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色,一下子就變得異常難看起來。
彆看他之前,在和朱標說放棄北伐的事情時,完全不在乎的樣子。
可實際上,對於白白浪費這次機會,他又怎麼會甘心?
多好的一個機會!
王保保這樣一個,對於如今的北元而言,宛若護國長城一般的人物沒了。
北元韃子必然驚慌失措。
大軍在此時進行北伐,就算滅不了韃子王庭,也能夠得到巨大的利益。
可就是因為李善長這狗東西肆意妄為。
硬生生的讓自己這邊,放棄了這樣一個絕好的機會!
今後還不知道要費多大的力氣,才能夠完成!
這等事兒,對於一向對北元韃子,有著很深仇恨的朱元璋而言,怎能不憋屈?
怎能不讓他生氣?
所以在接下來,事情辦妥之後,李善長這家夥,絕不能給他留什麼好下場!
他等死吧!
……
中都城,越發顯得荒涼了。
李善長又一次來到了中都城,在這裡清理雜草,驅趕飛鳥。
來用他的力量,維持著中都的整潔。
可他一個人的力量,又怎麼能把這麼大的中都變得乾淨?
這麼大的地兒,他又怎麼可能清理的過來?
很多地方,野草清理之後又長,而這邊還沒有清理完,其餘更多的地方,早就已經荒蕪了。
草長得很深。
那些鳥雀,也占據了這處無人的荒涼城堡。
被驅趕之後,盤旋一陣兒,便又落了回來。
這根本就是他一個人能完成的事兒。
可李善長還是隔三差五的,前來做這些看起來毫無意義的事。
最近一段時間,李善長來這邊來的更加勤快了。
幾乎天天來。
他又一次來到了中都城的城牆上。
夕陽的餘暉之下,看著這座一旦修建起來,絕對比應天府城更加雄偉壯闊,更加震撼人心,必然千古留名的城池。
眼裡麵滿滿的都是惋惜,還有心疼與執著。
多好的城池啊!可不能就這樣廢了!
“快了!你們很快都能夠再次被修建起來。
這裡必然能成為最偉大的都城!
世人也必然記得我李善長的名字。
子孫後代想起我做的事兒,都會對我投來感激的目光。
帶著崇敬!”
李善長喃喃自語,臉上帶著憧憬,還有一些笑意。
他已經收到了一些消息。
他在之前所進行的那些手段,到了此時,已經顯露了一些效果。
徐達那邊已經感受到了壓力,催糧催得更緊了。
更為重要的是,他還得到消息,說徐達最近剛調集兵馬,帶兵出征。
可結果才剛剛出去沒兩天,就又一次的回來了。
這個消息對於李善長而言,簡直好的不能再好!
雖然他並不知道為什麼,徐達突然之間就要帶人出征。
但是卻知道,必然是徐達或者是朱元璋,察覺到了一個很不錯的機會。
想要動手打北元。
不然的話,徐達絕對不會輕動。
自從洪武五年那一次的失敗之後,徐達這邊雖然還和北元那裡,時常有著一些戰事,但都是小規模的摩擦。
還從沒過這一次這麼多的兵馬。
這次偏偏就動了。
那這就很說明事情了。
若無一個比較合適的戰機,徐達和朱元璋他們,肯定不會如此做。
這樣以來,自己的作用就會被凸顯出來。
能夠明確的,讓朱元璋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自己這次,可謂是打到了朱元璋的七寸上。
他知道,依照朱元璋的性子,在這件事情上絕對不會輕易認輸。
肯定會想方設法的來用他的力量,儘可能的解決這件事兒……
李善長如此想著,看著這夕陽下的中都城,忍不住笑了笑。
可是自己已經在這件事情上出了手,又怎麼可能會讓他成功。
真當自己這麼多年執掌權力中樞,是白乾的?
真以為天下的那麼多官員,是那麼好控製的?
也隻有自己,才能夠讓這麼多人服服帖帖,聽話辦事。
沒有自己開口,在這件事上就算是朱元璋這個皇帝,也一樣不好使!
無論他用什麼辦法,都破不了這個局!
想要破這個局,那就必須向自己低頭服軟。
而是代價,便是修中都!
不修中都,他就想要地方上再次運轉起來。
想要攻打北元,暢通無阻。
糧草後勤等方麵的供應都足足的。
又怎麼可能?
李善長覺得這這樣的事,一定會發生。
君臣這麼多年了,他太清楚朱元璋對於北元到底有多仇恨!
