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古瓷觀天_上善若水,尋安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85章 古瓷觀天(1 / 1)

我是在景德鎮一處廢棄的明代窯址遇見柴老的。

那是個白露過後的清晨,我踩著露水走進荒草叢生的古窯場,忽然聽見窯洞裡傳出清脆的敲擊聲。循聲而去,發現位鶴發童顏的老者,正用銀針輕叩一件剛出窯的瓷瓶。見我探頭,他笑著招手:"來得正好,聽聽這天籟。"

瓷瓶在他指下發出"叮——"的悠長回響,餘音在窯壁間回蕩,竟似編鐘般層次分明。

"這是"觀天瓶","柴老輕撫瓶身,"用含隕鐵的高嶺土燒製,能感應星象變化。"

就這樣,我開始了在柴老"天窯"的學藝。他教我的第一課是如何"辨土":

"麻倉土要選雨後挖的,帶著地氣;高嶺土得取寅時的,含著晨露;這塊..."他揭開紅布,露出塊泛著藍光的泥團,"是摻了龍泉青瓷碎片的"憶骨胎",燒出來會有冰裂紋。"

最令我震撼的是柴老的"觀火"絕技。他能根據窯內火焰的顏色變化,準確判斷窯變效果。有次他突然往窯口撒了把銅粉,火焰頓時轉為青紫色。

"火有九色,"柴老凝視著變幻的火焰,"這窯要引的是"天青魂"。"

三天後,我有幸參與了"煉泥"工序。柴老將不同土料按秘方混合,在青石板上反複捶打。他說每團泥要摔打三萬六千次,暗合周天星數。

"看這泥團,"他舉起團練好的瓷泥,"已經能照見雲影了。"

拉坯成型時更為玄妙。柴老不用電動轉盤,而是用古老的"手撥輪"。隨著輪盤轉動,他雙手如捧月般攏著泥坯,竟塑出件北鬥七星狀的器型。

"這叫"星宿尊","他邊修坯邊解釋,"每個凸起對應一顆主星。"

立冬那日,柴老帶我去了趟"祭紅"遺址。我們在古河道旁挖取一種特殊的"血釉土",用來製作祭器釉料。他說這是當年禦窯廠秘傳的配方,能燒出霞光般的紅色。

"搓搓這土,"他將濕土按在我掌心,"是不是有體溫?"

回到窯場,柴老演示了"窯變"的極致控製。新製的坯體入窯前,他在坯底刻下二十八宿圖案。燒成後,這些圖案竟在釉下若隱若現。最神奇的是"觀天瓶",在月圓之夜會泛出淡淡熒光。

"好瓷會呼吸,"柴老輕叩瓶身,"聽這聲音多通透。"

一個月後,我見證了"養瓷"的奇跡。柴老取出一隻養了四十年的茶盞,釉麵開片已經形成完整的山水紋樣。更驚人的是,注入熱水後,盞底會浮現出星圖光暈。

"這盞認主,"他注入泉水,"外人用它,圖案就不顯。"

現在我的多寶閣上珍藏著柴老贈的幾件瓷寶:

隻日常用的"雨過天青"盞

尊可鎮宅的"太極瓶"

套"二十四節氣"茶具

塊未燒的"憶骨胎"泥料

上周朋友新居喬遷,我送了柴老的"太極瓶"。次日他驚喜地說,夜間瓶身會泛出柔和光暈。我告訴他,這就是古瓷的神奇——在泥土火焰中凝結著宇宙訊息。

臨彆時,柴老送我一塊未成型的瓷泥,形如臥蠶。

"記住,"他沾滿陶泥的手指點在我眉心,"製瓷要三分火,七分心;養瓷要三分工,七分緣。"

如今每當我摩挲瓷器,總會想起柴老在窯火前專注觀火的模樣。也許,這就是瓷道最深的奧秘——在一捧陶土中見證造化神奇,在一窯烈火裡修煉天地初心。

喜歡上善若水,尋安請大家收藏:()上善若水,尋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現代封神傳1擬化者 熊徒弟最弱?關我武道熊師什麼事 重生之誓要攻略年長者 赤紅之瞳,DNF雙體聖女紀行 如歌:新疆石河記憶 擬真世界,我玩重甲 直男超甜,男主瘋狂獻上女主劇本 1949璃院繁星 重逢夜,被太子爺親紅溫了 重生官場:我真的不想再升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