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設計大拿陷入了沉默。
這是他們每次上艦都會重複的對話,充滿了技術人員麵對現實時的深深無力感。
就在這時,碼頭上響起一陣急促的哨聲。
一輛蒙著厚厚帆布的解放牌軍用卡車,在兩輛挎鬥摩托的護衛下,徑直開到了051B的舷梯旁。
幾名持槍的警衛從車上跳下,迅速在舷梯周圍拉起了警戒線。
一名佩戴著351廠特殊徽章的軍代表,手持一份最高等級的密封文件袋,快步登艦。
潘鏡和朱英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疑惑。
351廠,那個如今在國內軍工界如雷貫耳的名字,怎麼會突然派人到他們船上?
半小時後,直升機航母最底層的直升機維護機庫被暫時清空。
這裡的空間巨大,足以容納數架直升機同時進行檢修。
高大的金屬穹頂下,十一隻暗綠色的軍用合金運輸箱,呈一字排開,在白熾燈的照射下,泛著冷硬的光澤。
那位來自351廠的軍代表,用專用的鑰匙打開了其中一個箱子。
一股新設備的特有氣味散發出來。
箱子內部是厚厚的減震泡沫,正中央,一枚通體呈暗灰色,長度約一點五米,外形如同一枚沒有彈翼的放大版炮彈的裝置,靜靜地躺在那裡。
這就是聽潮1型。
潘鏡彎下腰,戴上了白手套,手指小心翼翼地觸碰了一下那暗灰色的外殼。
觸感有些奇特,不像是金屬,也不是單純的塑料,而是帶著些微彈性的複合材料,表麵細膩光滑。
“非金屬外殼,覆蓋了吸波塗層。”
他憑借幾十年的經驗,立刻給出了判斷。
這意味著,這東西在主動聲呐的探測下,反射信號會非常微弱。
朱英則對它的推進器更感興趣。
他繞到箱子另一頭,仔細觀察著尾部的泵噴推進器,五個設計簡潔的葉片被涵道包裹著。
他甚至伸出手指,輕輕撥動了一下葉片,感受著其中軸承的順滑程度。
“加工精度極高。”他站起身,神情變得嚴肅:“這種工藝,比我們給驅逐艦安裝的主軸精度還要高至少一個級彆。”
在裝置旁邊,還有另一個小一點的箱子,裡麵是一套獨立的操控台。
這套係統看上去甚至有些簡陋:一個屏幕,一個金屬質感的三軸控製搖杆,以及幾個功能按鈕。
“這是……水下無人潛航器?”潘鏡認出了這東西的大致類彆,但又充滿了不確定性。
他看向那位年輕的軍代表。
軍代表點了點頭,遞上了一份說明手冊,但隻允許他們在這裡現場翻閱,不得帶走。
“根據餘總師的命令,第一批量產型,共計十一枚聽潮1型潛航器,正式移交051B進行為期半個月的適應性訓練。”
“餘總師指示,二位是驅逐艦設計專家,海軍未來的水下攻防體係離不開二位的理論支持,所以,必須請二位全程參與,並率先掌握。”
潘鏡和朱英的心頭都是一震。
驅逐艦的核心任務,就是反潛和防空。
這個小東西,如果真像他們想的那樣,或許真的能成為驅逐艦延伸出去的眼睛和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