也是因此,這次朱元璋哪怕心裡麵再不舒服。
在這二者之間,也一定會選擇修築中都城,從而換來自己的支持。
給他繼續保證糧草後勤。
讓他那裡,可以讓人放心大膽的出兵攻打北元。
迎著夕陽,他麵帶欣賞的看著這座,他一手主持修建起來的城池。
麵帶笑容與希望。
仿佛看到了這停工幾個月的中都城,再一次開工,並最終如同他預想的那樣完工。
成為這世上最偉大的都城!
不僅僅要超過劉伯溫主持修繕的應天府城,同時也超過北宋的汴梁,超過洛陽,超過長安!
他坐等朱元璋那邊傳來消息,主動與他相見。
也想好了一些相應的條件。
在談這個事情的時候,他這邊還可以向朱元璋,再適當的服些軟。
表明自己今後,都會好好聽話,好好做事。
把朱元璋以前所提的,那些修中都城的要求,全部都給落實。
把修中都城的勞役當成人看。
甚至於還會表示,將會號召一下公侯之家,主動捐出錢糧,承擔修建中都的很大一部分的花費。
自己如此做,可以說是給足了朱元璋麵子。
對於朱元璋,他還是很了解的。
有了自己的這些作為,朱元璋肯定會乖乖就範。
對於這種驢脾氣的人,有些時候不能一味的強硬。
硬過之後,就得給他適當的服下軟。
哄一哄,捋捋毛。
但對於李善長而言,這些都無所謂。
反正他都已經丟了不少麵子。
隻要他能把中都城重修起來了,那就算是給朱元璋適當的服一下軟,也沒什麼問題。
中都城修建起來後,所有的閒言碎語都會消失。
自己看似丟了麵子,可實際上卻是把之前丟掉的臉麵,再一次給撿了起來!
……
“爺爺,這就是雙水村嗎?
這村子看起來好乾淨,什麼都精井然有序。”
雙水村村頭,一輛牛車緩緩行來。
此時,太陽都有些偏西了。
應天府城距離雙水村,還是有些遠。
而劉伯溫又是乘坐的牛車,走路不急不緩。
一路慢慢而來,花費的時間自然長。
坐在牛車上的劉秋煙,顯得有些好奇的,朝著周圍打量。
並詢問自己爺爺。
劉伯溫笑著點點頭道:“對,這就是雙水村。
這雙水村確實乾淨整潔。
這些都是梅小友來到之後,才出現的變化。”
劉伯溫說著,就將他所知道的一些事情,說給了劉秋煙聽。
說完後,指指出現的幾個雙水村的孩子道:“看看他們身上穿的衣服,是不是要比彆的地方村上的孩子,要好上一些?
臉上也要有肉,沒那麼瘦。”
劉秋煙仔細打量,點了點頭。
還確實是如同自己爺爺說的那般。
“這些,也都是梅小友的功勞。
梅小友來到這裡後,又是做香皂,又是弄水泥。
把這雙水村都帶的熱鬨了起來,
他們家家戶戶都有人,到他那裡去做工。
梅小友給的錢又多,家家戶戶的日子都變好了……”
劉伯溫是不遺餘力的,在對他的孫女吹噓梅殷有多好。
而劉秋煙因為梅殷幫了他爺爺大忙,可以說是挽救了他們劉家,本身就對梅殷挺好奇。
心存感激。
這個時候又聽到自己爺爺這樣說,再結合著眼前所看到的景象,對於梅殷就更加的好奇了。
這梅駙馬還當真不是一般人。
她這個時候,更是想要看看這位駙馬爺,到底如何。
他所做出來的這些事兒,可不是一般的勳貴,或者是皇親國戚會做的。
不是說沒有能力去做,而是說懶得去做。
“來,咱們喝碗茶,再去梅小友家。”
劉伯溫讓仆人停下牛車,對劉秋煙笑著說道。
劉秋煙顯得還有些不解。
這馬上就到梅駙馬家了。
到了梅駙馬家,肯定會有茶水。
怎麼自己爺爺,到了梅駙馬家的家門口了,還要花錢去買茶水喝?
爺爺這是擔心到了梅駙馬家,連口水都混不上?
不應該吧?
真要這樣,這梅駙馬可和爺爺說的不一樣啊!
“這小店兒也是梅小友花錢辦起來了。
和開店的人五五分成。
這開店的人也是個苦命的,因為意外瘸了腿,乾不得重活……”
劉伯溫顯得慈祥的,給自己家孫女介紹起來。
聽了自己爺爺的介紹,劉秋煙頓時肅然起敬。
心中帶著一些感動,還有一些敬佩。
這梅駙馬,人真好!
