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在耐鹽禾的幼苗葉尖凝成珠串,被乾熱風一吹,瞬間化作白霧消散。幼苗的葉片在風中微微卷曲,邊緣泛起淡淡的褐,恰似《異域糧譜》“幼苗篇”中描述的“乾熱應激”狀態。寶兒用竹尺測量幼苗高度,尺身刻著的“三寸”刻度與苗高吻合,她在《幼苗生長記錄冊》上標注:“清明後五日,耐鹽禾幼苗遇乾熱風,葉卷曲,需補水”,字跡旁畫著小小的水滴圖案,示意灌溉需求。
“夫人,早熟麥的幼苗蔫了!”哈桑舉著水壺跑來,壺中的水在陽光下晃出細碎的光斑,“陳老漢說這種風叫‘抽苗風’,專吸幼苗的水分,比沙質海岸的熱風更霸道,您看這葉片,都貼在地上了!”他說得沒錯,早熟麥的幼苗葉片失去了往日的挺拔,像被抽走了筋骨,葉色也從鮮綠變成了暗綠,用手指輕輕一碰,葉片就簌簌作響,仿佛一碰就會碎掉。土壤表層已經乾裂,用鋤頭挖開一寸,下麵的土還是乾的,沒有一點潮氣。
陳老漢蹲在早熟麥田間,用鋤頭在幼苗根部周圍挖開淺溝,溝深剛好沒過鋤頭的刃:“這早熟麥是‘急性子’,喝不夠水就蔫頭耷腦。”他讓人將水壺的水沿著溝慢慢澆下,水流順著溝底滲入土壤,“得用‘溝灌法’,讓水從根部慢慢滲,比直接潑在葉上強,不會激著幼苗。”他的話很快得到印證,半個時辰後,早熟麥的幼苗漸漸抬起頭,葉片邊緣開始舒展,暗綠的葉色也泛起了一絲光澤,用手摸上去,能感到葉片微微的濕潤。
王晏之的幕僚帶著工匠送來新製的“防風障”,用竹條和蘆葦編織而成,透著細密的縫隙,既能擋風又能透光:“按大人的意思,這防風障要插在早熟麥田間的四周,擋住乾熱風,比單純澆水管用。”工匠們插防風障時,特意按每畝地十道的密度排列,障與障之間的距離相等,形成一個整齊的防護網。哈桑跑過去試了試,防風障內側的風明顯小了很多,吹在臉上也沒有那麼燥熱了,“這下幼苗該舒服多了!”
正午的陽光越來越烈,乾熱風也越發強勁,倉庫裡的溫度計顯示溫度已經升到了二十八度,比早晨高了二十度。耐鹽禾的幼苗卷曲得更厲害了,葉尖的褐也越來越深。陳老漢讓人推著水車來到灘塗,水車的輪軸轉動著,將洛陽江的水引到田間的水渠裡。“這耐鹽禾雖說耐鹽,可幼苗期也離不開淡水。”他指揮著農人們用瓢將水舀到畦溝裡,“水量不能多,剛好沒過溝底就行,讓它慢慢往上滲。”水滲入土壤後,耐鹽禾的幼苗像是喝飽了水,葉片漸漸舒展開來,邊緣的褐也淺了不少。
午後,天空漸漸暗了下來,烏雲從西邊湧來,眼看一場夜雨就要來臨。農人們趕緊行動起來,在野慈姑的田邊開挖排水溝,溝寬一尺,深八寸,能快速排走雨水。“這野慈姑的幼苗怕澇,得提前做好準備。”陳老漢邊挖溝邊說,他的額頭上滲著汗珠,混著泥土流下來,在臉上畫出一道道痕跡。哈桑也帶著人將早熟麥田間的防風障加固,用繩子將防風障與旁邊的木樁綁在一起,防止被夜雨帶來的大風刮倒。
夜幕降臨,夜雨如期而至,先是淅淅瀝瀝的小雨,後來漸漸變成了傾盆大雨,打在田間的防風障上,發出“劈裡啪啦”的聲響。倉庫裡,寶兒和陳老漢守在油燈旁,看著窗外的雨勢,“這雨下得及時,能緩解乾熱風帶來的旱情,但也怕下得太大,淹了幼苗。”陳老漢擔憂地說。寶兒翻開《異域糧譜》,指著上麵的記載:“書上說野慈姑的幼苗耐澇性比耐鹽禾和早熟麥強,但也不能長時間泡在水裡,咱們挖的排水溝應該能應付。”
