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巨子!
黃曉峰又想起一件事,問起了張益達“張總,green是再進行一輪私募股權融資,還是把公司賣掉?”
張益達笑了笑,一臉玩味道“你覺得呢?”
黃曉峰不好在這事情上發表意見,隻能客觀分析起了green目前的情況。
“雖然目前我們的業務已經拓展到了三個大洲,幾十個國家,幾百座城市。
但盈利問題,始終是一個需要現實去麵對的難題。”
張益達重重點了點頭,“沒錯,全世界的共享經濟公司,目前還沒有一家做到盈利。
不管是uber,還是嘀嘀,全部是虧損狀態。”
見張益達沒有出聲反駁,反而比較認同自己的觀點,黃曉峰就又接著往下說“共享電動滑板車隻是共享出行的一個細分領域,就跟國內一樣,有優步在,我們的想象空間很有限。”
“嗯!”
張益達輕輕發了聲鼻音,思維一下子飄得很遠。
無論是對於自己,還是對於惠民出行、green來說,入局共享出行時間都太晚了。
這條賽道上盤著有嘀嘀、uber等巨頭,再怎麼努力,也達不到他們那個體量了。
隨著銳向、眾合的不斷成長,他已經學會抓大放小了,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這兩家公司身上。
而其他公司,全是過渡性產物。隻要價格合適,沒什麼不能賣的。
黃曉峰又說“還有,歐美的大城市大都位於北半球,寒暑明顯,而人們在寒冷的季節很少會使用滑板車出行,這樣green的實際運營隻有半年時間,收入將大打折扣。
另外,我們還得麵對li、bird這些競爭對手層出不窮的手段。
這兩家公司規模雖然做得沒有我們大,但也源源不斷地獲得了融資。
他們不計代價的瘋狂投放電動滑板車,我們拓展到歐洲,他們就追到歐洲,就跟一張狗皮膏藥似的。
雖然沒有爆發價格戰,但這樣也挺惡心人的。”
張益達歎了口氣,儘管他囑托霍華德高度重視這兩家競爭對手了,但還是無法阻止對方崛起的腳步。
隻不過比起前世的市場占有率,兩家公司這一世要低了一半還不止。
體量上,兩家公司加一塊兒,也都不到green的一半。
“聽說滑板車毀壞很嚴重?”
提起這個黃曉峰就來氣,他擺擺手,“歐美人的素質也就那樣,在社交媒體的視頻上都可以經常看到,有些人會故意撞倒一排排電動滑板車,或將電動滑板車扔出停車場……”
張益達嗤笑一聲,“這很正常嘛,哪裡都有奇葩。”
他才不心疼呢,公司是美國的公司,員工也是歐美人,資金也來自歐美。
而他就了一個模式或者說創意而已,一毛錢都沒出。
雖說這些單車都是公司財產,毀壞了也傷害他這個股東的利益。
但這種事情沒法杜絕的,老外我行我素慣了,根本不會聽你幾句呼籲就改變惡習。
“那張總,咱們是再進行一輪融資,還是賣公司呢?”
張益達暼了他一眼,目眺遠方,緩緩道“賣了分錢吧!”
……
“出售green?”
green的ceo霍華德從南美洲急衝衝地回到公司,立馬從張益達口中聽到了這個爆炸新聞。
霍華德有些想不通,公司正是處於黃金發展期,幾個對手被遠遠甩在身後,怎麼就想著賣公司呢?
“boss,咱們公司現在估值已經超過25億美元了,我正在想法籌集一輪5億美元的私募股權融資。
咱們再發展兩年,絕對可以以百億美金的市值登錄納斯達克。”
張益達擺擺手,“霍華德,盈利問題你想過沒有?
上市以後,還是像現在這樣虧損,怎麼維持股價?
不如趁現在市場黃金期,把股權換成綠油油的美元。”
霍華德沉默了,盈利確實是個讓人感傷的話題。
美國這邊的共享出行市場,不管是市場占有率第一的uber,還是第二名lyft(來福車),全是依靠融資輸血。
優步成立最早,2009年就成立了,九年了至今未能盈利。
來福車是2012年成立的,連續兩年虧損6億美元。
green繼續融資下去,股份也會大量稀釋,說不定還沒現在一次性出售來得劃算。
他持有green滑板車12的股權,要是能夠按照25億美元估值出售掉公司,這部分期權扣除行權成本,也將為他帶來超過1500萬美元的回報。
還沒行權那部分期權就隻能放棄了,除非他加入並購方繼續工作。
想到綠油油的美元,以及張益達那副鐵了心要賣公司的態度,霍華德也不再反對了。
公司管理層達成一致後,green開始通知股東。
孫正義獲知這一消息後,趕緊通知了優步的現任ceo達拉·科斯羅薩西。
優步近年來爆發了一係列醜聞,包括x騷擾、涉及性彆歧視、司機投訴、大規模泄露用戶數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