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城外,朱儁帶領四萬兵馬,緊趕慢趕,終於抵達了巨鹿。
他緊盯著地圖,眼前一亮,凝視著一處城池,心思流轉。
發現鄴縣位置極佳,處於漳水河岸,並且是冀州首要城池,儲備了河北大半糧草,可謂是一處重鎮。
安陽距離鄴縣不過八九十裡,一日快馬加鞭,即刻馳援。
而且還遠離巨鹿,城高池深,易攻難守。
大戰還未開始,可作為安全屯兵處,離邯鄲不遠,僅僅是一百裡,便於進攻支援。
況且,他深有預感,黃巾軍人多糧少,一定會打邯鄲主意,決定不去魏縣,徑直前去鄴縣。
邯鄲城,淳於瓊率領五千兵馬,奉皇甫嵩之命,協助邯鄲太守馬延守城。
就在淳於瓊抵達邯鄲,一天後,高升領軍抵達了城外,把邯鄲圍困,簡直水泄不通,宛如銅牆鐵壁。
其他部隊逐漸到位,袁紹抵達了曲梁城,徐晃、胡達占據了臨城,朱儁也來到了鄴縣。
唐縣,一隻快馬高舉左將軍信件,一路高呼著讓路,沿途無人敢當,紛紛打開城門,慌忙避讓。
“文優,左將軍來信,命大軍南下石門,圍困武臨大軍,截斷叛軍糧草。
昨日,華雄傳信來,武臨搬空了無極縣。
又剿滅了吳城主,九萬兵力還未出戰,便折損了兩萬人。
兩軍兵力相當,敵方戰將相當勇猛,兵甲更加銳利,計謀無雙,恐怕占不到便宜。
可左將軍代表朝廷,雖立場不同,也不能袖手旁乾,落入人口實,該如何處理啊?”
麵對皇甫嵩調令,他不能不遵從,此戰極為凶險,左右天下格局,他也不想錯過。
但在內心裡,也不願與武臨大軍對抗,幾次作戰失利,早就給他打出了心理陰影。
想當初,身為十九萬部隊主帥,即使名存實亡,也曾經躊躇滿誌。
可三次大戰,幾番算計,曹操三萬人幾乎被淹沒,想到這些,董卓現在極為沒有底氣。
“主公,武臨軍雖驍勇,可拖家帶口,既要分兵南下,也要防守我軍,大概率不會出戰。
我軍隻需占據一處隘口,遏製住關鍵要道,提防其大軍南下,也算是完成了任務。
各方部隊均路上,管亥、皇甫嵩、盧植駐兵巨鹿。
巨鹿城外地形平坦,適合大軍展開陣仗,哪裡才是決戰之地。
唐縣距離巨鹿有近四百裡,此時出兵,一路延遲,半月時間,便可抵達目的地,正好趕上大戰。
新河,距離戰場不過八十裡,大軍留在此地,南北有河流天險,可直達巨鹿,是絕佳位置。
而且,最重要一點,武臨軍若想送糧草給管亥。
最平穩路線,必須經過新河城,簡直是一石二鳥。”
李儒展開地圖,朝地圖上指出一處地點,此處正是新河城。
東麵就是信都城,這可是信都郡郡城,囤積了信都郡大半錢糧,也可解決大軍後勤問題。
“好,極速命令華雄南下新河,大軍即日出發,整裝待發,不可怠慢。
至於圍困石門城,不必理會,全軍出發,直撲新河,區區苔蘚之敵,巨鹿才是大敵。”
李儒遠見卓越,深得董卓信任,直接忽視皇甫嵩軍令,筆直前往戰場。
要參與大戰,分一杯羹。
隻要漢軍擊潰各路黃巾軍,武臨必然獨木難支,大軍壓境,簡直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