夜雨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黎明時分才漸漸停了下來。天剛蒙蒙亮,農人們就迫不及待地來到田間查看幼苗的情況。野慈姑的幼苗在雨後顯得格外精神,葉片上掛著晶瑩的水珠,翠綠欲滴。耐鹽禾的幼苗也挺直了腰杆,葉色更加鮮亮。隻有早熟麥的幼苗,因為昨晚的雨有些倒伏,但好在有防風障的保護,倒的不算嚴重。
“趕緊把倒伏的早熟麥扶起來!”陳老漢喊道,農人們紛紛行動起來,小心翼翼地將幼苗扶起,用細土把根部壓實。哈桑則帶著人清理田間的積水,將雨水引入排水溝。“這早熟麥的幼苗就是嬌氣,又怕旱又怕澇。”哈桑一邊清理積水一邊說,“還是耐鹽禾和野慈姑皮實。”
寶兒在田間走來走去,仔細觀察著每一株幼苗的生長情況,她發現經過乾熱風和夜雨的交替影響,幼苗的生長速度雖然慢了些,但抵抗力似乎更強了。“這就像人經曆了磨難,會變得更堅強一樣。”寶兒笑著說。她讓人拿來尺子,測量了幾株幼苗的高度,耐鹽禾長到了四寸,野慈姑三寸五,早熟麥也有三寸了,比昨天又長高了一些。
上午,陽光出來了,照在濕漉漉的田間,蒸發出陣陣水汽,像是給田地披上了一層薄紗。農人們開始給幼苗施肥,用的是腐熟的農家肥,均勻地撒在幼苗根部周圍。“這肥料能給幼苗補充養分,讓它們長得更茁壯。”陳老漢說,他的臉上帶著笑容,看到幼苗安然無恙,他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晏之也來到田間查看,看到幼苗長勢良好,滿意地點點頭:“辛苦大家了,有了這些幼苗,明年的收成就有希望了。”他讓人把田間的情況記錄下來,上報給朝廷,讓朝廷也能放心。
午後,乾熱風又刮了起來,但這一次,因為有了之前的防護措施,幼苗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耐鹽禾的葉片隻是微微卷曲,早熟麥和野慈姑的幼苗依舊挺拔。農人們坐在田埂上,看著自己辛苦培育的幼苗,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哈桑拿出隨身攜帶的乾糧,分給大家,“來,吃點東西,補充補充體力,下午還要接著乾活呢。”
寶兒站在田埂上,望著一望無際的田野,心中充滿了希望。這些幼苗經曆了乾熱風和夜雨的交替考驗,變得更加頑強,它們在泉州的土地上紮下了根,等待著茁壯成長,結出豐碩的果實。她知道,培育幼苗的路還很長,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天氣變化,但隻要大家齊心協力,遵循自然規律,就一定能克服困難,迎來豐收的那一天。
倉庫裡,《幼苗生長記錄冊》上又添了新的內容,記錄著這場乾熱風與夜雨交替天氣下幼苗的生長情況和應對措施。這些記錄不僅是對當下培育工作的總結,也將為明年的幼苗培育提供寶貴的經驗。油燈的光芒在倉庫裡跳動著,照亮了這些充滿希望的文字,也照亮了人們心中對未來的憧憬。
喜歡穿越北宋:法學驕子的逆襲之路請大家收藏:()穿越北宋:法學驕子的逆襲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