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趙桓,自言自語在那裡盯著圖紙,仔細端詳了一番,眉頭卻微微蹙了起來。
“這皮革、厚紙,雖則輕便,但若要用於軍前,日曬雨淋,磕碰磨損,其耐用性終究是個隱患啊……”趙桓喃喃自語,手指在圖紙上那代表筒身材質的部分輕輕敲擊著。
“銅鐵過重,竹木易損……究竟何物,才能既輕便堅固,又易於加工,還能保證這套疊之處的密合與順暢呢?”
他腦中靈光一閃,猛地抬起頭,眼中放出異樣的光彩。
“張望!”趙桓的聲音帶著一絲急切。
“奴婢在!”張望連忙應道。
“你速去將作監,再替朕尋幾位技藝精湛的角匠來!朕記得,軍中號角,便是用牛角製成,其彎曲、堅韌、輕便,或可一試!還有,那製作弓弩所用的筋膠,其粘合之力非同小可,或許能用於這筒身接合之處!”
趙桓目光灼灼地盯著圖紙,仿佛已經看到了新的突破口。
“是,官家!奴婢這就去!”張望不敢怠慢,匆匆領命而去。
趙桓目送張望匆匆離去的背影,嘴角不由泛起一絲笑意。這老內侍,如今是越來越得力了,對自己這些“奇思妙想”,雖不儘明了,卻總能一絲不苟地去辦。
他收回目光,重新落在案幾那張畫滿了伸縮鏡筒草圖的宣紙上。牛角為筒,筋膠粘合……這法子聽起來似乎比皮革厚紙要靠譜得多,隻是不知那些角匠的手藝究竟如何,能否達到自己設想中的精密度。
此事還需張望回來,與匠人細細商議過才知。
趙桓輕舒一口氣,在偏殿中踱了幾步。這千裡鏡的研製算是暫時告一段落,等待材料和匠人了。但他的心思,卻又不由自主地飄向了格致院的另一項重任——新式火器。
鐵牛的合金鑄管,楚材的轉輪彈巢和水力機床,這些都是攻堅的難點,非一日之功能成。但在此之前,或許可以先從現有的火器入手,看看有無可改進之處。
“張……”趙桓習慣性地想喊張望,話到嘴邊才想起他已奉命出宮。
他啞然失笑,搖了搖頭,轉身對殿門外侍立的一名小黃門道:“去,將全德民給朕喚來。”
“奴婢遵旨。”小黃門應聲而去。
不多時,內侍省的管事牌子全德民便一路小跑著進了偏殿,躬身行禮:“奴婢全德民,叩見官家。”
“平身。”趙桓隨意地擺了擺手,目光卻透著一股審視,“全德民,朕問你,我大宋軍中,如今可有裝備一種……嗯,以火藥催發,能噴射鐵砂碎石傷敵的管狀利器?”
全德民聞言一怔,小心翼翼地回憶著,答道:“回官家,奴婢曾在軍器監的武庫中,見過一種名喚‘突火槍’的器物。乃是以巨竹為筒,內填火藥,再裝填些碎鐵、石子之類的‘子窠’。點燃之後,先噴烈焰,隨即子窠並發,聲如爆竹,能及百餘步。隻是……隻是此物粗陋,準頭不佳,且裝填繁瑣,軍中似乎……用之不多。”
趙桓眼神一亮!
突火槍!正是此物!
這便是後世火銃的鼻祖啊!雖然簡陋,但其原理已然具備。
“哦?竟有此物?”趙桓故作驚訝,心中卻是大定,“你速去軍器監,著他們取一具完好的‘突火槍’來,再取些配套的火藥和子窠,朕要親眼看看。”
“是,官家!”全德民不敢怠慢,連忙應下,“隻是……官家,此物頗為粗劣,恐汙了聖目。且其施放之時,煙火頗大,亦有幾分凶險……”
“無妨。”趙桓打斷他,“朕就是要看看這‘粗陋’之物,究竟有何可取之處,又有何可改進之處。你速去便是,莫要囉嗦。”
“奴婢遵旨!”全德民見官家主意已定,不敢再勸,連忙躬身退下,匆匆趕往軍器監。
趙桓看著全德民離去的背影,嘴角再次露出一抹深思的笑容。
千裡鏡是“眼睛”,能看得更遠。
而這“突火槍”,若是能加以改進,便是我大宋軍士手中無堅不摧的“鐵拳”!
他前世雖然對軍事不甚了了,但也知道火器對於戰爭形態的顛覆性改變。如今既然身處這個時代,又恰逢宋代火藥技術已有相當基礎,若不將這跨時代的利器早日弄出來,豈非暴殄天物?
合金銃管的研製非朝夕之功,水力機床的建造也需時日。但在這“突火槍”上做些改良,或許能更快見到成效。
比如,改進火藥的配比,使其爆發力更強;比如,規範子窠的形狀和材質,使其更具殺傷力;再比如,加固竹管,或者嘗試用更耐用的材料製作槍管……
趙桓的思緒再次活躍起來,各種念頭在腦海中翻騰。他甚至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親手拆解一下那“突火槍”,看看其內部構造究竟如何。
隻是,這東西畢竟是火器,威力如何,安全性怎樣,都還是未知數。
“看來,還得尋個空曠的地方,親自試試這‘突火槍’的威力才行。”趙桓心中暗道。
他又想起了楚材關於連發裝置的設想。若這“突火槍”能實現連續擊發,哪怕隻是三五發,其戰場價值也將不可同日而語。
就在趙桓沉思之際,偏殿之外,隱隱傳來了張望的聲音,似乎還夾雜著幾位匠人的回話。
角匠,到了麼?
喜歡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龍請大家收藏:()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