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 明末下12_盤點奪權篡位指南[曆史直播]_思兔閱讀 

第 55 章 明末下12(2 / 2)

u就問一個問題,這什麼賈呂都這麼受寵了,怎麼連個封號都沒有成祖後宮都一堆妃子了,結果到了寵愛的美人這裡,連個最低等的選侍都不肯給是吧

金黑女士,你要不要聽聽自己在說什麼

朱棣怒了對啊,你這個老虔婆在口出什麼狂言

事情到這裡還沒完。

此後賈呂又和宮人魚氏私通宦官,因為當時皇帝經常北征,又時常巡幸北京,很長時間都沒有待在南京宮中。常年寂寞空虛的妃嬪,找一些俊俏的宦官做“對食”,後來事情被皇帝知道了。

成祖知道後開始並沒有打算處理二人,因為“帝頗覺,然寵二人不發”。但賈呂與魚氏懼怕皇帝的閻王脾氣,竟然雙雙畏罪自殺。

出了命案,皇帝自然不能再裝聾作啞,審問之下,竟有宮女稱後宮有人要謀害皇帝。這還了得再審,竟又有人揭發,說賈呂之所以與太監私通,是因為皇帝年齡大了,那方麵不行了。

從假鳳虛凰審成了忤逆謀反,又從忤逆謀反審成了對皇帝性能力的侮辱,至此,這個案件再也審不下去了。惱羞成怒的皇帝乾脆“一鍋端”,所有宮女,無論有辜無辜,一律淩遲。

李朝實錄記載

凡連坐者二千八百人,帝皆親臨剮之。

活剮近3000人,每次成祖都親臨現場觀看,李朝實錄你可真行啊。

大中國的皇帝在你們眼裡就這麼閒麼一天看十個也得看十個月啊喂

朱高熾看著老爹一副馬上就要暴走的樣子,心裡有些害怕,想著要不要上去勸一勸。

結果他挪了一下腳尖,就見朱棣大手一揮道“不用勸朕,朕一定要用燕雲鐵騎教訓教訓這幫家夥”

要說永樂大帝最著名的洗腦包,那就是誅十族了。

朱元璋問劉基“愛卿博古通今,可曾聽說過誅十族”

劉基搖搖頭“定是後人編造的。”

洗腦包的內容就是說,成祖靖難起兵,打到南京後,把方孝孺關進了大牢。

黑衣宰相姚廣孝就勸諫說,這方孝孺是天下讀書種子,不能輕易殺害,否則讀書種子就要滅絕了。

所以成祖就召見方孝孺,讓他為自己起草即位詔書,但是方孝孺卻身著孝服前來,上殿後便放聲大哭。

成祖道“先生何必如此痛心,我興兵

靖難,進駐南京城不過是為了效仿周公輔佐成王罷了”

方孝孺止住哭聲,厲聲喝問道“成王在哪裡”成祖答道“他自己燒死了。”

方孝孺又追問道“那麼為何不立成王的兒子為皇帝呢”成祖支支吾吾地答道“國賴長君嘛”緊接著,方孝孺又追問道“那為何不立成王的弟弟呢”

成祖被方孝孺弄得無話可說,強壓怒火回道“這是我們老朱家的事情,先生何必管得太多。起草即位詔書,事關重大,久聞先生高才,此事非先生不可。”方孝孺接過紙筆,在紙上憤然寫道“建文四年,燕賊篡位”八個大字,隨後便將筆狠狠地砸在地上。

成祖勃然大怒,厲聲怒斥道“難道你就不怕我誅你九族”方孝孺泰然自若地說道“就是滅十族又能奈我何”成祖終於壓製不住心中的怒火,於是便下令將其車裂。他的門生廖鏞與其弟廖銘收拾他的遺骨,將其掩埋在了聚寶門外的山上。而就在方孝孺被處決的同時,他的弟弟方孝友被殺,其妻子和兩個兒子則在家中自儘,兩個女兒投寧海淮河自儘。

