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一代目!
昨天喝高了,太累了就睡著了,今天更新四章還賬吧。
古代打仗就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決定戰爭能否成功有很多原因,最簡單的就是天時地利人和。劉秀指揮的昆陽之戰,在當時看來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天降隕石讓劉秀得此良機擊敗敵軍,這就是天時的重要性。
大魔導師劉秀,號稱是位麵之子乾嬴了穿越者,果然是主角光環高於穿越者。
夷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擊敗劉備,這就是地利的重要性。
人和的重要性就不要說了,將軍不合導致戰爭失敗的案例數不勝數。
趙官家就害怕大宋這些官員拖後腿,不由得自己親自上陣親征,有了趙官家的名分和大義,其他官員不論是從法理和本職工作上來講,主動或被動的都要為抗戰而服務。
金國未穩定中原的統治,中原百姓渴望南宋北伐,這一點其實就是占了天時。
河南河北的起義不斷,這也耗費了金兵大部分的精力。
但是南宋的根基也同樣不穩,多年積累的府庫存糧和錢財都被擄掠一空,財政很難支持大規模北伐。
而且還有一些百姓渴望金軍南下,史料出處,比如三朝北盟會編“百姓家家投拜,迎金人入城”。
“呼喚我揚州有主矣”。
幸好杭州和建康大部分的府縣沒有被金兵攻破,這才讓大宋有了一戰之力。
揚州沒有辦法,趙舊前身趙構在三年前倉皇逃竄到杭州,金兵就順勢將揚州洗劫一空,百姓何其淒慘。
八月,韓家軍從鄂州今湖北武漢渡江開始北伐,韓世忠親自帶著最精銳的背嵬軍上陣,因為有了原先的經驗。
許德開,盧輝帶領的燕國大軍猝不及防,節節敗退,前線都被撕開了一個口子。
韓世忠首戰攻克郢州今湖北鐘祥,接著兵分兩路,韓世忠命部將王致攻打隨州,自己則率主力逼向襄陽府今湖北襄陽。
七月,金朝為阻攔韓世忠韓家軍繼續北上,派援軍與敗將李成合兵數萬,於鄧州西北方向排列三十餘營寨,企圖阻擋宋軍北進之路。
金國,齊國,燕國聯軍相繼參戰。
完顏粘罕正式取代完顏撻懶成為東路軍的主帥。
而完顏撻懶隻好充當副手,隨軍一起出征,數萬人南下,企圖配合其餘兩個屬國一起絞殺的宋軍北伐主力。
與此同時,宋軍的兩大主力和一支偏師,以及趙官家的中軍也出動了。
十月。
偏師神武左副軍統製、襄陽府鄧州隨州郢州鎮撫使、兼襄陽知府李橫和隨州知州李道聯合伊陽縣風牛山寨的翟琮北伐偽齊劉豫。
大軍一路告捷,原本失陷不久的州府通通歸降,這給了宋軍還有大臣們一種錯覺,北伐居然如此容易?
偽燕國官員將領彭玘、趙起、朱全、牛寶、朱萬成等軍歸附於李橫。
偽齊國官員將領董先、張玘、董震等軍歸附於翟琮,偽齊唐州知州胡安中由李道招降。
翟琮和董震、張玘、董貴、趙通等攻入西京河南府,處決了盜掘宋朝皇陵的偽齊河南尹孟邦雄。
終於,宋軍也因為自己的傲慢和貪功冒進付出的代價,錯誤的估計了自己的實力。
劉豫拚了老命的向金國求援,宇文虛中看了一眼輕敵冒進的同澤,無奈的長歎了一口氣,偷偷的命令楊沂中給李橫他們放開幾道口子,然後這才不緊不慢地寫起了求援的奏折。
事實上,他的損失遠遠高於劉豫,因為宋軍主攻的方向就是河南河北汴京,京東西路,京東南路都快被打出狗腦子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