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的時光,在內門弟子的潛心修煉中悄然流逝。當山間的青紋玉竹又添了三節新枝,野山坪修真院的內門大比如期而至。這場大比不僅是對弟子修行成果的檢驗,更是決定資源分配的關鍵,從聚氣境到凝元境,所有內門弟子皆可參與,競爭之激烈,遠超尋常考核。
大比前三日,試煉場便已豎起三丈高的白玉榜單,榜單邊緣雕刻著盤旋的金龍,龍睛處嵌著兩顆鴿血紅寶石,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弟子們路過時,總會忍不住多看幾眼,想象著自己的名字能出現在榜單頂端——那裡意味著最豐厚的獎勵,最優先的資源選擇權,以及進入學院禁地“靈泉穀”修煉的資格。
大比首日,便是修為測試。測靈柱前早已排起長龍,聚氣境弟子的隊伍從柱底一直蜿蜒到廣場邊緣。雲澈站在隊伍中,青禾劍斜挎在背後,劍穗上蘇雲新繡的禾苗結隨著他的呼吸輕輕晃動。三個月來,他的氣息比剛入內門時沉穩了許多,周身縈繞的青色靈力雖不張揚,卻帶著種生機勃勃的韌性,那是“鴻蒙青禾體”逐漸覺醒的征兆。
這體質是他當時覺醒係統時覺醒的,起初隻覺修煉時對草木靈氣格外敏感,直到進入內門,在濃鬱的靈氣滋養下,他才漸漸發現其中玄妙——鴻蒙青禾體不僅能自主吸收天地間的草木靈氣,更能提純靈力,將駁雜的靈氣轉化為最精純的青色真氣,這也是他修煉速度遠超常人的根本原因。
“下一位,雲澈。”
隨著執事的唱名,雲澈緩步走上測靈台。高台上的玄塵長老抬眼看來,目光在他身上停頓片刻,眼中閃過一絲訝異——三個月前還是聚氣三層,如今氣息竟已隱隱觸及聚氣七層的門檻,這般進境,即便是當年的天才弟子,也未必能及。
雲澈將手掌輕輕按在測靈柱上,沒有急著催動靈力。他運轉心法,引導丹田內的青色真氣緩緩流轉,鴻蒙青禾體自發運轉起來,周圍空氣中的草木靈氣如同受到牽引的溪流,順著他的指尖湧入測靈柱。
起初,測靈柱隻泛起淡淡的青光,如同初春剛抽芽的嫩草。圍觀的弟子中有人低聲議論:“三個月前還是聚氣三層,能到五層就不錯了吧?”“聽說他劍法厲害,修為未必能跟上。”
話音未落,測靈柱上的青光驟然暴漲!
不同於尋常修士靈力爆發時的刺眼光芒,這青光溫潤如水,卻帶著鋪天蓋地的生機,從柱底一直蔓延到頂端的龍紋處。更驚人的是,青光中竟浮現出密密麻麻的禾苗虛影,這些虛影順著柱身盤旋而上,如同真正的青禾在瘋狂生長,轉瞬便爬滿了整根石柱。
“聚氣七層!”負責記錄的執事失聲驚呼,手中的筆“啪嗒”掉在地上,“靈力純度……滿值!控禦力……滿值!”
測靈柱頂端的金龍雕刻,竟被這青光映照得仿佛活了過來,龍睛處的紅寶石閃爍不定,發出低沉的嗡鳴。這是測靈柱誕生百年來,聚氣境弟子從未達到過的異象!
高台上的玄塵長老猛地站起身,渾濁的眼睛裡精光爆射:“這……這是鴻蒙青禾體?傳說中能溝通天地草木靈氣的先天道體?”
廣場上瞬間陷入死寂,隨即爆發出震耳欲聾的嘩然。弟子們看著測靈柱上那片生機勃勃的青光,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三個月連破四層,從聚氣三層直達七層,這哪裡是修煉,簡直是坐火箭!
