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弦的指尖在會議桌上輕輕敲擊,目光沉靜,思緒在飛速運轉。
黃振中提出的兩個戰略目標——擴大汽車生產與深化市場布局——固然穩健,但在他眼中,似乎還缺少了一枚至關重要的棋子。
這盤棋,要想下得更大,走得更遠,光有進攻的矛還不夠,還需要更堅固的盾和更靈活的翼。
會議室裡一片寂靜,眾人都在等待林弦的最終決斷。
見林弦久久未語,黃振中原本篤定的臉上,也悄然浮現出一絲疑慮。
這份規劃,是他與規劃部團隊熬了數個通宵,反複推敲論證的成果,自認無懈可擊。
然而,林總此刻凝重的神情,卻像一塊投入平靜湖麵的石頭,在他心中激起了層層漣漪。
就在黃振中心思電轉之際,林弦清朗的聲音打破了沉寂。
“大方向沒有錯,振中。”
他先是給予了肯定,讓黃振中懸著的心稍稍放下,
“但我覺得,還可以再補充幾點,讓我們的根基更牢,後勁更足。”
話音落下,整個會議室的氣氛瞬間變得莊重起來。
不少人下意識地挺直了腰背,有人甚至已經拿起了筆,準備記錄下這位掌舵者的每一句。
黃振中更是全神貫注,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根據當前市場需求,擴張汽車產能是必然之舉。”
林弦的語速不快,“但短時間內急劇擴張,必然會引發一個連鎖反應——高端人力資源的短缺。
這將成為製約我們發展的最大瓶頸。”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全場,擲地有聲地提出了解決方案:
“因此,我的意見是,在擴張產能的同時,我們必須同步啟動一項‘人才虹吸’計劃。
不僅要招聘,更要築巢引鳳,專門成立一個獨立的電池研發部門。”
“這個部門的核心使命,是聚焦於新能源電池的多功能應用與循環拆解技術。
它將不僅僅服務於我們的汽車產業,更要成為一個技術孵化器,為未來我們可能涉足的任何產業提供核心動力。”
林弦話音剛落,會議室裡便響起了壓抑不住的讚同聲。
“林總高瞻遠矚!我們隻盯著生產,卻忘了人才才是根本,這確實是個大隱患。”
“沒錯,人力一旦跟不上,整個供應鏈都會被拖垮。成立專門的電池部門,這步棋太妙了!”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分工明確,效率才能最大化。這才是科技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
眾人交口稱讚,對林弦的遠見卓識心悅誠服。
黃振中也立刻在規劃方案上,將這一條鄭重地加了進去,臉上滿是欽佩。
“另外,”林弦話鋒一轉,聲音裡帶上了一絲威嚴,
“還有一點,公司的管理製度,需要一次徹底的革新。”
“革新製度?”
這四個字像一道無形的屏障,瞬間讓喧鬨的會議室再次陷入一片死寂。
所有人的臉上都寫滿了疑惑。
公司草創時期的福利政策已經遠超同行,如今步入正軌,所謂“革新”,究竟意味著什麼?
一個不祥的念頭在許多人心中悄然滋生:難道是要……削減福利?
畢竟,這是許多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慣用的“降本增效”手段。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氛。
黃振中看了看周圍同事們閃爍不定的眼神,深吸一口氣,替大家問出了最關心的問題:
“林總,您說的製度革新,具體是從哪些方麵入手?”
林弦清了清嗓子,神情嚴肅地宣布:
“此次變革,涵蓋公司全體員工。新製度一經頒布,舊有製度即刻廢止。”
他的話讓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第一,廢除現行的打卡製度。”
“第二,改革員工住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