他的眼裡,有底下這些活不下去的人!
他這等於是給了這家人,一條活路。
若沒有梅駙馬,這家人日子肯定過的極為艱難。
當下便攙扶著自己爺爺,下了牛車,走進了小店。
劉伯溫要了兩碗茶,他一碗,給趕車的仆人一碗。
至於劉秋煙,則要了一碗醪糟。
剛喝了一口,眼睛就有一些亮。
這鄉村小店的醪糟,竟然比她在應天府城裡,吃的還要有滋味!
劉秋煙顯得有些好奇的問了一下店主。
經營小店已經有了一段時間,見了不少人,性格和之前相比,要開朗了不少的店主。
見到劉秋煙這樣一個,之前從沒見過的漂亮少女問他話。
倒是顯得有些拘謹了。
但還是說了實情。
說這是梅先生對他婆娘進行了一番指點,他們家才做出來的。
聽到這話後,劉秋煙大大的眼睛,瞪的更大了一些。
滿是意外,帶著吃驚
梅駙馬居然連這個都懂?
這……他會的也太多了吧?!
心中對於梅殷的好奇,又加重了一分。
可以說還沒有見到梅殷,劉秋煙對於梅殷的好奇,已經被拉滿了。
吃了茶和醪糟,付了錢後,劉伯溫沒有再坐牛車。
步行在前麵帶路,帶著劉秋煙朝著梅殷家而去。
到了梅殷家,果不其然,家裡麵又是沒人。
劉伯溫也不用問彆人,就朝著村外而去。
他知道,這十有八九便是梅殷梅小友又下地了。
而他之前,可是去過梅小友家的田,知道在那裡。
果然,沒過多久,就看到了那在田裡,拿著鋤頭在除草的熟悉身影。
……
“見過駙馬,見過公主殿下。”
劉伯溫對著梅殷和寧國公主二人見禮。
劉伯溫的孫女劉秋煙,也同樣是跟在劉伯溫身側行禮。
“哈哈,彆叫駙馬,喊梅小友就好,聽著親切。
青田先生,你今天怎麼有空來這裡了?”
梅殷看著劉伯溫笑著說道。
顯得挺驚喜的。
畢竟劉伯溫此時,已經安然的渡過了難關。
改變了曆史上原本的命運。
一方麵,梅殷為劉伯溫這樣一個挺可以的人,因為自己避免橫死而感到高興。
另一方麵則是因為,通過劉伯溫改變原本的結局,梅殷能夠清楚的認識到,在這個世界,自己若是按照一定的規則來辦事的話。
是真的能夠影響曆史,改變原本的曆史走向!
不少人的命運都發生改變。
這樣就證明了,今後他若是還能繼續在大明這邊生活。
隻要處理得當的話,能夠改變馬皇後,朱標,朱雄英這些人的命運。
甚至於還能夠把大明變得不一樣!
讓大明邁出向外的步伐!
或許有一天,能看到冒著黑煙的大船,來往與各地的港口之間。
把大明這邊廉價的商品,賣上天價。
從海外換來珍貴的黃金,以及其餘的東西……
這樣的場景,想想還令人滿期待的。
劉伯溫望著梅殷笑道:“行,那我便仗著年紀托個大,還以梅小友來稱呼駙馬您。
按說是早就該來了。
梅小友,你可是幫了我的大忙,救了我的命。
這次的事,若無梅小友提點,這會兒,我隻怕墳頭上都冒出草芽了。”
劉伯溫望著梅殷,滿是感激的說道。
話語當中,又帶著一些幽默風趣。
絲毫沒有多數讀書人,尤其是大多大儒的那種死板方正。
給人的感覺很舒服。
梅殷笑著擺擺手道:“我也隻是動了動嘴而已,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沒幫上太大的忙。
最主要的還是青田先生你的本事。
若非青田先生,你有那樣的好習慣。
這次的事,同樣是不好過關。
我所說的那辦法也不好用。”
梅殷已經通過朱標,知道了一些這件事的消息。
劉伯溫搖了搖頭:“這些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還是梅小友你的提點。
沒有你出的主意。
我就算是有所留底兒,也同樣起不到作用。”
梅殷笑著道:“行,這事兒咱不多說了,心裡有就行。”
說著,望向劉伯溫身邊的那位少女道:“青田先生,不知這位是誰?”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