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兩天。
弦動汽車的宣傳便如一場席卷全城的風暴,鋪天蓋地,無孔不入。
仿佛一夜之間,整個蘇杭市的談資,都被“弦動”二字所占據。
公交站台,被巨幅的新能源汽車海報覆蓋,流線型的車身設計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公交車體本身,也成了移動的廣告牌,車身噴繪上,
“減排節能,綠色出行”、“持久的續航,遠程無憂”等綠色大字,格外醒目,
像一句句響亮的口號,敲打著市民的視覺神經。
“新能源就選弦動汽車,放心,有保障。”
“綠色環保,節能健康。”
各種宣傳標語如浪潮般,一波接一波,衝擊著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就連出租車頂的LED屏幕,滾動播放的也全是弦動汽車的廣告。
與此同時,傳統與新媒體的輿論陣地,更是將弦動科技推向了榮耀的頂峰。
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不吝筆墨地讚揚這家新興的科技巨頭;
互聯網的各個平台,也掀起了一股“弦動熱潮”,無數文章和帖子將其奉為“良心產業的標杆”。
【低價格,高配置,科技感十足,弦動科技的新能源汽車,直接將人們的生活品質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購置成本極低,更可享受購置稅全免,真正做到了普惠於民。】
【車型設計大氣,線條流暢動感,無論是家用代步還是商務接待,皆是不二之選。】
【弦動科技,良心企業,將最大實惠讓利於消費者,誠信經營,未來可期。】
一條條讚譽,彙聚成一股強大的輿論洪流。
網絡平台更是借勢而為,通過大數據算法,將弦動科技的頁麵精準推送到每一位潛在用戶的眼前。
一時間,討論弦動汽車成了一種風尚。
人們茶餘飯後的攀比,從名牌包袋,變成了誰對弦動的了解更多,
仿佛掌握了第一手資訊,就能引領時代的潮流。
另一邊。
市政府大樓,市長辦公室。
室內一片靜謐,隻有簽字筆劃過紙張的沙沙聲,沉穩而富有節奏。
一位年過五旬的中年男子正端坐案前,他濃眉大眼,國字臉龐,目光如炬,透著一股久居上位的威嚴與沉穩。
他,正是蘇杭市市長,餘天。
隨著最後一筆落下,幾份文件已處理妥當。
他將文件整齊地碼放好,目光卻不經意間被桌角幾份嶄新的文件吸引住了。
他微微一怔。
看到市長的神色變化,一旁的秘書心領神會,立刻上前兩步,輕聲問道:
“餘市長,有什麼問題嗎?”
餘天的嘴角緩緩勾起一抹笑意,他指著那幾份文件,聲音裡帶著一絲欣慰:
“最近蘇杭的發展勢頭很好,無論是治安還是民生,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尤其是這段時間,”他頓了頓,語氣愈發激動,
“申請入駐蘇杭的企業數量激增。這真是振奮人心啊!
看來,我們當初製定的產業方針和政策,是完全正確的。”
他說話時,眼神灼灼,特意又看了一眼那幾份《外市企業入駐申請表》。
光是今天,他就已經批閱了好幾份。
這充分說明,在那些精明的投資人眼中,蘇杭已然成為一片充滿機遇的投資熱土。
而這,無疑是對他領導工作的最大肯定。
蘇杭的發展速度,足以讓任何人刮目相看。
聽到市長如此感慨,秘書立刻順水推舟,接話道:
“市長,我市如今備受矚目,這股熱潮的核心,正是弦動科技。
他們帶來的積極效應,遠超預期。”
“弦動科技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不僅為社會提供了海量的就業崗位,工廠擴建後更是出現了巨大的用工缺口。
另一方麵,弦動科技開出的福利待遇,也是我們招商引資能夠屢獲成功的一個重要砝碼。”
此話一出,餘天臉上露出了濃厚的興趣。