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巨子!
“信托牌照?”
張益達看了一眼林真陽,再次確認道。
林真陽重重點頭,“據可靠消息,中江信托有大量的信托計劃違約,而明天係自身又陷入了泥潭,這兩年來,明天係一直在配合國家去杠杆,大量剝離金融資產。
這次輪到了中江信托,各方都對這張信托牌照虎視眈眈的。”
說起明天係,老板肖建華和張益達、林真陽都還算校友,都畢業於京城大學。
明天集團最初也是由一幫京大青木的大學畢業生白手起家創立起來的,連注冊的公司名字都掛上了“京大”二字。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明天係已經控股參股了44家金融公司,涉足銀行、保險、信托、證券、基金、租賃、期貨等,覆蓋了金融業全部牌照,其控、參股的金融機構資產規模高達3萬億。
另外,據說還有4000家殼公司,連公司中層管理人員都不知道哪些公司是自己集團旗下的。
錯綜複雜的股權結構下,一家民營金控集團染指四十多家金融結構,搞點提升業績的小動作那簡直不要太簡單。
所以,這家民營金控就被肢解了,老板兩年前從香港帶走後,再也沒出現在公眾視線裡了。
張益達想了想,問“你覺得我們拿下信托牌照合適嗎?”
林真陽不解,不是你最早一直心心念念的想著金融全牌照嗎?
現在牌照來了,又打起退堂鼓了?
“你有話就直說吧,要還是不要?”
張益達搖頭,“銳向不能要,有點紮眼,信托這東西一炸雷就是幾十億起步。
裝進銳向,就是一顆定時炸彈。而且還影響我們的科技含量,被當成金融股來估值就傻眼了。”
林真陽沉思,好像的確很雞肋啊,對於目前的銳向來說是這樣。
喜歡搞資本運作和實業的大佬應該比較喜歡這張牌照,資金可以流向房地產、基建、證券、債券投資、貸款、風險投資等幾個領域。
“那行吧,我們還是不去湊這個熱鬨好了。”
張益達點頭,又說“我們不要,益民財富可以去接著。”
林真陽笑道“那業務上倒是很契合,還能起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財富管理和信托都是麵向高淨值客戶,甚至財富管理機構還要幫信托代銷產品。
想到益民財富那點體量,林真陽多問了一句“益民財富吃得下嗎?”
“借點錢不就行了。”
想通此結後,張益達撥通了丁思瑤的電話。
“有個大禮包要不要?”
丁思瑤沒聽懂,問道“張總你說什麼啊?”
“信托牌照要不要?益民財富來控股一家國內的信托公司。”
益民財富在東南亞發展得很是不錯,丁思瑤也長期呆在新加坡。
此刻她坐在新加坡的辦公室裡,眺望著遠方的海岸線,聽到電話裡的消息後,心情有些激動。
對於他們這種公司來說,做夢都想擁有一張牌照,其中牌照最適合的就是信托了。
“這是真的嗎?哪家信托公司?”
“中江信托,就是底子不太乾淨,你先回國去摸摸底。”
對這家公司丁思瑤不陌生,甚至還幫他們賣過產品。
“好,我馬上訂機票。”
……
丁思瑤回國後,在張益達的吩咐下,和托管中江信托的監管機構開始展開溝通對話。
在初步溝通完成,也把中江信托的底摸透了以後,丁思瑤開始回來向張益達彙報起了情況。
“中江信托前身是成立於1981年6月的贛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至今已有38年曆史,在2012年更名為中江信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