成祖同時還大肆株連了方孝孺的親眷家族,實施了所謂的“誅九族”。此外,再加上方孝孺學生的家族,共稱為“十族”,其男女老少總計八百七十三口人全部被處死。

“哈。”朱棣發出了一聲奇怪的笑聲。

方孝孺是吧。

朕宰了你也可以再把你鞭屍一遍

以上大部分內容都出自明史方孝孺傳,最後誅十族的內容出自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所編寫的野記。

我隻能說,編得很好,下次不要再編了,直接寫演義小說去吧。

張廷玉,你作為明史的總裁官,總往裡麵塞這種謠言的話,會像司馬光一樣讓我懷疑你的人品的。

“啊”崇禎懵了,這這怎麼可以假的

現在我就來給大家破除洗腦包,看看曆史上的方孝孺是什麼樣的。

方孝孺是浙東寧海人,父親當過山東濟寧知府,還是大儒宋濂的得意門生,從小就被叫“小韓愈”,才學過人。但是,方孝孺一輩子也沒參加過科舉,他沒有功名,連秀才都不是

那他是怎麼開始仕途的呢

答案是靠走關係,找人舉薦。

朱元璋有召開懇談會,與社會名流交談時政看法,以此提拔人才的習慣。

方孝孺通過走後門,讓已經當官的浙江老鄉吳沉幫助聯係,分彆在洪武十五年和二十五年,參加了兩次朱元璋舉辦的社會名流懇談會。

結果朱元璋見了他兩次,都是非常禮貌的誇獎了一番,然後說今非用孝孺時,就送他回家了。

後來方孝孺跑去給蜀王當“府學教授”,也就是私人家教。一直到建文帝繼位,才應招他入朝,當正五品的翰林侍講。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沒功名,他給建文帝的新政提議恢複一部分宋朝的舉薦製,建文

帝采納了,然後方孝孺就推薦了一大堆他們浙江寧海人,這些人都成了建文一黨。

天下讀書人的種子,就這

朱棣也一臉不屑,方孝孺是什麼小垃圾,他根本就沒放在心上過。

就這就這

建文四年6月12日,李景隆打開南京城門投降,史載城破當天,有姓名記載的殉節者141人。

這141人裡,有朝廷官員,有看城門的戍卒,有宮裡的太監。

但是沒有方孝孺。

而自殺的非公職人員裡,有方孝孺的老婆,方孝孺的兩個兒子,方孝孺的兩個女兒。方孝孺老婆和兩個兒子是上吊自殺,兩個女兒都是投河而死。

但是裡麵還是沒有方孝孺。

方孝孺在哪兒呢

他沒有守城,沒有募兵,沒有殉節,而是躲在家裡,然後被抓進大牢。

當初成祖靖難起兵的口號是什麼

清君側

指的不就是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練子寧這四個人麼靖難成功之後齊泰、黃子澄都被殺了,憑什麼你方孝孺能讓成祖求你寫詔書就憑你是翰林麼

所以成祖根本就不可能跟方孝孺進行大殿對峙,也根本用不著他方孝孺寫什麼詔書。

崇禎想了想,覺得天幕分析的確實有道理。

可是為什麼所有人都說有這件事

方孝孺殉難事跡目前所見的最早記載是永樂年間的奉天靖難記,但根本沒有這麼多亂七八糟的“藝術加工”,到了成化年間宋端儀寫的立齋閒錄裡,就發明出了“瓜蔓抄”這種說法,說“抄紮人口有八百四十七人”,但也沒出現所謂的誅十族。

到了正德年間的祝枝山所寫的野記中,不僅記載了兩個人大殿對峙的具體過程,甚至詳細列出了是哪十族就真的很離譜。

但是經過不停的迭代加工,到了明末時,這件事仿佛就是個板上釘釘的真事兒了。

崇禎年間的寧海縣誌方孝孺傳、明史紀事本末、明末鄉賢大家黃宗羲的方正學孝孺、文正方正學先生孝孺等大量文獻都記載方孝孺被誅十族的事跡。

甚至,連崇禎年間編纂的熹宗實錄也記載了方孝孺被夷十族,而且還有他的幼子被人救出,逃出生天,假借餘姓延續方姓一脈,至天啟二年,方孝孺十世孫伏闕上書以聞,得以贈恤的故事。

