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益達知曉這一結果後,沒有太生氣,畢竟不可能款款遊戲都是爆款。
藍洞進行拆分後,有一部分團隊進入了中國。
張益達覺得不能再在藍洞身上放太多期望了,必須儘快把國內的團隊培養起來,出兩款還過得去的遊戲。
起碼把遊戲板塊的架子撐起來,目前按收入來說,守著絕地求生這一款遊戲的手遊和端遊,一年有超過30億美元營收,穩居中國第三大遊戲廠商。
但等遊戲熱度退潮以後,如果還沒有能夠接替的王牌遊戲誕生,那這個第三的位置可就懸了。
成名的遊戲i,比如古龍的小說改編版權基本上都在豬廠,金庸的又在完美世界、暢遊幾家公司。
想搞武俠網遊基本上是抓瞎了,除非給人家分成。
當代的網絡小說板塊,大部分都在企鵝那裡,也不可能授權給銳向。
還有一種方式,是買成名的影視作品遊戲改編權,但適合遊戲改編的,票房好名氣大的基本都已賣出。
張益達思來想去,隻能走自己開發的路線。
站那邊才做沒多久,網上公認的大神都還沒培養幾個出來,也沒拿得出手的i。
自己一個人越想越頭疼,張益達乾脆叫來了林真陽、陸奇、張嵐,一起開了個小會。
張益達三下五除二,簡單地講了講自己的憂慮。
“i的確是個問題。”
陸奇點頭,“國內i來源主要是小說和漫畫,小說可能還要在i更上遊。”
張益達“嗯”了一聲,他現在最後悔的事情就是沒有收購盛大文學。
較真起來,收購發生在15年1月,但在14年的時候,吳文飛就出走到了企鵝。
他想收購也收購不了,首先企鵝肯定不會同意的,同時吳文飛也看不上當時的他。
“咱們不是投了那麼多網劇,什麼《長安十二時辰》,還有電影《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要是反響不錯的話,都可以改編成遊戲啊!”
張嵐掌管內容事業群,對於投資了哪些電影電視劇熟悉得很,此時隨口就報出幾個。
張益達先想了想,隨即搖頭,“難,首先這些i能熱多久?其次就算反響不錯,跟人家發酵了幾十年的那種老i也有差距。
可以做出蹭熱度的遊戲撈一把,但咱們缺那三瓜兩棗嗎?
我們缺的是一款絕地求生這樣鎮壓底蘊的精品!”
林真陽說道“我們還是涉足遊戲時間太短了,欠缺一些底蘊。
要不成立一個i部門,開始屯版權?”
張益達點頭,“版權肯定是要慢慢屯的,但遠水解不了近渴。
我們接下來必須要出一款遊戲,改善一下我們遊戲板塊的營收結構組成。
不然一直就一款絕地求生打天下,明年要上市的話非常影響估值。”
林真陽點頭稱是,絕地求生太成功了,所以很難進行超越,甚至做出一款達到其一半收入的遊戲都難。
“是兄弟就來砍我”、“養鯤”這種遊戲錢倒是能賺,就是有點砸口碑。
銳向好歹也是擁有絕地求生這種遊戲的公司,去搞這些遊戲確實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