雲澈收回手掌,指尖還殘留著測靈柱的微涼觸感。他能清晰感覺到,鴻蒙青禾體在這次測試中又覺醒了一絲,丹田內的真氣變得更加凝練,仿佛一呼一吸間,都能與周圍的草木產生共鳴。
他走下測靈台時,恰好與準備上台的沈硯擦肩而過。沈硯的臉色依舊蒼白,眼下的青黑比往日更重,眼神卻亮得嚇人。他看了一眼測靈柱上尚未散去的青光,嘴唇抿成一條直線,攥緊的拳頭指節泛白,指甲幾乎要嵌進肉裡。
“沈硯,到你了。”執事催促道。
沈硯深吸一口氣,走上測靈台。他將手掌按在測靈柱上,一股灰黑色的靈力猛地湧入柱體。測靈柱劇烈震顫起來,頂端的光芒忽明忽暗,最終勉強停留在聚氣七層的刻度,隻是那光芒中夾雜著絲絲縷縷的黑氣,如同美玉上的瑕疵。
“聚氣七層……靈力純度……中下品……控禦力……劣!”執事皺著眉念出結果,聲音裡滿是嫌棄。
人群中響起竊竊私語:“同樣是七層,差距也太大了吧?”“你看那黑氣,怎麼看著像邪門功法?”
沈硯猛地收回手,轉身就走,腳步踉蹌了一下,後背的衣衫竟已被冷汗浸濕。他能感覺到體內的靈力在瘋狂衝撞,那是強行用黑色晶石催逼修為的後遺症,根基虛浮得像隨時會崩塌的土牆。
大比第二日,是理論問答。考場設在藏經閣的露天講堂,數十位白發長老圍坐成圈,中間擺放著數十塊刻滿考題的玉簡。不同於外門的死記硬背,內門的理論考核更看重對修行本質的理解。
“雲澈,”一位負責講授丹道的長老拿起玉簡,“《百草經》有雲‘赤焰草性烈,需以寒冰泉中和’,但若寒冰泉稀缺,可用何種靈草替代?其原理何在?”
雲澈略一沉吟,朗聲道:“可用‘玄水藤’的根莖替代。赤焰草性屬火,寒冰泉屬水,是以水克火;而玄水藤生於陰濕之地,其根莖蘊含‘潤靈之氣’,雖不及寒冰泉霸道,卻能以柔克剛,緩慢中和火性,且不會損傷赤焰草的本源靈力。兩者之彆,如同暴雨滅火與細水澆熄,前者快卻易傷根基,後者緩卻能保其精華。”
長老撫掌讚歎:“說得好!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又有長老發問:“聚氣境修士修煉時,為何強調‘氣沉丹田’而非‘氣衝百會’?”
“丹田為氣海,百會為靈竅。”雲澈從容應答,“聚氣境的核心是打牢根基,氣沉丹田可讓靈力在氣海反複淬煉,如同在陶罐中釀酒,越沉越純;若氣衝百會,靈竅未開,強行衝擊隻會導致靈力渙散,輕則修為倒退,重則經脈爆裂。這就像青禾生長,需先紮根土壤,方能破土而出,若是拔苗助長,隻會枯萎夭折。”
他的回答總能結合天地自然之理,淺顯易懂卻又蘊含深意,連最嚴苛的典籍長老都頻頻點頭:“此子不僅修為精進,對修行的理解也已遠超同階,難得,難得。”
理論問答結束,雲澈以滿分成績暫列第一。而沈硯的理論成績卻一塌糊塗,許多基礎問題都答不上來,顯然這三個月來,他從未靜下心來研讀典籍。
大比第三日,是實戰考核。這是最受矚目的環節,聚氣境弟子的比試設在中央擂台,四周的看台上早已坐滿了人,連凝元境的師兄師姐都來圍觀。
雲澈的第一個對手,是聚氣五層的張狂。此人慣用一柄闊背長刀,性格如其名,打法凶悍,上來便使出成名絕技“裂山三式”,刀風呼嘯,帶著崩山裂石的氣勢,直逼雲澈麵門。
“來得好!”雲澈不退反進,青禾劍嗆然出鞘,劍光如春日新柳,看似柔弱,卻帶著無堅不摧的韌性。
“青禾·扶風!”
他手腕輕旋,青禾劍在身前劃出一道圓潤的弧光,如同風中搖曳的禾苗,看似雜亂無章,卻恰好避開了刀風的鋒芒。張狂的第一刀劈在空處,第二刀剛要落下,卻被青禾劍的劍脊精準地磕在刀背的薄弱處。
“鐺!”一聲脆響,張狂隻覺一股巧勁順著刀身傳來,手腕一麻,闊背長刀險些脫手。他還沒反應過來,雲澈的劍尖已如靈蛇般探出,點在他胸前的護心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