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撞石城
月黑風高,唯有長江的咆哮聲,充斥天地。
冉閔的船隊,如同掙脫了韁繩的幽靈艦隊,借著最後一股猛烈的東風。
如同無數柄黑色的利刃,狠狠地楔向,建康西郊的咽喉石頭城!
石頭城,扼守秦淮河入江口,地形險要,城垣依山勢而建,雄峻異常。
素有“石城虎踞”之稱,是建康西麵,最重要的軍事堡壘。
平日裡,這裡駐有重兵,戒備森嚴。
然而,承平日久,加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上遊的江夏戰場。
此時石頭城守軍的警惕性,早已被江南的暖風,熏得鬆弛了許多。
城頭之上,值夜的士兵抱著長矛,靠在垛口後打盹。
巡邏隊的腳步聲,也顯得有氣無力。誰也不會想到,一場滅頂之災……
正順著那條,他們日日守望的大江,撲麵而來!
“敵襲——!江上有船隊!是敵船!”
了望塔上,一名眼尖的士兵,終於發現了江麵上,那一片快速逼近的黑影。
發出了淒厲欲絕的呐喊,聲音在夜風中變了調。
瞬間,城頭如同被捅破的馬蜂窩,炸開了鍋!
鑼聲、梆子聲瘋狂響起,睡夢中的守軍被驚醒,慌亂地披甲執刃,湧上城頭。
守將謝琰,是一位年僅二十餘歲的,年輕將領。
也被親兵從睡夢中叫醒,倉促披掛,登上城樓。
當他看到江麵上,那密密麻麻、直衝而來的船隊。
尤其是那艘,明顯是樓船規格的龐然大物時,臉色瞬間變得煞白!
他是謝家子弟,自幼熟讀兵書,豈能不知此時,出現如此規模的敵船意味著什麼?
“放箭!快放箭!阻止他們靠岸!”謝琰強自鎮定,嘶聲下令。
同時,他急令副將:“快!點燃烽火!向台城告急!”
“還有,派人速去京口北府兵大本營,以及丹陽駐軍求援!”
然而,一切都太晚了!
冉閔的座艦樓船,一馬當先,無視城頭稀稀拉拉落下的箭矢。
憑借著巨大的慣性,狠狠地撞向了,石頭城下的簡易碼頭和水門!
木屑紛飛,巨響震天!船身尚未停穩,一道玄甲身影,已如大鵬般從船頭躍下。
手中龍雀橫刀,劃破夜空,帶著淒厲的尖嘯!
“大魏冉閔在此!擋我者死!”冉閔的怒吼,如同驚雷,蓋過了所有的喧囂!
他身先士卒,如同一尊,降世的殺神,龍雀橫刀,揮舞開來。
瞬間將碼頭附近,幾名驚呆了的晉軍守兵,撕成了碎片!
緊隨其後的,是董猙和他那批戴著狼首麵具、如同地獄惡鬼般的黑狼騎!
他們嚎叫著,跳下船隻,揮舞著狼牙棒和彎刀。
見人就砍,瘋狂地衝向,水門和登城階梯!
殺戮,在石頭城下,瞬間爆發!
魏軍這七千哀兵,將連日來的壓抑和對生路的渴望,全部化作了,恐怖的戰鬥力!
他們如同決堤的洪水,洶湧地撲向石頭城!
第二幕:破堅垣
石頭城的抵抗,比預想中要頑強一些,畢竟這裡是建康門戶,守軍裝備精良。
主將謝琰雖年輕,卻並非無能之輩,有著謝氏子弟的傲骨和責任心。
“頂住!給我頂住!援軍很快就到!”謝琰在親兵護衛下,在城頭上奔走呼號。
指揮守軍放箭、投石、傾倒滾燙的金汁。
晉軍也從最初的慌亂中,稍稍穩住陣腳,憑借城牆優勢,進行拚死抵抗。
登城的戰鬥,異常慘烈,石頭城,城牆高厚。
魏軍缺乏大型攻城器械,隻能依靠飛爪繩索,以及血肉之軀強攻。
不斷有魏軍士兵,在攀爬過程中,被箭矢射中。
還有被石塊砸落,慘叫著跌入江中,或撞在堅硬的城牆上。
城下和城牆根,很快便鋪滿了,一層屍體。
董猙身先士卒,冒著箭雨,徒手攀爬城牆。
狼首麵具上,插著幾支箭矢,卻恍若未覺。
他巨大的力量,在此刻展現得淋漓儘致,抓住垛口邊緣,猛地翻身而上。
狼牙棒橫掃,頓時將幾名晉軍士兵,砸得骨斷筋折!
他如同一個恐怖的支點,為後續的攀登者,打開了一個缺口。
冉閔更是勇不可擋,他並未參與攀城。
而是率領一部分精銳,猛攻石頭城的水門和主要城門。
龍雀橫刀在他手中化作一道死亡旋風,所過之處,人仰馬翻。
晉軍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防禦陣型。
城門在包鐵衝車的,猛烈撞擊下,發出痛苦的呻吟。
“陛下!左側磴道,已被我軍控製!”李農渾身是血,拖著斷臂。
指揮著乞活天軍的老兵們,沿著一條側麵的石階,艱難地向城頭推進。
這些老兵經驗豐富,互相配合,用盾牌抵擋箭矢。
用長矛刺殺守軍,一步步地,蠶食著城防。
謝琰眼見魏軍如此悍勇,防線多處告急,心中又驚又怒。
他親自持劍,帶領親衛隊衝向一處,被黑狼騎突破的垛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與董猙展開了,血腥的白刃戰,劍光與狼牙棒碰撞,火星四濺!
謝琰武藝不俗,但如何是董猙,這等人形凶器的對手?
幾個回合下來,便已險象環生。“保護將軍!”謝琰的親兵拚死上前。
用身體擋住了,董猙致命的一擊,代價是數人被狼牙棒砸成肉泥。
謝琰被親兵拖著後退,看著眼前,如同修羅場般的景象。
看著那些,如同不知疼痛、不畏死亡的魏軍士兵,一股寒意從心底升起。
這……這就是,橫掃河北的武悼天王?這就是那支,讓胡人聞風喪膽的乞活軍?
建康的繁華,似乎在這一刻,被北地帶血的刀鋒,撕開了一道赤裸而殘酷的口子。
第三幕:肝膽裂
石頭城方向,衝天而起的烽火,以及隱約傳來的喊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