孩,他認人,老聾子一抱就哭,但是還是被老聾子強行抱了起來,畢竟體恤下屬嗎。
結果,許大茂最牛的地方來了,既然上麵流水不能讓你放下我,那麼我就在下麵給你補上一泡,這人直接尿了。關鍵是,這時候,老聾子正抱著許大茂假笑呢,也不知道怎麼就那麼寸,許大茂正中靶心,老聾子第一次嘗到了童子尿的味道。好嗎,從這以後,老聾子就沒有碰過許大茂一根汗毛,再加上有她假兒子,在身邊不斷的說許家的壞話,老聾子對許大茂就更沒有興趣了。
到了下半年,風雲突變,也不能說風雲突變吧,隻能說靴子終於落地了。大家都知道,哪怕是未來的投降派,和平建國軍,也知道東洋的全麵侵略肯定會來,隻是早晚的問題,甚至把圖書館,大學,實學館之類的機構早早地就搬走了。這一次他們連臉都不要了,直接沒事找事,正式開戰,大家也知道,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來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既然已經開戰了,那麼東洋人也徹底撕下來偽善的麵具,軍事上全麵出擊,經濟上敲骨吸髓。這一次反倒是張平家裡門口掛的小牌牌救了他們全家一命,那個小牌牌是舊警察給他們掛上的,表明這一家是典型的親東洋家庭,是大大的良民,忠臣。所以在這一次黃金白銀清剿行動中,根本就沒有進門,留下了不少硬東西。
怎麼回事呢,三六年,南邊正式下命令在北方推行法幣,就是法定貨幣的簡稱,由中行,交行和農民銀行自行報備發行,取代之前三行自行發行的紙幣。同時取締大洋在市場流通中的合法地位,也就說,平時買東西花大洋違法了。但是南邊對北邊的約束力約等於沒有,所以雖然法幣流行起來了,但是大洋的流通地位,那是一點沒少。
為啥,自打宋朝有了交子以來,我們的紙幣這個玩意就沒有正常過,尤其是官方發行的紙幣,再加上前麵幾個勢力基本上都把官方紙幣的信譽透支到姥姥家了,導致大家對法幣的警惕性,就從來都沒有小過。既然大洋已經全麵退出市場流通了,那麼是不是對於民間私藏的大洋要進行清剿呢,南方很多地方都進行了清剿,不過清剿的都是普通老百姓,甚至為了清剿黃金白銀,還發生了不少衝突,打死了不少人。至於達官顯貴,誰敢管,誰敢問,倒黴的都是老百姓罷了。
不過這裡是北方,他們的管理幾乎伸不進來,再加上東洋也不願意讓他們收繳民間的金銀,所以很多地方陽奉陰違,幾乎沒有任何結果。但是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大家手裡的金銀沒有被南邊拿走,反而被小鬼子給清剿了。
小鬼子全麵占領舊直隸地區之後,成立另一個聯合銀行,強行發行了一種完全沒有準備金紙幣,叫聯銀券,用來取代所有的紙幣,在槍炮的威脅下,很快其它貨幣就全都沒影了,包括法幣。隻有小鬼子勢力還沒有完全控製的租界,依然承認法幣的合法貨幣地位,其他地方的法幣就是一張廢紙,從來不存紙幣的張平又一次小賺了一筆。
小鬼子發行聯銀券,目的也是為了搜刮民間的金銀,所以,比南邊更加暴力的金銀清剿來了,他們采用的就是殺一儆百的策略乾的,隻要抓住一個私藏金銀,不主動上交的,直接全家槍斃。張平為了全家的性命,都已經把家裡所有的金銀全都拿出來,就等著小鬼子來收走了,結果小鬼子看到門口的牌子,連門都沒進,直接就走了,讓張平虛驚一場。
