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總督府中的楊鶴,正為招降幾部規模小的起義隊伍而高興,覺得招撫之策可成。
在收到吳敬派人送來的加急書信後,楊鶴帶著期許拆開閱覽,認為有馬三春節製七千兵馬,定可剿滅黃龍山的反賊。
然而,當看到書信第一段,楊鶴便拉下了臉。
隻見書信中寫道:“罪將吳敬,奉總督大人之命,率延安衛進剿黃龍山賊寇不利,損兵數百,後受兵憲節製,共領兵七千剿賊。然,兵憲馬三春不鑒罪將前敗,執意分兵三路,中賊寇奸計,三路兵馬被賊軍各個擊破,兵馬儘覆……”
後續的內容,則是吳敬說明作戰細節,並將失利原因全部歸咎於馬三春分兵。
且大罵馬三春沒有第一時間率軍救援,利益熏心的進攻反賊後營,導致七千兵馬覆滅於黃龍山中。
楊鶴看完書信內容,自然不會聽信吳敬一麵之言,所以派出人手去詢問與吳敬一同返回的親兵,並到黃龍山附近打探,及尋找逃脫的潰兵詢問。
然而,得到的消息,竟與吳敬書信中所說一般無二。
至此,楊鶴不得不信明軍之敗,是馬三春決策失誤,才導致了七千大軍覆滅。
緊接著,楊鶴派人詢問吳敬等人關於黃龍山反賊的情況,得知反賊也傷亡過半,他便生出了再派兵圍剿的心思。
於是,楊鶴立即召集各部議事,準備將手中的錢糧全部拿出,發給一部邊軍,由洪承疇率軍進黃龍山圍剿反賊。
然而事情卻不會如他的意!
在楊鶴與各部剛剛決定發兵圍剿反賊之時,朝廷的一封八百裡加急文書,送到了楊鶴的手中!
楊鶴打開一看,頓時麵色難看,因為這是一封崇禎皇帝下發的勤王令。
於崇禎二年十月二十七日,新登後金大汗之位的皇太極,兵分三路進攻大明關口。
當日,由皇太極率領的中路大軍,攻破洪山口、漢兒莊;由阿巴泰和阿濟格率領的後金軍左翼,攻破龍井關;由嶽托和濟爾哈朗率領的後金軍右翼攻破大安口城。
後金三路大軍,共計十萬之眾,入關後攻城拔寨,燒殺搶掠,奸淫屠良,無惡不作,官軍禦敵不利,屢遭慘敗。
十一月初三,後金軍三路合兵圍攻遵化城,一戰而下,遵化城中之人,凡不投降歸順者儘皆屠殺,錢糧財物也洗劫一空。
十三日,後金軍避開袁崇煥率重兵把守的薊州城,往通州方向前進,逼近京畿要地。
“該死的奴賊!”楊鶴將八百裡加急文書拍在桌案上,起身來回踱步,心緒不寧。
好一會兒之後,楊鶴對門外喊道:“來人,快馬追回圍剿黃龍山反賊的文書,再邀胡巡撫前來議事!”
“是,大人!”門口出現的身影,答應一聲後,立即離開。
不多時,前些時日來到固原的陝西巡撫胡廷宴,來到楊鶴所在的房間。
兩人見麵,略微拱手見禮,然後分主次落座。
胡廷宴端起茶盞品茗一番,率先開口:“楊督臣找我來,可是有什麼要事?”
“唉~!”楊鶴長歎一聲,從袖口中取出八百裡加急文書遞向胡廷宴:“胡巡撫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