崇禎羞愧,他和天啟的感情很好,所以熹宗實錄他也是會仔細盯著,時不時查看進度的。結果竟然還是讓這些不實的流言混進去了。

這些人是真的能編。

u再舉一個例子。

據說楊榮在成祖進南京之後,神威萬丈,單槍匹馬攔住燕王大軍,不讓他直接去南京故宮登基稱帝,而是告訴他應該先去拜祭朱元璋,不然就是不孝,不能為天下表率。

然後成祖恍然大悟,感激涕零,表示要不是有楊榮提醒就犯下大錯。於

是禮賢下士,讓楊榮進了內閣。

這個楊榮,就是輔佐朱祁鎮的托孤大臣“三楊”之一。

求求了,編故事也要講究基本法,不要拿這種東西侮辱大家的智商好麼

朱棣回頭跟朱高熾說“楊榮最近在內閣,天天都跟你一起處理政務吧”

“是”

“回頭你替我問問他,他敢單刀赴會麼哼”

成祖進南京那天發生了什麼南京的皇宮大火,建文帝在火海裡生死不知,成了千古謎題就這成祖為什麼要趕著去金鑾殿登哪門子的基去火裡登基麼

根據成祖的實錄記載,6月12日進南京,13日成祖就撤出來了,駐軍在龍潭,等著手下人清掃乾淨。

14日,文官集體入營勸進也就是玩三進三讓的把戲,勸成祖登基。

15日,是武將集體入營勸進。最後16日,諸王孫入營勸進。成祖才覺得流程走的差不多了,到了17日祭拜朱元璋陵後正式登基稱帝。

25日,以淩遲處死齊泰,方孝孺等。

彆說,朱棣還真想從天幕這裡知道知道建文這小子的去向,可惜天幕竟然沒說。

黑成祖的時候說他特彆注重麵子工程,為了合法登基,生母都不敢認,各種虛偽各種套路。

但是吹楊榮的時候又是為了大位不管不顧,不考慮任何禮節套路麵子功夫。

邏輯是不重要的,反正且看你秀才相公教你用筆杆子裝逼,什麼叫戰術嘴炮退百萬大軍啊

這種互相矛盾的記載在明初到靖難那會兒比比皆是,每個人的傳裡也有很多自相矛盾的。

就像方孝孺的爸爸方克勤傳隻有倆兒子,方孝孺這裡又有大哥和三弟了。

可為什麼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鄉紳文人、尤其是江南的文人還在不遺餘力捧自己家鄉的“先賢”,抹黑造謠太、成二祖,還有成化、正德這幾個呢

因為這符合他們的利益,所以他們什麼都坐的出來。

可悲的是,他們好像真的成功了,以至於後人都相信了他們的這些說法,把方孝孺捧到一個近乎神壇的位置。

胡適在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中提到方孝孺時,這這麼說的

“方孝孺就是為主張、為信仰、為他的思想而殺身成仁的一個人。方孝孺在燕王進入南京後,因拒絕起草即位詔被殺了十族。當時姚廣孝曾勸明成祖給讀書人留個種子,明成祖不聽,終於把他滅九族,滅十族。甚至留有方孝孺片紙隻字也是有罪的,這是明成祖要毀滅方孝孺的政治思想。所以以後明朝200年,再沒有政治思想家。我國政治思想在14世紀以前,決不遜於歐洲,但近500年來何以不振,這是由於方孝孺被殺的慘劇所造成的。”

先不說李贄、王陽明、顧炎武等等這些優秀的思想家,就說大明士紳不舉怪成祖殺人你們啥時候這麼聽話了

我隻能說,胡適你小子彆太離譜。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最新小说: 快穿之一個社畜的逆襲之路! 時光曾記得 直播通古代:我帶古人逛吃華夏! 從黑夜中殺出一條路 穿成種田文男主的極品前妻 原神:開局獲得第八係 她的人生我隻是一個過客 末世穿梭之旅 24向愛而生 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