他為啥這麼自覺,真的是害怕啊,有個小老板,把十八根金條,砌進牆裡了,照樣被小鬼子搜了出來,而且一家十八口一個不剩全都殺了,兩個奶娃娃都被用刺刀穿了血葫蘆,小鬼子把掃雷的設備拿來找金銀了,找不到才怪呢,有個人把一罐子大洋藏到了土灶下麵大半米深,都被搜了出來,張平不認為自己比他們這些人厲害,所以為了全家的性命,他直接把金銀全都擺了出來。沒想到人家根本就沒有進門。
雖然說聯銀券沒有準備金,而且小鬼子也不是很上心,但是一開始幣值還是很穩定的,和法幣差不多。其實,聯合銀行也支持法幣兌換聯銀券,不過各個銀行營業點都說聯銀券兌換量有限,每人每次可以兌換的聯銀券是有限的,實際上就是東洋人也不想要法幣。這一片流通的法幣是中行為主,交行為輔,南邊則是以中央銀行為主,圖案都不一樣,所以北邊的法幣到了南方,人家不一定認,小鬼子收上去,也不怎麼好花,所以就通過限量兌換的邏輯,儘量少收。
老百姓手裡一大堆法幣,直接全都成了廢紙,至於說四五年以後再用,以大隊長的尿性,八年之後的法幣和現在的法幣能是一個概念嗎。不過這一次兌換,可是針對所有人的,反正是廢紙換廢紙,所以限量隻是針對老百姓的,對於那些顯貴,基本沒有限製。所以就衍伸出來一個奇葩的行業,換幣中人。
主要就是以幫派分子為主,老百姓自己去銀行換不出錢來,但是他們能啊。所以他們就對外宣傳,他們能完成兌換,而且還不限量,就一點,他們得收個手續費,也不多四成。這麼高的手續費,他們生意依然忙到起飛。沒辦法,用一百塊錢換五十塊,不好接受,但是相比於,換不出來,直接變成廢紙,還要好不少的。
這還是津門的收費標準,京城更高,直接要六成,閆家在這一次換幣風潮中賠大發了,他們這種店鋪,不滿足洋大爺的不限量要求,所以哪怕是全家大小齊上陣,也換不出多啥錢來。最後隻能聯係了幫派分子,不過他們畢竟也不是普通老百姓,所以幫派分子就給了一個優惠,人家直接要一半,減了一成。閆家可是在這一次貨幣兌換裡,吃了大虧了,最後能回來一半就不錯了。
貝勒府裡住的幾家人家,運氣也還行,小鬼子根本就沒有進門,所以很多人都保留了不少金銀財寶。何大清也算是老倒黴蛋了,他就有點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居然天真的覺得他藏的嚴實,小鬼子肯定找不到呢,所以沒有任何坦白的計劃。結果可想而知,他以為的保險,根本沒有抗住小鬼子的簡單搜查,弄出來金銀之後,槍口直接頂到了一家三口的腦門上。
這個時候,就看出,何大清平時的投喂沒有白廢,他平時投喂的那家老太太,一看三把槍頂到腦門上了,直接就拿著自己的僑民證招呼了領隊的小鬼子,這才算把糊弄過去,不過金銀肯定還是都拿走了,但是一塊錢的聯銀券都沒有收到。為啥,既然廢除了銀元的流通性,那麼私藏銀元就是犯罪,他們隻是沒收違法資產,肯定不會考慮給你錢買斷了。
這一下何大清媳婦也知道了這個小老太太的威力,所以對於何大清在給人送東西,不僅沒有鬱悶,反而挺支持的。當爹的從外麵帶回吃得來,老婆孩子沒有享受到,反倒是幾個鄰居吃的滿嘴是油,而他媽居然沒有意見,反而支持何大清的行為,這件事持續了很多年,對何雨柱的童年影響非常大,這也為他以後的行為打下了基礎,但是他卻從來都沒有想過,他的鄰居和他爹的鄰居能是一碼事嗎。
金銀沒有了,而他就一個普通人,也沒有聯係幫派分子,兌換的錢本來就不算多,何家算是狠狠地過了一波苦日子。
喜歡日記:係統請大家收藏:()日記: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